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定远县张桥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91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5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定远县张桥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定远县张桥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定远县张桥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定远县张桥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定远县张桥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常温下,向1 L 0.1 mol/LNH4Cl 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 后, NH4+与 NH3 H2O 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不考虑体积变化和氨的挥发,且始终维持常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 n(NaOH)0.1 mol 时,溶液中存在NH3 H2O Ba0.05 C在 M 点时, n(OH )n(H)(a0.05) mol D当 n(NaOH)0.1 mol 时, c(Na )c(Cl) c(OH) 【答案】 B 【解析】

2、【详解】 A、当 n(NaOH)=0.1mol ,与 NH4Cl 恰好完全反应,NaOH NH4Cl=NaCl NH3H2O,溶液中存在 NH3H2O,故 A 说法正确; B、当 a=0.05mol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NH4Cl 和 0.05molNH3H2O,而 NH4 的水解程度小于 NH3H2O 的电离, c(NH4 ) c(NH3 H2O),与题意不符,故B 说法错误; C、在 M 点时, n(Na )=amol ,n(Cl )=0.1mol ,n(NH4 )=0.05mol ,根据电荷守恒, n(NH 4 )n(Na)n(H )=n(OH)n(Cl),则 n(OH)n(

3、H)=n(NH 4 )n(Na)n(Cl)=0.05n(Na) n(Cl)=(a 0.05)mol , 故 C 说法正确; D、加入 0.1molNaOH后,刚好生成0.1molNaCl 和 NH3H2O,则 c(Na )=c(Cl )c(OH ),故 D 说法正 确; 答案选 B。 2CO2催化加氢制取甲醇、乙醇等低碳醇的研究,对于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知 一定条件下的如下反应: CO2(g) + 3H2(g) 垐 ? 噲 ? CH3OH(g) + H2O(g) ?H =49.0 kJ mol -1 2CO2(g) + 6H2(g) 垐 ? 噲 ? CH3CH2OH(g)

4、 + 3H2O(g) ?H=173.6 kJ mol -1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CH3OH(g) + CO2(g) + 3H2(g) 垐 ? 噲 ? CH3CH2OH(g) + 2H2O(g) ?H0 B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低碳醇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生成低碳醇的速率,但反应限度降低 D增大氢气浓度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根据盖斯定律,用第二个反应减第一个反应得: 322322 CH OH gCOg +3HgCH CH OH g +2H O g H=-124.6kJ/mol?,故 A 正确; B.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5、,故B 错误;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可以加快,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即平衡逆向移动,反应限 度降低,故C 正确; D.反应物中氢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气体,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故 D 正确; 故选: B。 3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容量瓶、烧杯、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非玻璃仪器任选), 选用上述仪器能完成的实验是() A粗盐的提纯B制备乙酸乙酯 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D配制 0.1mol L -1 的盐酸溶液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选项,粗盐的提纯需要用到漏斗,故A 不符合题意; B 选项,制备乙酸乙酯需要用到试管、

6、导管、酒精灯,故B符合题意; C 选项,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需要用到分液漏斗,故C不符合题意; D 选项,配制0.1mol L-1的盐酸溶液,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 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有试管、导管和酒精灯三种玻璃仪器即可完成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如图) 4在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A(g)? 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 到新的平衡建立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新平衡较原平衡而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物质 A 的转化率增大 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减小 D化学计量数 a 和 b 的大小

7、关系为ab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1 倍,若平衡不移动,B 的浓度是原来的50%,但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小,当达 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可知减小压强向生成B 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向气体体积增大的 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正向移动,故A 不符合题意; B、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故 B 不符合题意; C、平衡正向移动,生成B 的物质的量增大,总质量不变,则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故C符合题意; D、减小压强向生成B 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则化学计量数关系ac( HR-) c (H 2

8、R)c(R 2- ) C对应溶液的导电性:b c D a、b、c、 d 中, d 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答案】 D 【解析】 A、a 点所示溶液中:c (H2R) + c (HR )+ c (R2)=200.1/ 0.0667 2010 mLmolL mLmL molL 1,故 A 错误;B、 b点所示溶液相当于Na2R, R 2 部分水解生成HR ,HR 再水解生成H2R, 故 c (Na+) c(R 2-) c( HR-) c (H2R),B错误; C、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系,c 点溶 液中离子浓度大,对应溶液的导电性:b B,故碱性

9、NaOH Be(OH)2,A 选项错误; BH2O 含有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氢化物的沸点较高,则H2D A1,C选项错误; D Be2+与 Na+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2、10,二者核外电子数不等,D 选项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难度一般, 解答关键在于准确掌握原子半径和化合 价的关系,熟记元素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学以致用。 14下列反应或过程吸收能量的是( ) A苹果缓慢腐坏B弱酸电离 C镁带燃烧D酸碱中和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苹果缓慢腐坏,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 不符合题意; B、弱酸的电离要断开化学

