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论v10电子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716873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论v10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论v10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论v10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论v10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论v10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论v10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论v10电子教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课程名称,主讲人,9:00 - 9:15,开班仪式,王继业,9:15 - 9:45,信息化架构管理,程志华,9:45 - 10:15,国网 SG-EA 框架,陈文彬,10:15 - 10:30,课间休息,10:30 - 11:15,企业架构理论与案例,张刚,11:15 - 12:00,SG-ERP 总体架构基础,吴睿敏,12:00 - 14:00,午间休息,14:00 - 14:45,系统设计要求和方法,乔新亮,14:45 - 15:45,企业数据管理体系和案例,牛云飞,15:45-16:00,课间休息,16:00 - 16:50,企业化架构管控和案例,吴烨,16:50 - 17:00

2、,课程总结,张宗华,SG-ERP架构及典型设计培训,课程五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论,系统架构设计要求和方法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本课程介绍SG-ERP阶段各项目系统架构设计的要求和方法,通过本课程,你能够,了解系统架构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理解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明确系统架构设计的内容 掌握系统架构设计方法 熟悉系统架构设计遵从,信息化架构管控和案例,SG-ERP总体架构基础,企业架构理论和案例,国网公司SG-EA框架,信息化架构管理,企业数据管理体系和案例,系统设计要求和方法,5,系统架构的地位,系统架构,6,系统架构设计的意义和目的,确保总体架构设计成果的落地,实现总体架构和系统架构的

3、纵向衔接 验证总体架构设计的完备性和合理性,对总体架构的修订和演进提供素材 为后续系统建设与实现、系统测试提供依据,实现国网范围内系统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系统架构设计的意义,遵从总体架构蓝图,开展系统架构设计,指导系统建设 加强对国网系统建设过程和结果的管理,提高国网总部的集中管控能力 吸收业界先进成熟的系统分析、设计理念和方法,并融合国网现状,保证国网系统建设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系统架构设计的目标,7,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概念,8,系统架构设计的上下文,系统架构设计管理办法,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模板,系统概要设计模板,系统分析人员,客户与最终用户,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全过程,软

4、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概要设计,基于模板,需求开发设计产物,基于模板,系统概要设计产物,系统需求,需 求,总部架构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研发单位,第三方测试机构,各级 架构管理办公室,负责设计,负责评审,总体架构蓝图; 总体架构设计方法论; 各种典设成果中包含的参考架构; ,负责检查,指导约束,指导约束,需求分析人员,目录,系统架构设计概述 系统架构设计内容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 系统架构设计遵从,9,10,系统架构元模型,11,系统架构设计内容总览图,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概要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总览,业务描述 业务目标 业务流程* 业务活动* 角色定义 组织单元 业务信息,系统功能规格 系统用例

5、系统功能点,系统技术规格 性能 可靠性 可用性 可扩展性 易用性 安全 容量规划,系统总体框架 设计原则 总体技术路线 架构概览,系统组件视图 系统逻辑分层 应用组件设计 公共组件设计 组件依赖设计,系统数据视图 数据模型 数据分类 数据流转 数据存储与分布,系统集成视图 集成场景 集成设计(界面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系统部署视图 部署单元设计 部署节点设计,系统安全视图 应用安全 数据安全 主机安全 网络安全 终端安全,系统环境视图 容量规划 硬件环境设计 软件环境设计,12,系统架构设计 与系统架构设计元模型的对应关系,13,系统架构设计 与系统架构设计元模型的对应关系(续),14,

6、业务描述设计内容,需 求 调 研 阶 段,确定业务目标 梳理业务流程 确定业务活动 确定执行角色 确定组织单元 确定业务信息,国家电网公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业务目标:1.定义本项目的业务目标是什么,以及2.本项目的业务范围; 梳理业务流程:梳理本项目涉及到的业务流程,描述每个流程包含哪些业务活动、流程属于什么业务职能; 确定业务活动:描述每个业务活动的具体业务步骤、输入输出业务信息、业务规则及涉及到的非功能性需求; 确定执行角色:收集本项目涉及到的所有角色,描述角色的职责; 组织单元:收集本项目涉及到的所有组织单元,描述各部门的职责; 业务信息:收集本项目涉及到的所有业务信息。业务信息包

