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921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4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 K2Cr2O7存在下利用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实现含苯酚废水的有效处理,其工作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 M 为电源负极,有机物被还原 B中间室水量增多,NaCl溶液浓度减小 CM 极电极反应式为:+11H2O-23e-=6CO2+23H+ D处理 1molCr2O72-时有 6mol H +从阳离子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示, M 极,苯酚转化为CO2, C的化合价升高, 失去

2、电子, M 为负极,在 N 极,Cr2O72 转化为 Cr(OH) 3, Cr 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N 为正极。 A根据分析,M 为电源负极,有机物失去电子,被氧化, A 错误; B由于电解质NaCl 溶液被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隔离,使 Na 和 Cl 不能定向移动。电池工作时, M 极电极反应式为+11H2O-28e-=6CO2+28H+,负极生成的 H 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 NaCl 溶液中, N 极电极反应式为Cr2O72 6e 14H 2O=2Cr(OH)3 8OH , 生成的 OH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 NaCl溶液中, OH 与 H反应生成水,使 NaCl溶液浓度减小,B

3、正确; C苯酚的化学式为C6H6O,C的化合价为 2 - 3 升高到 +4 价。 1mol 苯酚被氧化时,失去的电子的总物质的 量为 64 ( 2 - 3 )=28mol ,则其电极反应式为+11H2O-28e -=6CO 2+28H+,C错误; 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此H 从阳离子交换膜的左侧向右侧移动, D 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此题的 B 项比较难, M 极是负极,阴离子应该向负极移动,但是M 和 NaCl 溶液之间,是阳离子交换膜, 阴离子不能通过,因此判断NaCl 的浓度的变化,不能通过Na 和 Cl的移动来判断,只能根据电极反应中 产生的 H 和 OH的移动反应

4、来判断。 2某温度下,分别向20mL 浓度均为xmol/L 的 NaCl和 Na2CrO4溶液中滴加0.1mol/LAgNO3溶液,滴加过 程中 - -lgc Cl和 2- 4 -lgc CrO与 AgNO3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0.1 B曲线 I 代表 NaCl溶液 CKsp(Ag2CrO4)约为 4 10 12 Dy=9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图像可知,未滴加AgNO3溶液时 - -lgc Cl 或 2- 4 -lgc CrO 均为 1,则 NaCl 和 Na2CrO4溶液均为 0.1mol L -1,即 x=0.1,A 选项正确

5、; B1molCl -和 CrO 42-分别消耗 1mol 和 2molAg +,由图像可知,滴加 AgNO3溶液过程中,曲线 I 突跃时加入 的 AgNO3溶液的体积为 20mL,则曲线I 代表 NaCl 溶液, B选项正确; C b 点时, 2- 4 -lgc CrO =4, 则 c(CrO42-)=10-4mol L-1, c(Ag+)=2 10 -4mol L-1, Ksp(Ag2CrO 4)= c(CrO42-) c2(Ag+)=4 10 12,C选项正确; D a 点时,Cl -恰好完全沉淀, - -lgc Cl =5, 则 c(Cl -)=10-5mol L-1, c(Ag+)=

6、10-5mol L-1, Ksp(AgCl)=c(Cl-) c(Ag +)=10 10,c 点加入 40mLAgNO 3溶液,溶液中 -1 +-1 0.02L0.1mol L0.1 c Ag=mol L 0.06L3 g g, -10 -9-1 + Ksp AgCl 10 c Cl=310 mol L 0.1 c Ag 3 g ,则 -lgc(Cl-)=9-lg3 8.52 ,D 选项错误; 答案选 D。 3下列实验能实现的是() A图 1 装置左侧用于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出的氨气 B图 2 装置用于分离碘单质和高锰酸钾固体混合物 C 图 3 装置中若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 处变蓝,证明X一定是

7、 H2 D 图 4装置可以制取少量CO2,安全漏斗可以防止气体逸出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左侧的五氧化二磷会吸收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氨气,因此左侧可检测氯化氢,故A 不符合题意; B、加热时碘升华,高锰酸钾会发生分解,因此加热法不能分离,故B 不符合题意; C、a 处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氧化铜被还原,b 处变蓝,说明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因此有可能 X中含有水 蒸气, X 也可能含有乙醇、氨气、甲烷等,故C不符合题意; D、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安全漏斗可在左右侧形成液柱,可防止气体逸出,故 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4下列各组内的不同名称实际是指同一物质的是 A液氯

