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精讲+同步习题+教案课件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4176504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精讲+同步习题+教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八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精讲+同步习题+教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八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精讲+同步习题+教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八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精讲+同步习题+教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八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精讲+同步习题+教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精讲+同步习题+教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精讲+同步习题+教案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知识点整理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的影响2.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时间:1919.5.44.地点:北京5.主力:学生6.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7、斗争方式:罢课、游行示威、集会演讲二、五四运动的扩大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的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1.主力: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2.中心: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

2、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合约”上签字。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2.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3.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来重要作用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地位)附录:四、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其精神真谛五四运动的爆发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时间:1919年5月4日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五四运动的扩大1、陈

3、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奋起斗争。2、日本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3、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4、运动主力由学生发展到工人阶级;运动中心由北京发展到上海。5、结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预习填空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工人阶级队伍的

4、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的影响2.导火线:1919年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时间:年月日4.地点:北京5.主力:学生6.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7.斗争方式:罢课、游行示威、集会演讲二、五四运动的扩大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的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1.主力: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2.中心: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在“巴黎合约”上签字。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彻底的的爱国运动(性质)2.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

5、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3.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来重要作用4.五四运动是中国的开端(地位)四、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其精神真谛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比较就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不同点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前途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预习填空答案:一、巴黎和会;1919.5.4;“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二、工人阶级;上海

6、;三、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四、爱国主义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省城各学校之学生,各执小旗,书讨卖国贼等字,奔走呼号询系留日学生因驻日公使章宗祥将青岛私卖于日本,追章返国至天津,用炮击章,而步军统领捉拿19人下狱,议治该留学生之罪,都中各校一齐罢课,以救在狱之学生。”据此推断,该日记应写于()A1915年9月 B1919年5月 C1921年7月 D1931年9月2.电影我的1919讲述了中国外交家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在此次会议上,顾维钧有理有据地向与会各国阐明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香港主权收回青岛主权A.B.C

7、.D.3.“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在这个宣言的指引下由北京学生率先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是()A五四运动B中共成立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4.下图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纪念章,它最让我们铭记的五四精神是()A.和平B.自由C.平等D.爱国5.五四运动被定性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中“彻底地”是强调()A直接目标的实现 B领导阶级的变换 C不妥协的革命精神 D社会性质的变化6.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群众

8、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D.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7.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的决定因素是()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B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悟8.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希望。中国近代由青年学生最先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A.洋务运动B.思想启蒙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爱国运动9.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

9、为()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B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10.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因为()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C.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二、材料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二1919年一战结束后,战胜国英、美、法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包括所有

10、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权利一并转让给日本”。(1)请说出材料一是哪次运动的口号。(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对于材料一所反映的运动的结局,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它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12.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感知历史提取信息】(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有关巴黎和会的一课后,创作了上面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和会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导致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回顾史实积累知识】材料1919年5月4日,30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由此爆发。(2)根据材料,哪个社会群体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

11、【联系实际升华情感】(3)为弘扬五四精神,某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征集题为“我的青春宣言”的誓词。请你尝试写一段誓词。(30字左右)(1)请说出材料一是哪次运动的口号。(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对于材料一所反映的运动的结局,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它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参考答案BBADCAADBD11(1)请说出材料一是哪次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3)对于材料一所反映的运动的结局,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它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另一种观点认为

12、它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第一种观点:取得了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的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第二种观点:失败了。没有收回山东主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3.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有关巴黎和会的一课后,创作了上面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和会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导致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2)根据材料,哪个社会群体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青年学生。(3)为弘扬五四精神,某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征集题为“我的青春宣言”的誓词。请你尝试写一段誓词。(30字左右)如:青春是一

13、首诗,隽永的字句里流露出理想的渴望。青春是一支歌,律动的节拍间跳动着时代的音符。(符合题意、积极向上、语言精练即可)同步练习1.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2、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了: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3.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A、青年学生的

14、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4、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5.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还我青岛6.张艳同学是在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成立D.南昌起义7.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B、反帝爱国运动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思想解放运动8.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