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城乡一体工业化20091018成都区域经济年会复习课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72999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强城乡一体工业化20091018成都区域经济年会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张强城乡一体工业化20091018成都区域经济年会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张强城乡一体工业化20091018成都区域经济年会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张强城乡一体工业化20091018成都区域经济年会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张强城乡一体工业化20091018成都区域经济年会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强城乡一体工业化20091018成都区域经济年会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强城乡一体工业化20091018成都区域经济年会复习课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都市郊区产业布局,张 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2,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开始的,对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经济发展先行的大城市地区不约而同地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 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以城市为中心、城乡一体的产业结构体系;以市区为中心、城乡一体的城镇结构体系;以近郊远郊山区三个保护带构成的城乡统一的生态环境体系,3,城乡一体化之初的郊区农村产业发展目标,当时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目的和原则: 农村产业为城市服务 城乡产业合理分工 城市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支持方式包括企业协作、产业转移、接纳就业等,5,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

2、化并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25年,逐步改变城乡分隔的局面,但仍以城乡二元体制为基础的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并行的阶段 乡镇企业崛起,标志着农村工业化的兴起 特点:城市在国有土地上发展城市工业,农村在集体土地上发展乡镇企业;即使城市工业向城郊地区外迁,一般也要先行解决将用地从集体所有制征为国有制的问题 当时的“城乡工业的一体化发展”试图解决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的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问题;实际上,城市工业没有为农村工业发展“自动让出一片天地”,6,农村工业化过程的两个时期,改革以后、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乡镇企业崛起,农村工业化处于乡村自办企业、自用土地的时期 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经营模式从自

3、办自营转向招商引资;集体产业用地使用权流转现象大量出现,造成了迈向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根基,7,走向城乡一体的工业化阶段,以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标志 乡镇企业经营模式转型和集体产业用地流转的必然结果 特征:在都市地区,城市的产业功能和载体大量转移到集体建设用地,造就了大量的“在集体土地上发展城市产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意味着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并行阶段已告段落,农村工业化已融入城市工业化,城乡一体的工业化的格局正在形成 理想中的“板块式结合”变成了实际上的“有机式结合”,8,都市地区进入城乡一体工业化发展后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要求与农村产业层次不高现实

4、之间的矛盾 郊区产业隆起地区与产业低洼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福利矛盾 国有土地上的城市产业建设与集体所有制土地上的农村发展资源之间的矛盾,9,都市地区要求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与农村产业层次不高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办法: 按照城乡产业的不同目标进行分工,形成“具有国家和地区全局意义”的产业、“以区(县)域经济意义为主的产业”、“直接对乡村有意义的产业”等三类产业在不同空间尺度的聚集 形成城乡非农业产业聚集及人口聚居向城镇产业功能区、独立产业园区、村庄产业聚集区等不同方向的聚集规则,10,都市郊区农村产业的聚集形态,城镇的产业功能区 独立的产业园区 村庄产业聚集区。特点:在村庄内形成非农产业聚集区(点

5、)。其形成机制是:通过开办乡镇企业或招商引资,在村庄内形成非农产业聚集区;通过旧村改造节约出村庄用地用于发展产业;借助“能人效应”崛起的“工业村”、“服务业村”、“居住村”等,11,12,都市郊区产业隆起区与 产业低洼区之间的社会经济福利矛盾,农村内生工业化和自主城市化所造就的农村产业隆起区,同时也自然造就了农村地区的新的产业分工 工业化后的产业分工具有稳定性,使过去的低洼地区缺少再循工业化快速发展期那样路径的隆起机会 解决问题的路径:适当引导人口和就业的异地转移;运用社会分配等手段调节区域福利的均等化;制订集体建设用地级差收益分配和管理办法 这是大城市地区解决农村盲目上工业项目和保护农业、保

6、护农村的应因之举,13,国有土地上城市产业建设与 集体土地上农村发展资源之间的矛盾,改革30年以来,在集体土地上兴建起大量的新型的产业聚集区和居住聚集区。这些聚集区很难用欠发达时代二元结构的概念去解释清楚 集体土地上已出现大量由农民自主建设起来的新型城镇和产业区;而由于其土地权属关系性质所规定,又不可称为“城市”或“城镇”,仍保留“村”、“乡”的名称和体制,造成了管理困境和理论尴尬,面临着理论层面和法层面的挑战,14,都市地区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把郊区和农村作为城市的战略发展空间 承认集体土地上长出的“城市” 允许农民成为带着集体财产的城市居民,实现农民在自己土地上富裕起来的城市化 让拥有集体资产的农民成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