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甘肃省古浪县县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蒲** 文档编号:141854936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甘肃省古浪县县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年甘肃省古浪县县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年甘肃省古浪县县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年甘肃省古浪县县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年甘肃省古浪县县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甘肃省古浪县县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甘肃省古浪县县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浪六中九年级教学检测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Cu64 Zn6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刻舟求剑C. 百炼成钢D. 大海捞针【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滴水成冰 、刻舟求剑、大海捞针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百炼成钢 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C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塞紧橡皮塞B. 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C.

2、 稀释浓硫酸D. 测定溶液的pH【答案】C【解析】塞紧瓶塞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桌面,A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钠易潮解,且腐蚀性很强,必须要用烧杯或者称量瓶等玻璃器皿称取,不能放在滤纸上称取,B不正确。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要沿玻璃壁缓慢注入水中,同时玻璃棒不断搅拌,C正确。3.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的是A. 氧气具有可燃性, 可用于潜水、航天B. 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 可用于切割大理石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D.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可用于冶金工业【答案】B【解析】A、氧气能供给呼吸,还具有助燃性,故氧气可用于潜水、航天,错误;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 可用于

3、切割大理石,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可用于保护气,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冶金工业,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说明X和Y反应生成气体或者是混合之后放出热量。【详解】稀盐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符合题意;水和氢氧化钠混合之后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水和氯化钠不反应,混合之后也不放热,不符合题意;过氧化氢在二氧

4、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合题意;水和硝酸铵混合之后溶液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故选C。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 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 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D.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甘蔗甜,苦瓜苦,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是

5、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6.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B. 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参加反应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D

6、. 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答案】C【解析】【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详解】A、丙物质的分子是由三种原子构成的,宏观上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生成物丙的每个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故正确;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3OH,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故错误。故选C。7.猕猴桃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7、C(化学式为 C6H8O6),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维生素 C 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gB. 维生素 C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维生素 C 是由 6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D. 维生素 C 中 C、H、O 三种元素质量比是 3:4:3【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则维生素 C 相对分子质量为176,故A不正确;B、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

8、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不正确;D、维生素C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8.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9.78.721.60.4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03.6下列说法正确是( )A. 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B.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 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 若物质A与物

9、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ACBD。A、物质C一定是反应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故A正确;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8.73.221.610,故B错误;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2,故C错误;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AYC9.7121.6,XY12,故D错误。9.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C. 风将热量吹散使灯

10、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 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答案】C【解析】A、纸张是可燃物,能燃烧,不符合题意;B、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是空气不足,纸张不会燃烧的原因,不符合题意;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符合题意;D、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10.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B.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11、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故选项类推错误;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类推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类推错误;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

12、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选项类推正确。故选D。11.对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XZYB. ZYXC. XYZD. ZXY【答案】A【解析】【详解】(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说明X、Z的金属活泼性大于Y;(2)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

13、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说明X的金属活泼性大于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故选:A。12.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浓盐酸浓硫酸 烧碱 食盐 生石灰稀硫酸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质量变大,说明吸收了空气中的成分,变质说明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了。【详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会减少,故不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但不会变质,故不正确; 烧碱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质量变大,并反应变质,故正确; 食盐中空气中不会吸收空气中成分,也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不正确;

14、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且和水反应,质量变大,故正确;稀硫酸不和空气中成分反应,也不吸收空气中的成分,故不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步骤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g,水的质量是_g。(2)把上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0.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g。(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进行的操作是_。A 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调节游码 D 添加砝码(4)在配制过程中,有关下列描述,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填字母,多选)。A 称量好的NaCl固体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B 量水的体积时,俯视度数C 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内壁有水珠D 将5gNaCl固体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答案】 (1). 5 (2). 95 (3). 900 (4). B (5). ACD【解析】【详解】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100g5%=5g,需要水的质量=100g-5g=95g。(2)把上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0.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后溶液的质量=,需要加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