8、、氯水B烧碱、火碱C胆矾、绿矾D干冰、水晶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液氯是只含Cl2的纯净物,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混合物,不是同一物质,故 A 错误; B. 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是同一物质,故B 正确; C.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二者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故 C错误; D.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水晶是二氧化硅晶体,二者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故D 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名称,了解常见物质的俗名是解题的关键,易错选项A,注意对易混淆的物质归纳总 结。 5氮化碳 (C3N4)的硬度大于金

9、刚石,则氮化碳中 A只有共价键 B可能存在离子 C可能存在NN D存在极性分子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则C3N4晶体是原子晶体,其中只有共价键,故A 正确; B. 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则C3N4晶体是原子晶体,其中只有共价键,没有离子,故B 错误; C. 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则为原子晶体,每个C 原子周围有4 个 N 原子,每个N 原子周围有3 个 C原子,形成空间网状结构,C-N键为共价键,没有NN ,故 C错误; D. C3N4晶体中每个C原子周围有4 个 N 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空间

10、网状结构,没有极性,故D 错误; 正确答案是 A。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晶体的性质及作用力,明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作用力、空 间结构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来分析解答。 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 与 Y同族且 W 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Y)r(W)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 的强 C由 W、Y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由 X、Y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答案】 A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

11、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 族元素中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则X为 Na;W 与 Y同族 且 W 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一半,则符合条件的W 为 O 元素, Y为 S元素, Z原子序数比Y 大,且为 短周期元素,则Z 为 C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结构与性质作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短周期主族元素W、 X、Y、Z 分别为: O、Na、S和 Cl元素,则 A. 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中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 r(Na)r(S)r(O),A 项正确; B. 元素的非

12、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 性比 Cl的弱, B项错误; C. 由 W、Y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SO2或 SO3,均为共价化合物, C项错误; D. 由 X、Y形成的化合物为Na2S,其水溶液中硫离子水解显碱性, D 项错误; 答案选 A。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与大量排放硫、氮氧化物有关 B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青铜器、铁器的保存 C国产大飞机C919 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乙烯加聚后得到超高分子量的产物可用于防弹衣材料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含 N、

13、P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和近海,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与 硫的排放无关,故A 错误; B青铜器、铁器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在干燥的环境中,青铜器、铁器只能发生缓慢的 化学腐蚀,在地下,将青铜器、铁器完全浸入水中,能够隔绝氧气,阻止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因此考古学上认为“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故 B正确; C碳纤维是碳单质,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乙烯加聚后得到超高分子量的产物聚乙烯纤维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 等,可用于防弹衣材料,故D 正确; 答案选 A。 8莽草酸结构简式如图,有关说法正确

14、的是 A分子中含有2 种官能团 B1mol 莽草酸与Na 反应最多生成4mol 氢气 C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莽草酸分子中含-COOH 、 -OH、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选项 A 错误; B莽草酸分子中能与钠反应的官能团为羟基和羧基,则1mol 莽草酸与 Na 反应最多生成2mol 氢气,选 项 B 错误; C莽草酸分子中含有的羧基、羟基能分别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类型相同,选项C正确; D莽草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选项D 错误。 答案选

15、 C。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B CC D D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氯化铁在水溶液中由于水解会呈酸性,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故FeCl3固体不能直接用蒸馏水溶解,故 A 错误; BPb2+和 SO42-反应生成 PbSO4,但是 Pb 2+的量过量,加入 Na2S 时,若有黑色沉淀 PbS 生成,不能说明 PbSO4转化为 PbS,不能说明Ksp(PbSO4)Ksp(PbS),故 B 错误; 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葡萄糖可发生银镜反应,则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至 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说明淀粉水解能产生还

16、原性糖,故C 正确; D硫酸根离子检验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所以应该先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就说明有硫酸根离子,否则不含硫酸根离子,故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 Pb 2+和 SO 42-反应生成 PbSO4,但是 Pb 2+的量过量,这是易错点。 10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 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 2OH 2H SO 42 =BaS042H2O 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 H2O2:2MnO4 5H 2O2 6H = 2Mn 2 5O2 8H2O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 Ba(OH)2和 HC1 溶液混合: Mg 2 2OH = Mg(OH)2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PbSO4 2H2O2e- = PbO2 4H SO 42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 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 22OH2HSO 42 =BaS04 2H2O,书写正确,故A 不符合题意; B.酸性介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