最新《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上传人:文****6 文档编号:141855866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黄山奇石》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黄山奇石》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黄山奇石》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黄山奇石》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黄山奇石》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黄山奇石》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黄山奇石》教学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山奇石教学反思本文描写了黄山的仙桃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和特点,表现了它们的奇妙。从作品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有难度的。那么接下来一起看看别人对黄山奇石这篇文章的教学反思,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对山区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可是本学期出,在归类识字中,通过看图识字,学习了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

2、顶上想猴子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间像翻滚的波浪一样的云雾。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写动态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这是我让学生结合看图,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这是我抓注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谈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这不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对

3、翻滚的云海,它会想到什么?这是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它会想,我要是孙悟空踏着云彩飞过去见观世音有多好。有的说:我要是会游泳,跳下去游个痛快。还有的说:我要是长出翅膀,飞到对岸去该多好!仙桃石像天上飞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上有一个桃子似的大石头。怎样让学生体会想象的含义呢?于是我问学生:这块石头的样子像桃子,可以称它为这一问,学生们开始动脑筋了,有的说:加了一个有的说:加里一个还有的说:加一个抓住这个机会我总结说:看,这么一个普通的桃石,前边家了一个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想象的方法,我把仙桃石像天上飞来得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石上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发现第一句

4、比第二句多了飞和落两个字。于是我抓住这两个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我问学生桃石会飞吗?这块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顶上是静止的。用飞和落两个词语描述它,变静为动,把这块桃石写活了,寓于了神气的色彩,作者就是这样运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就这样,我从品味词句入手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理想像的含义。黄山奇石教学反思本课我主要采用的是愉快教学法。首先创设轻松的情境,引学生入境,愉快进文,然后引导学生在愉快的品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最后再引导学生想象,使感情得到升华。总体回顾有以下几点令自己感到比较欣慰。一,揭示课题,理解仙桃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和特点,表现了它们的奇

5、妙。从作品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有难度的。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课文的特点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了接近素质目标,我在教学中首先注重了学生读文,感受原文精神。课文采用的是先概括后具体珠方法来介绍黄山的奇石,语言优美,用词精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一:感受作品,激趣破题,创设情境引用神话故事进入,黄山上有这样一块奇石,远远望去,那奇石好像传说中的天狗,你知道这接着板题,黄山奇石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感受作品内容,设问:听完录音,你知道了什么?(有好几个学生举手,我知道了故事中的二郎神的狗就是天狗望月还有的说,我知道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我并暗暗惊

6、叹,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二:重视学生的朗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生学生对文本独特的体验。于是我就让学生看着石头的可爱之情,指导学生读出它们的神奇,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真真切切。如:第一自然段,共两句话,让学生自读,设问:第一句:讲什么,第二句:讲什么,这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一句交代出黄山的地理位置,这一段概括介绍黄山的秀丽景色,写出怪石的有趣)。1:学生自读25自然段,设置朗读方式。领读,填读,设悬读,(边问边读)抓住重点句,如: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及三个动词,站伸指把仙人指路这块石头描述得

7、栩栩如生。)填读:仙人指路像_仙桃石好像;猴子观海就像;仙人指路真像;金鸡叫天都就像;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去读,去想。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地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个性化,人性化,尽可能使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喜欢的内容,多读读,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喜欢怎么读,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向同桌汇报。在朗读过程中,我还利用了适当演示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词意,文意,这种方式,学生兴趣浓厚,产生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在处理中,我就是这么做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自主学习,通过读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总之,我在教学中的确实是按以上的教学思路去做的,学生也读了,而且反复读,我出示了一道课内阅读题,效果很不好,班上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做,稍差的学生是摸头不知脑,我非常不明白,虽然我把握住了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但在理解上没有得到进一步深化,因此,我认为还是让学生体会理解,从而进入课文意境,这是我今天教学本课要反思的问题,也是我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的认识与认真思考的问题,光多读,读不出思想精神,教学效果也是困惑的,只有不断的摸索,才能得到求实,求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