10、键,吸收能量,故B 符合题意; C、镁带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C 不符合题意; D、酸碱中和,属于放热反应,故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 B。 1525 时,将0.10 mol L 1 CH 3COOH溶液滴加到10mL 0.10molL 1NaOH 溶液中, lg - 3 3 c(CH COO ) c(CH COOH)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坐标是 (6,1.7)。(已知: lg5=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a(CH3COOH)5.0 10 5 BKa(CH3COOH)5.0 10 6 CpH7 时加入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小于10 mL D B点存在 c(Na )c(CH 3COO

11、)(10 6108)mol L 1 【答案】 A 【解析】 【分析】 醋酸的电离常数 -+ 3 3 (CH COO ) (H ) (CH COOH) cc Ka c ,取对数可得到 - 3 3 (CH COO ) lglgpH (CH COOH) c Ka c ; 【详解】 A. 据以上分析,将C点坐标 (6,1.7)代入 - 3 3 (CH COO ) lglgpH (CH COOH) c Ka c ,可得 lg Ka(CH3COOH)=1.7-6=-4.3, Ka(CH3COOH)=5.0 10 -5,A 正确; B. 根据 A 项分析可知,B错误; C. 当往 10 mL 0.10 mo

12、lL-1 NaOH 溶液中加入10 mL 0.10 mol L -1醋酸溶液时,得到 CH3COONa溶液,溶 液呈碱性,故当pH=7 时加入的醋酸溶液体积应大于10mL,C错误; D. B 点 - 3 3 (CH COO ) lg=4 (CH COOH) c c ,又 lg Ka(CH3COOH)=1.7-6=-4.3,则由 - 3 3 (CH COO ) lglgpH (CH COOH) c Ka c 得, pH=8.3,c(H+)=10-8.3 mol L -1,结合电荷守恒式: c(CH3COO -)+ c(OH-)=c(H+)+c(Na+)知, c(Na+)-c(CH3COO -)=

13、c(OH-)-c(H+)=(10-5.7-10-8.3) mol L-1,D 错误; 答案选 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 16结晶硫酸亚铁部分失水时,分析结果如仍按FeSO4 7H2O 的质量分数计算,其值会超过 100。国家标 准规定,FeSO4 7H2O的含量:一级品 99.50 100.5; 二级品 99.00 100.5; 三级品 98.00 101.0。 为测定样品中FeSO4 7H2O 的质量分数,可采用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5Fe2 MnO 4 8H 5Fe3Mn2 4H 2O; 2MnO4 5C 2O42 16H 2Mn2 10CO 2

14、8H2O 测定过程:粗配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1L,然后称取0.200 g 固体 Na2C2O4(式量为 134.0)放入锥形瓶 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加热至70 80。 (1)若要用滴定法测定所配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 (2)将溶液加热的目的是_;反应刚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小, 其后因非温度因素影响而增大,根据影响化学 反应速率的条件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 (3)若滴定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则测得高锰酸钾浓度_(填 “ 偏大 ”“偏 小 ”“无影响 ” ) 。 (4)滴定用去高锰酸钾溶液29.50mL,则 c(KMnO4)_mol/L (保留四

15、位有效数字)。 (5)称取四份FeSO4 7H2O 试样,质量均为0.506g, ,用上述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达到终点,记录滴定数据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 2 3 4 V(高锰酸钾 )/mL( 初读数 ) 0.10 0.20 0.00 0.20 V(高锰酸钾 )/mL( 终读数 ) 17.76 17.88 18.16 17.90 该试样中FeSO4 7H2O 的含量(质量分数)为 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符合国家 _级标准。 (6)如实际准确值为99.80%,实验绝对误差=_%,如操作中并无试剂、读数与终点判断的失误,则引起 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 【答案】滴入最后1 滴 KMnO4溶液后,溶

16、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开 始后生成Mn 2,而 Mn2是上述反应的催化剂, 因此反应速率加快偏小0.02024 98.30% 三 -1.5% 空气中氧气氧化了亚铁离子使高锰酸钾用量偏小 【解析】 【分析】 (1)依据滴定实验过程和试剂滴入顺序可知,滴入高锰酸钾溶液最后一滴,溶液变红色, 半分钟内不变证明 反应达到终点; 故答案为:滴入最后1 滴 KMnO4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2)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锰离子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分析; (3)若滴定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消耗高锰酸钾待测溶液体积增大,则测得高 锰酸钾浓度减小; (4)2MnO4 5C2O42 16H 2Mn210CO 28H2O,依据化学反应定量关系,计算所标定高锰酸钾溶 液的浓度; (5)依据图表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