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肥东县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90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1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肥东县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肥东县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肥东县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肥东县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肥东县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Cu-ZnO-ZrO2催化剂上CO2加氢制甲醇过程中水的作用机理,其主反应历程如 图所示 (H2 *H+*H,带 * 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或过渡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 步中 CO2和 H2分子中都有化学键断裂 B水在整个历程中可以循环使用,整个过程不消耗水也不产生水 C第 步的反应式为:*H3CO+H2O CH3OH+*HO D第 步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第

2、步反应中CO2 和 H2反应产生 *H 和 *HCOO,可见两种分子中都有化学键断裂, A 正确; B. 根据图示可知:在第步反应中有水参加反应,第步反应中有水生成,所以水在整个历程中可以循 环使用,整个过程中总反应为CO2+3H2 CH3OH+H2O,整个过程中产生水, B 错误; C. 在反应历程中,第步中需要水,*H3CO、 H2O 反应生成CH3OH、*HO,反应方程式为: *H3CO+H2O CH3OH+*HO,C正确; D. 第步反应是*H+*HO=H2O,生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可见第步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D 正确; 故答案选B。 2已知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A反应 482492941 20981180 Ca+CfO+x n中,每生成294 g 294 118Og 释放的中子数为3NA B常温常压下,22.4 L 乙烷和丙烯 (C3 H6)的混合物中氢原子数目为 6NA C1 L0.5 mol. L-1碳酸钠溶液含有的CO32-数目小于0.5NA D 0.1 mol H2O2与 MnO2充分作用生成O2,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得:x=249+48-294=3,即每生成1mol 294 118O释放的中子数为3mol ,即 3NA,故 A 正确; B. 常温常压下,无法由体积计算物质的量,也就

4、无法计算微粒数目,故B 错误; C. 1 L0.5 mol. L-1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 L 0.5 mol. L -1=0.5mol ,CO 32-部分水解, 所以含有的CO32- 数目小于0.5NA,故 C正确; D. 0.1 mol H2O2与 MnO2充分作用生成0.05molO2,O 元素由 -1 价升高为0 价,失去 1 个电子,则转移的电 子数为 0.05mol 2=0.1mol ,即 0.1NA,故 D 正确; 故选 B。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HCO3溶液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Ca 22OH 2HCO 3 -=CaCO 32H2O BNH4HC

5、O3溶液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 HCO3-OH =CO 32- H 2O C向 Na2Si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SiO32-CO2 H 2O=H2SiO3HCO3- D Cl2与足量的FeBr2溶液反应: Cl22Fe 2=2Fe32Cl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NaHCO3溶液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 2OH HCO3-=CaCO3H2O ,选项 A 错误; B. 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一水合氨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NH4+ 2OH =CO 32- H 2O NH3 H2

6、O,选项 B错误; C. 向 Na2Si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硅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CO2 2H2O=H2SiO32HCO3-,选项 C错误; D.Fe 2还原性大于 Br ,Cl 2与足量的FeBr2溶液反应只能生成Fe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Fe2 =2Fe3 2Cl ,选项 D 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易错点为选项A.考查过量问题, 在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中,学 生往往忽略相对量的影响,命题者往往设置“ 离子方程式正确,但不符合相对量” 的陷阱。突破这个陷阱的 方法一是审准“ 相对量 ” 的多少,二是看离子反

7、应是否符合该量。如何判断哪种物质过量: 典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少量 NaHCO3 Ca2 OHHCO 3-=CaCO3H2O 足量 Ca(OH)2 足量 NaHCO3 Ca2 2OH 2HCO 3-=CaCO32H2OCO32- 少量 Ca(OH)2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 向 1 1.0mol L 的 NaHCO3溶液中滴 加 2 滴甲基橙 溶液呈黄色NaHCO3溶液溶液呈碱性 B 向氨水和 2 Mg(OH)的悬浊液中滴 加少量 3 FeCl溶液 得到红褐色悬浊液KspFe(OH)3KspMg(OH)2 C 使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再

