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第三章债券资料教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73081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投资第三章债券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证券投资第三章债券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证券投资第三章债券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证券投资第三章债券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证券投资第三章债券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券投资第三章债券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投资第三章债券资料教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证券投资学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徐永利,第三章、债券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债券特征类型 第二节 主要债券(政府债、公司债、国际债) 第三节 债券与股票的区别,第一节 债券的特征类型 债券是债务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 性质:有价证券、虚拟资本、债权表现 债券的特征 1、期限性。 2、流动性。 3、风险性。 4、安全性。 5、收益性。 债券的收益表现在 1 、投资于债券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利息收入; 2 、因债券价格变动,买卖债券赚取的差价。,债券的分类 按债券的发行主体分为两类: 一是由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发行的债券,统称为公共债券,

2、因有政府信用作担保,信用度高,风险小,有较强政策性。又细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地方政府公债和政府机构债券等。 二是民间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包括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等。,按债券的信用保证(有无担保人或抵押品)分类: 1、政府担保债券。2、抵押债券。3、保证公司债券。4、信用债券。 按利息支付方式分类: 1、附息债券。2、浮动利率债券。3、贴现债券。 按募集方式分类: 1、公募债券。2、私募债券。 按债券的期限分类: 1、短期债券。1年以内的债券,通常归入货币市场工具。 2、中期债券。偿还期限在1至5年之间的债券。 3、长期债券。偿还期限在5年以上的债券。 按债券记名与否分类: 1、注册债券(或

3、登记债券)2、记名债券3、无记名债券 按货币种类分类: 1、本币债券。2、外币债券。 按地域范围分类: 1、国内债券。2、国际债券。 按公司债券中债权人享有的权益不同分类: 1、可转换公司债券。2、附新股认购权的公司债券(或认股公司债券)。 3、参加公司债券。4、收入公司债券。,第二节 主要债券(政府债、公司债、国际债) 一、政府债券: 1、国债。 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是政府以国家信用筹措资金的一种方式。按发行目的不同分为财政公债(政府为弥补财政收入不足而发行)和建设公债(为进行公共建设筹资而发行)。由于有政府信用作担保,国债通常被认为是没有投资风险的最佳投资工具。 2、地方政府债券。 主要

4、用于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兴办公用事业,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为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度接近国债,但其流动性较差,流通范围较小,因而地方政府债券的利率通常略高于国债。 3、政府机构债券。 由政府所属的公共事业机构、公共团体或公营公司发行的债券。所筹资金用于发展各机构、团体和事业。其中部分机构可发行政府担保债券,相应本息支付由政府给予保证,信用度仅次于国债,但上市交易额较小,流动性不强。 二、金融与公司债券。 1金融债券:由商业银行或一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所筹资金用于发放贷款和投资。与公司债券相比,由于金融机构的社会资信度高,易于被公众接受,因而发行量大,交易活跃,流动性仅次于国债。

5、2、公司债券:非金融机构企业发行的债券,其发行一般受到严格限制,有时甚至要求有抵押或担保,其还本付息的保证程度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所以风险较大,利率较其他债券高。 三、国际债券。 由外国政府、外国法人、国际机构发行的债券。其发行目的、风险、收益等因发行主体的不同而有差别。,第三节、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都是有价证券 1、责权不同: 2、收益不同: 3、期限不同: 4、顺序不同:,第四节债券价格的决定及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一、债券估价原理债券估值的基本原理就是现金流贴现。债券投资者持有债券,会获得利息和本金偿付。把现金流入用适当的贴现率进行贴现并求和,就可得到债券的理论价格。(一)债券现金流的确定1

6、.债券的面值和票面利率。票面利率通常采用年单利表示,票面利率乘以付息间隔和面值就是每期利息支付金额,短期债券一般不付息,而是到期一次性还本,所以要折价交易。2.计付息间隔。定期支付利息。我国中长期债券通常每年一次,欧美习惯半年付息一次。付息间隔短的债券风险相对较小。3.债券的嵌入式期权条款。可能含有发行人提前赎回权、债券持有人提前返售权、转股权、转股修正权、偿债基金条款等嵌入式期权。这些会影响未来的现金流模式。一般有利于发行人的会降低债券价值,反之则反是。4.债券的税收待遇。免税债券与可比的应纳税债券相比,价值更大一些。5.其他因素。付息方式(浮动、可调、固定)、债券的币种(单一货币、双币债券

7、)等因素 (二)债券贴现率的确定债券的贴现率是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最低回报率,也叫必要回报率。债券必要回报率=真实无风险利率+预期通胀率+风险溢价1.真实无风险收益率,真实资本的无风险利率,理论上由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决定。2.预期通胀率。3.风险溢价。风险补偿。债券投资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违约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投资学中,真实无风险利率+预期通胀率=名义无风险收益率,一般用相同期限零息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来近似表示。,二、债券报价与实付价格 (一)报价形式交易中,报价是每100元面值债券的价格,报价方式:1、全价报价。所见即所得。缺点是含混了债券价格涨跌的真实原因。2、净价报价。

