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讲义第五单元检测:谏逐客书 与妻书(统编版)[含解析]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4166082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讲义第五单元检测:谏逐客书 与妻书(统编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讲义第五单元检测:谏逐客书 与妻书(统编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讲义第五单元检测:谏逐客书 与妻书(统编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讲义第五单元检测:谏逐客书 与妻书(统编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讲义第五单元检测:谏逐客书 与妻书(统编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讲义第五单元检测:谏逐客书 与妻书(统编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讲义第五单元检测:谏逐客书 与妻书(统编版)[含解析](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X学院/院校/高校高中语文课程课件教案讲义检测 20 20 学年第 学期课 程 名 称 语 文 专 业 班 级 授 课 教 师 XXX学院教务处制高考语文精炼讲义 教 案 编 写 说 明一、教案的规范化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范教案管理,特制定教案编写说明。二、教案的编写规范1.教师上课要有完整的教案,按照课程教案编写要求书写或以Word文档编制的纸质教案,不能以课件幻灯片的打印稿代替纸质教案。2.从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每位教师的教案,应加装统一格式的封面和首页后,每学期装订成册。(推荐文本格式附后)3.由于课程类型(医学、公共文化课)、教

2、学内容的差异,教案编写的具体格式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修改,但必须包含以下主要要素:(1)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即教学中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的目标”及预期达到的效果。(2)教学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3)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是指该课程或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和加强学习的知识点。(4)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安排、板书设计等的设计或选择。(5)课前预习: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必须先预习教材的内容及复习与该章节有关的已学过的知识

3、,以便更好理解新内容。(6)课后实施情况及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课程概要: (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专 业 总学时本学期学时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理论教学方法:讲授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材名称: 作者:出版社: 版次: 书号:主要参考书及资料:教学参考书 网络资料 与教材相关书籍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与难点:11谏逐客书*与妻书话题链接书信一、字之源【字源演变】聿(y)象形字,一只手握着笔的样子。聿

4、者,所用书之物也。“书”,形声字。以“聿”为形旁,以“者”为声旁。本义为“书写”“记载”,引申为“书籍”“文字”“书法”“书信”等。【成语链接】这就是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啊。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语出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想起来了李清照的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鱼书雁信:泛指书信。语出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郢书燕说:指的是在解释文章时曲解了原意,但有时可能也表达出了有价值的观点

5、,故也不全作贬义。“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 意思是说,郢书燕说,虽错亦得,也不见得就没好处。二、句之美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品读 多年的战乱,颠沛流离,妻离子散,不知道远方的亲人怎么样,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恋和祝福。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家。后以“秋风”喻思乡归隐。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品读 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明袁凯京师

6、得家书品读 我家远在三千里外的江南水乡,今天接到一封家书,信上写满了十五行。十五行的信全没有别的话,都只说着要我早早回到家乡。可见思乡之切!这首诗的后两句: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拳拳眷念之情充溢字里行间。三、诗之韵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和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清三大思想家。顾炎武【注】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赏读 这是一首酬答诗。王处士是作者的好友。此诗写出了他们虽天涯

7、沦落,却肝胆相照的友情,写得沉着深挚。诗人在抒写离情别绪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深意切,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对恢复明朝统治的矢志不渝,颇能打动读者的心弦。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转折。诗人将满腔块垒,诉诸这些交织的形象,熔铸成一首节奏铿锵的五言律诗,展现出沉郁苍凉、悲壮凝重的风格特征。在晚秋的背景下,抒写着身事、家事、国事的情怀。萧索的色调充溢字里行间,悲怆的感慨触手可接,苍凉的情绪弥漫不散,但坚贞的心志更催人泪下。四、文之理自古以来,书信就是国人传递情感最好的载体,一行书信千行泪,流露出来的都是浓浓情意。“见

8、字如面”“至以为念”“别来无恙”,这些熟悉的字眼展开,其中流淌的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蕴。中国人的至高境界是“为万世开太平”,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现实中过好自己的生活。读过去的信,是为了更好地看清楚现在的生活。对现实的观照,听信人的感触,是信中国笃信的现实意义。信中国典出 出自唐陈玉兰寄外征衣:“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元代姚燧的凭栏人: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解读 这首诗以真诚的感情,自然通俗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女子想念和关怀守卫边关的丈夫的心情,写得真切感人。书信作为古代一种最有效的传递信息方式,到

9、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慢慢地遗忘。然而书信的作用还是不能被如今的通讯手段给完全替代,尤其是在表达感情方面。谏逐客书一、识作者第一丞相李斯李斯(?前208)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时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秦二世二年,宦者赵高诬其谋反,被腰斩于咸阳,灭三族。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刻石传世,所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伴读 焚书坑儒毁灭无数文化典籍,屠杀功臣知识分子,开了先河,对后世皇帝造成恶

10、劣影响。固然秦始皇残暴,但大知识分子的李斯用心险恶,罪不可恕。二、知背景据史记记载,秦王逐客的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宗室大臣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始皇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秦始皇不要逐客。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伴读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

11、后世引泾灌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三、明文体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本文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政论散文。四、理基础1.记字音缪公(m)蹇叔(jin)殷盛(yn)鄢(yn)郢(yn) 成皋(o)膏腴(y) 穰侯(rn)阿缟()纤离(xin)灵鼍(tu) 外厩(ji)傅玑(j) 珥(r)阿缟(o)搏髀(b)黔首(qin) 帝喾(k)2.通假字(1)遂散六国之从“从”同“纵”,合纵(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内”同“纳”,接纳(3)而陛下说之“说”同“悦”,喜欢(4)河海不择细流“择”同“释”,舍弃(5)藉寇兵而赍盗粮“藉”同“借”3.一词多义(1)过窃以为过矣(过

12、失,过错)秦师将袭郑,过周北门(经过)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胜过,超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过分,过于)一日,大母过余曰(拜访,探望)(2)乘乘纤离之马(驾,坐)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自京师乘风雪(冒着)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3)却王者不却众庶(动词,拒绝)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去掉、消除)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4)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罗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思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

13、千里(到达)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取得,得到) 听妇前致词(表达、表述)4.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向西,向北)东据成皋之险(在东面)使之西面事秦(向西)蚕食诸侯(像蚕一样)(2)名词用作动词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作为宝物)(3)使动用法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使退却)遂散六国之从(使离散)而歌呼呜呜快耳者(使愉悦)故能明其德(使显明)5.文言句式(1)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句(2)东得百里奚于宛状语后置句*与妻书一、识作者为国舍爱的铁血丈夫林觉民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4岁进高等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不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伴读 两广总督张鸣岐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当时水师提督李准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总督认为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