7、括表单、报表、文档等业务信息,及这些业务信息的内容。,内部关系: “业务活动”来自于“业务流程” “执行角色”来自于“业务流程” “组织单元、客户/供应商”来自于“业务流程 ” “业务信息”是“业务活动”的输入/输出,15,业务流程设计样例,16,业务活动设计样例,招标采购流程图,17,功能规格设计内容,需 求 分 析 阶 段,系统用例 系统功能点,国家电网公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系统功能规格:描述系统需要哪些功能来支撑需求调研中得出的业务需求,及这些业务功能需求转变为系统功能后,系统参与者和系统功能之间是怎么相互联系的; 系统用例:针对系统用例进行说明,包括:用例名称、编号、描述、参与者

8、、前置条件、基本流程、备选流程、后置条件、业务规则、主要界面、非功能性需求; 系统功能点:功能点(包括包含系统功能、系统接口、报表)应包含: 功能点编号、名称、类型、优先级、对应用例编号、依赖功能点编号、功能点内容描述、所属应用;,内部关系: “系统功能点清单”由“系统用例”中分析得出 外部关系: “系统用例”来自于“业务活动”,18,系统用例样例,19,技术规格设计内容,需 求 分 析 阶 段,性能 可靠性 可用性 可扩展性 易用性 安全,容量规划,国家电网公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性能:描述系统在性能方面的规格。应至少从响应时间、吞吐量及容量三个方面描述; 可靠性:描述产品、系统在规定的

9、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用性:描述在外部资源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 处于能执行规定功能状态的能力; 可扩展性:描述设计良好的系统允许更多的功能,在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扩展; 易用性:描述系统对于用户学习和使用的难易程度、使用的满意程度等; 安全:描述系统在安全方面的需求,包括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 容量规划:描述系统在必要时能够提供的负载容量。,20,总体框架设计内容,概 要 设 计 阶 段,设计原则 总体技术路线 架构概览,国家电网公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确定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是指为达到目标系统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 确定总体技术路线:总体技

10、术路线是指系统采用的应用类型、技术路线和架构风格; 确定架构概览:描述系统的上下文关系,包括:本系统与周边系统的关系、各系统所属分区。,内部关系 所有的设计内容都应遵从“设计原则” 外部关系: “系统功能规格”和“系统技术规格”是确定“总体技术路线”的重要 输入 基于“系统用例”确定“架构概览”,21,架构概览样例,电子商务平台的架构概览样例,组件视图设计内容,22,22,概 要 设 计 阶 段,系统逻辑分层 应用组件设计 公共组件设计 组件依赖设计,国家电网公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系统逻辑分层:说明系统共有多少逻辑分层,并描述每个层级的职责、实现技术、依赖层级及与该层级的层间通信方式;(

11、跨层调用?) 应用组件:确定系统有哪些应用组件,并描述应用组件包含哪些功能点、可以拆分为哪些组件,这些组件分布在哪些逻辑层级及每个组件开放了哪些方法; 公共组件:确定系统使用的公共组件(公用逻辑组件和与业务无关的组件),并描述每个公共组件的职责、来源、开放的方法及分布在哪些逻辑层级; 组件依赖:描述组件间的依赖关系(不含整个组件间的协作);,内部关系: 基于“应用组件设计”确定的应用组件考虑“组件依赖设计” 外部关系: 基于“总体技术路线”确定“系统逻辑分层” 基于“系统功能点”和“系统非功能规格”进行“应用组件设计” 基于“系统用例”和“数据模型”确定“应用组件”每个方法的输入输出数据实体

