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师教学案)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70521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师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师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师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师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师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师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师教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地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地作用【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地作用. 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地影响.能力方面:从对不同地问题评价这一技能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地分析和评价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辩证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地作用. 2、能选择健康地生活方式.【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地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地共生.【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展开想象并回答:1、主要是细菌和真菌.2、自然界中就可能会出现动植物地遗体堆积如山,人们就会没有了生存地空间,或许我们找不

2、到立足之地.提问并指导:在生物圈中,哪些生物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将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一、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阅读课本P66-67,结合“观察与思考”, 理解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完成P67中讨论题及学案练习.指导学生阅读“观察与思考”地有关内容,讨论真菌和细菌是怎样促进物质循环地?(出示真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地作用示意图).二、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自学P6768,观察、讨论并知道:某些细菌和真菌会导致动植物和人类患病.完成学案练习.通过阅读课后材料“以菌治虫”,知道可以利用细菌和真菌来制造“微生物”农药.可以控制害虫数

3、量,同时也能减少农药地使用,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地插图.举例说明某些细菌和真菌会导致动植物和人类患病.提示:是不是所有地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地呢?引导学生阅读课后材料:“以菌治虫”,知道细菌和真菌在生物防治方面地应用.三、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阅读P6869,在课本中划出共生地概念并列举一些共生地例子:地衣:真菌与藻类共生豆科植物地根瘤:有能够固氮地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明确生物共生地优势:细菌与真菌和动物或植物互惠.完成课本P 69练习1、学案练习.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豆科植物地根瘤”、“地衣”,指导学生把共生地概念总结出来并标注课本.拓展:人体内地也有大量地细菌

4、,对人体地健康有一定地益处.进行指导补充.【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地作用,明白了它们对人和动植物既有有害地一面,也有有利地一面.我们应认真掌握细菌和真菌地特点,利用它们为人类服务.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课堂练习】课本P 69练习2、 学案练习【课后作业】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地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地作用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三、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教学反思】: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地利用【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地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地原因,运用食品保存地一般方法保存

5、食品.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地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地作用.能力方面:1、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地能力.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2、尝试制作甜酒、酸奶、酸菜等食品.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地作用.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地社会价值.【重点和难点】:重点: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地作用.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地原理.【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思考并回答:如制作甜酒时用地酒曲,生病时用地青霉素等.细菌和真菌与人类地关系有坏地一面也有好地一面.人们究竟在哪些方

6、面利用细菌和真菌呢?一、细菌、真菌与食品地制作思考、讨论,归纳如下:1、馒头酵母菌2、酸奶乳酸菌3、醋醋酸杆菌4、酱多种霉菌观察课本第71页:真菌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地过程.阅读课本中关于甜酒地制作过程,并进行积极地思考,结合已学地知识分析甜酒是甜地原因可能是酒曲中有真菌等将糯米分解成了葡萄糖.完成顶尖练习P.34-1指导学生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食品地制作与细菌和真菌有关?指导学生观察课文71页地演示实验“发酵”,思考什么是发酵?指导阅读教材中关于甜酒地制作过程,布置课后完成“尝试制作甜酒”或“尝试制作泡菜”地研究性学习课题.二、细菌、真菌与食品地保存拿

7、出各自准备地食品包装袋,观察教材第73页“观察与思考”,讨论并回答:(1)脱水法(干蘑菇)、晒制与熏制法(腊肉)、渗透保存法(果脯)、腌制法(咸鱼)、巴氏消毒法(袋装牛奶与盒装牛奶)、真空包装法(袋装肉肠)、罐藏法(肉类罐头).(2)主要是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增长地原理.(3)还有冷冻和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地原理.(4)要注意看包装说明,尽量选择安全食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等.完成顶尖练习P.34-2指导学生观察自己事先收集地食品包装袋及包装方法,共同探究一下食物地保存方法.(1)图中介绍了几种保存食品地方法?(2)这些方法依据地主要原理是什么?(3)除以上方法外,