8、在债券报价基础上加上该债券自上次付息以来的累积应付利息。优点是利息累积因素从债券价格中剔除,可以更好反映债券价格的波动程度。缺点是双方需要计算实际支付价格。(二)利息计算注意全年天数和利息累计天数的计算。1、短期债券。通常全年天数定为360天,半年180天。利息累积天数则分为按实际天数(ACT,全称是Actual)计算和按每月30天计算两种。2、中长期附息债券全年天数有的定为实际全年天数,也有定为365天。累计利息天数也分为实际天数和每月30天两种计算。我国交易所市场对附息债券的计息规定是,全年天数统一按365天计算;利息累积天数规则是“按实际天数计算,算头不算尾、闰年2月29日不计息”。 3

9、、贴现式债券我国目前对于贴现发行的零息债券按照实际天数计算累积利息。闰年2月29日也计利息。公式为:应计利息额=(到期总付额发行价格)/(起息日至到期日的天数)起息日至结算日的天数,三、债券估值模型 根据现金流贴现的基本原理,不含嵌入式期权的债券理论价格计算公式:,(一)零息债券零息债券不计利息,折价发行,到期还本,通常1年以内的债券为零息债券。 P=FV/(1+yT)T FV为零息债券的面值。(二)附息债券定价附息债券可以视为一组零息债券的组合。用零息债券公式分别为每只债券定价而后加总。也可直接用附息债券定价公式(三)累息债券定价累息债券也有票面利率,但规定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可将其视为面值

10、等于到期还本付息的零息债券。,四、债券收益率 (一)当期收益率当期收益率被定义为债券的年利息收入与买入债券的实际价格比率。当期收益率度量的是债券年利息收益占购买价格的百分比,反映每单位投资能够获得的债券年利息收益,但不反映每单位投资的资本损益。便于计算。可以用于期限和发行人均较为接近的债券之间进行比较。缺点是:(1)零息债券无法计算当期收益(2)不同期限附息债券之间,不能仅仅因为当期收益率高低而评优劣。(二)到期收益率债券的到期收益率(YTM)是使债券未来现金流现值等于当前价格所用的相同的贴现率。内部报酬率(IRR)。公式:,对半年付息一次的债券来说,C和r除以2,n乘以2(三)即期利率即期利

11、率也称零息利率,是零息债券到期收益率的简称。在债券定价公式中,即期利率就是用来进行现金流贴现的贴现率。(四)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被定义为从买入债券到卖出债券期间所获得的年平均收益。它与到期收益率的区别仅仅在于末笔现金流是卖出价格而不是债券到期偿还金额。(五)赎回收益率可赎回债券是指允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以前按某一约定的价格赎回已发行的债券。通常在预期市场利率下降时,发行人会发行可赎回债券,以便未来用低利率成本发行的债券替代成本较高的已发债券。对于可赎回债券,需要计算赎回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赎回收益率一般以首次赎回收益率为代表。首次赎回收益率是累计到首次赎回日止,利息支付额与指定的赎回价格加总

12、的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发行价格的利率。,五、债券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不同发行人发行的相同期限和票面利率的债券,其市场价格会不相同,从而计算出的债券收益率也不一样,这种收益率的区别为利率的风险结构。通常采用信用评级来确定不同债券的违约风险大小,不同信用等级债券之间的收益率差(Yield Spread)反映了不同违约风险的风险溢价,也叫信用利差。国债为无违约风险债券(无风险债券),不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加上适度的收益率差就可以得出公司债券的收益率,并进而作为贴现率进行估值。在经济繁荣时,低等级债券与无风险债券的收益率差通常比较小,一旦衰退,信用利差会急剧扩大,导致低等级债券价

13、格暴跌。,(二)利率的期限结构1、期限结构与收益率曲线。收益率曲线即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的组合所形成的曲线。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2、收益率曲线的基本类型,3、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影响期限结构的3个因素:(1)对未来利率变动方向的预期;(2)债券预期收益中可能存在的流动性溢价;(3)市场效率低下或者资金在长期和短期市场之间流动可能存在的障碍。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就是基于这三种因素分别建立起来的。1.市场预期理论(无偏预期理论)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完全取决于对未来即期利率的市场预期。如果预期未来利率上升,则利率期限结构会呈上升趋势,反之同理。长期债券是一组短期债券的

14、理想替代物。 2.流动性偏好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投资者并不认为长期债券是短期债券的理想替代物。远期利率不再只是对未来即期利率的无偏估计,还包含了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溢价是远期利率和未来的预期即期利率之间的差额。债券的期限越长,流动性溢价越大。利率曲线的形状是由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和延长偿还期所必需的流动性溢价共同决定的。预期利率变动对期限结构的影响。按照该理论,期限结构上升的情况要多于期限结构下降的情况。3.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贷款或融资活动进行时,贷款者和借款者并不能自由地在理论预期的基础上将证券从一个偿还期部分替换成另一个偿还期部分。将市场分为:短期资金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