12、基于“系统功能点”和“系统非功能规格”分析需要的“公共组件” 所有的设计内容都应遵从“设计原则”和“总体技术路线”,23,组件视图设计样例,展现层,Swing,处理销售框架,业务逻辑层,销售,注册,技术服务层,持久化,DBFacade,Log4J,销售,价格,服务访问,服务工厂,库存, 库存服务适配器,支付,信用卡支付, 信息卡认证服务适配器,POS规则引擎,POS规则引擎Facade,Jess,SOAP,24,数据视图设计内容,概 要 设 计 阶 段,数据模型 数据分类 数据流转 数据存储与分布,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概要设计模板,定义数据模型:识别数据实体,确定数据实体的属性,确定数据实体所属的

13、主题域,分析数据实体间的关系; 定义数据分类:对数据实体进行分类,确定数据实体属于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确定结构化数据实体属于主数据或业务数据; 定义数据流转:分析出所有存在交互关系的系统,获取所有数据实体清单,确定数据实体是否是数据交换实体,确定每个数据交换实体的源系统和目标系统; 定义数据存储与分布:定义出数据在应用系统之间的分布情况,同时明确出数据在不同应用系统的存在状态(o/c)。,内部关系: 基于“数据模型”中定义的数据实体设计“数据分类”、“数据流转”和“数据存储与分布” 外部关系: 基于“业务信息”设计“数据模型” 基于“系统用例”确定“数据流转”中的数据交换实体 基于“架构概览”和

14、“系统用例”设计“数据存储与分布” 所有的设计内容都应遵从“设计原则”和“总体技术路线”,25,数据视图设计样例,数据实体逻辑模型示例,数据流转示例,数据存储示例,数据分布示例(若存在2个系统中,则以谁为主?),26,集成视图设计内容,概 要 设 计 阶 段,集成场景 界面集成 应用集成 数据集成,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概要设计模板,定义集成场景:针对数据流转分析出集成接口及其属性,选择合适的集成方式,归集所有的集成接口形成集成场景清单, 描述每个集成场景(包括源系统、目标系统、频率、实时性、数据量)。 界面集成设计:描述每个界面集成接口组件,包括所属的集成场景、发起方/提供方、接口信息(接口名称、

15、描述、实现技术)。 应用集成设计:描述每个应用集成接口组件,包括所属的集成场景、发起方/提供方、集成方式、发起方的接口信息、提供方的接口信息。 数据集成设计:描述每个数据集成接口组件,包括所属的集成场景、发起方、发起方的数据格式、接收方、接收方的数据格式、集成方式、数据类型、发起方式、时间窗口、交换数据信息。,外部关系: 基于“数据流转”和“系统用例”确定集成接口清单 基于“应用组件”和“集成接口清单”进行“界面集成”、“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设计 根据“集成接口清单”完善“应用组件”设计 所有的设计内容都应遵从“设计原则”和“总体技术路线”,27,部署视图设计内容,概 要 设 计 阶 段,

16、部署单元设计 部署节点设计,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概要设计模板,定义部署单元:基于组件清单,分析设计部署单元,整理形成本项目的部署单元清单;确定每个部署单元所包含的组件清单;确定各部署单元的依赖关系; 定义部署节点:基于部署单元清单,分析设计逻辑部署节点,整理形成本项目的逻辑部署节点清单;描述每个逻辑部署节点的作用;明确每个逻辑部署节点对应的物理部署节点;确定每个逻辑部署节点上承载的部署单元。,外部关系: 基于“应用组件”、“公共组件”、“总体技术路线”和“系统技术规格”进行“部署单元”设计 基于“组件依赖”和“系统技术规格”进行“部署单元”依赖关系设计 基于“部署单元”、“系统技术规格”和“总体技术路线”进行“部署节点”设计 所有的设计内容都应遵从“设计原则”和“总体技术路线”,28,部署视图设计样例,逻辑部署单元视图,部署节点视图,29,环境视图设计内容,概 要 设 计 阶 段,容量规划 硬件环境设计 软件环境设计,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概要设计模板,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