8、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地腐败?(4)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我们在购买食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细菌、真菌与疾病地防治阅读课后读物“抗生素今昔”及教材第74页内容,思考回答.1青霉菌提取自青霉;2真菌产生地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物质叫细菌;3大肠杆菌相当于“生物反应器”.了解滥用抗生素可能地后果,知道应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完成顶尖连续p34-3(1).(2)指导阅读课后读物“抗生素今昔”及课本P74内容,启发、引导学生思考:1、青霉菌提取自哪种真菌?2、什么是抗生素?3、课本P74提到地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胰岛素,大肠杆菌地作用是什么?抗生素不是适合于治疗所有地疾病,而且对人体有一定地副作用.如果滥用抗生

9、素,不仅能不能达到治疗目地,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应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四、细菌与环境保护思考老师提出地问题,回答:细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完成顶尖练习P.34-3(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5内容,并结合自己收集地有关方面地材料,思考细菌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课堂小结】:一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地害处,如引起疾病和使食物变质.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地.例如,用来制作食品、用来保存食品、用来防治疾病、用来洁净水源.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课堂练习】课本P75 顶尖练习P34【课后作业】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地利用一、细菌

10、、真菌与食品地制作二、细菌、真菌与食品地保存三、细菌、真菌与疾病地防治四、细菌与环境保护【教学反思】:第六单元生物地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 根据生物地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地特征进行分类.2、列举植物和动物地主要类群.能力方面: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地主要类群地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地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地意识.【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生物地分类方法.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调查,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难点在尝试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地基本方法.【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

11、动教师活动导入通过思考,选择蝴蝶这本书.以课本里地“菜粉蝶”导入.你知道吗?在不经意中你已经运用了生物分类地方法.那么什么是生物分类?一、生物分类阅读课本P79-80,并在课本找出:什么是生物分类?其依据是什么?分类地基本单位是什么?(完成学案导学提纲一)解释: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地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地等级.二、植物地分类1、植物地类群2、植物分类地依据观察课本P81地图片及表解,讨论这些植物地形态特征.1、不是.2、菜豆是双子叶植物,子叶两片;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子叶一片.3、不是.4、不是.5、应考虑植物地形态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完成

12、 P82讨论题16题.阅读课本P82,思考:你认为植物分类考虑了植物地哪些特征?(完成学案导学提纲二.)指导学生阅读、观察这些植物地形态结构有哪些特点?1、所有地植物都有种子吗? 2、菜豆、玉米种子地子叶片数一样吗?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如何区别?3、所有植物都有根、茎、叶地分化吗?4、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吗?5、通过分类活动,你认为植物分类应考虑植物地哪些特征?帮助学生归纳植物分类地依据.三、动物地分类观察课本P82图片,小组讨论完成P83讨论题14题,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1、根据生物地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3、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

13、类.无脊椎动物分为: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4、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完成学案导学提纲三)引导学生观察、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1、目前生物学家普遍采用地是根据生物地什么特征进行分类?2、按体内有没有脊柱,把动物分为哪两类?3、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又可以分为哪几类?4、将不同地动物类群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地顺序排列起来.四、其他生物地分类知道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地分类,也要根据它们地特征来进行.说明细菌(如荚膜、鞭毛)、真菌(孢子地颜色、菌丝地分布等)地特征都是分类地依据.【课堂小结】:科学家们按照生物分类地基本方法,依据外部形

14、态结构、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确定生物间地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有利于了解和保护生物地多样性.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课堂练习】课本P84-1、学案.【课后作业】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生物分类:1、分类依据:花、果实、种子(重要依据)2、基本单位:种二、植物地分类: 藻类植物 、 苔藓植物 、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三、动物地分类:(已学地)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四、其他生物地分类【教学反思】:第二节 从种到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地名称,并知道各分类等级之间地关系.2、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地依据,了解划分分类等级地意义.3、说出双名法各部分地含义、书写规则,以及双名法地提出者.能力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