8、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KMnO4溶液褪色石蜡油蒸汽中含有烯烃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 绵状炭,放出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 化性 A A BB CC D D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 若溶液的pH 4.4 , 溶液都显黄色, 因此不能证明NaHCO3溶液溶液呈碱性, A 错误; B.由于其中含有氨水,向其中加入FeCl3溶液, FeCl3与溶液中的氨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 Fe(OH)3沉淀, 不能证明溶度积常数:Fe(OH)3”“”“”“ ” 或 “ =”)。 在图中所示五种温度下,该反应的

9、平衡常数最大的温度是_。 【答案】 -49.8 1 2 3 2 3 或 66.7% = T1 T2区间, 反应未平衡, 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加 快,相同时间内捕捉的CO2越多,剩余的二氧化碳浓度就越小 T1 【解析】 【详解】 (1)已知 CO(g)+2H2 (g)CH3OH(g)H=-91kJ?mol -1 2CO2 (g)2CO(g)+O2(g)H=+566.0 kJ?mol-1 2H2(g)+O2(g)2H2O(g)H=-483.6 kJ?mol -1 由盖斯定律可知,+ 1 2 (+)得 CO2(g)+3H2(g) CH3OH(g)+H2O(g), H=-91kJ?mol-1 + 1 2

10、(566.0 kJ?mol -1-483.6 kJ?mol-1 )=-49.8kJ?mol-1; (2)容器体积为2L,所以初始c(CO)= -1 2mol =1mol L 2L g,c(H2)= -1 1mol =0.5mol L 2L g;平衡时 CO的转化率为 1 3 , 即转化 1 3 mol L-1,列三段式: -1 - 2 -1 2 1 2 + mol L1 CO gH O 0. g 500 mol L1 31 31 31 3 mol L2 31 6 COg 31 3 Hg 1 ? g g g 起始() 转化() 平衡() 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可知K= 11 33 21 36 =1;

11、 达到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其浓度c(H2)= -1 mol L 2 n g,列三段式有: -1 22 -1 - 2 1 + mol L0.5100 mol L222n 2 mol L0.5-21-22 CO gH O gCOgHg 2 nnn nnnn ? g g g 起始() 转化() 平衡() 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平衡常数K= 22 0.5-1- 22 nn nn =1,解得 n= 2 3 mol, CO的转化率为 2 mol 3 100%=66.7% 1mol ; 在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CO、H2O、CO2、H2各 1 mol,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同,所以

12、可用物质 的量代替浓度计算,此时浓度商Q= 1 1 =1 1 1 =K,所以平衡不发生移动,即v 正=v逆; (3)T3温度之前随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加快,所以相同时间内测得的CO2浓度下降, T3温度之后,在相同 时间内反应已达到平衡,温度上升, 平衡左移, CO2浓度上升, 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即?H0; T1 T2区间,反应未平衡,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捕捉的CO2越多,剩余的二氧化碳浓度就 越小; 铵根的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碳酸氢根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铵根的水解平衡常数 Kh= -14 -8w -5 b 1 10 =5.5610 1.8 10 K K ,碳酸氢根的水解平

13、衡常数Kh= -14 -6w -7 a1 1 10 =2.27 10 4.4 10 K K ,比较可知碳酸 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碱性,即c(H +)c(OH- ); 根据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所以T1温度时平衡常数最大。 【点睛】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大小没有关系,比较平衡常数大小时只需比较温度,吸热 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据此可以进行相 关计算,也可以通过与浓度商比较判断反应移动的方向。 19久置的FeSO4溶液变黄,一般认为是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的缘故。某研究小组为研

14、究溶液中Fe 2+被 O2氧化的过程,查阅资料发现:溶液中Fe 2+的氧化过程分为先后两步,首先是 Fe 2+水解,接着水解产物被 O2氧化。 于是小组同学决定研究常温下不同pH 对 Fe 2+被 O2 氧化的影响, 并测定了Fe 2+氧化率随时间变化 的关系,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Fe 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_;要抑制FeSO4水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 (2)在酸性条件下,Fe 2+被 O2 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4Fe 2+O2? 4Fe3+2H2O,已知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 数很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Fe 2+转化为 Fe3+的趋势很大 bFe 2+转化为 Fe

15、3+的速率很大 c该反应进行得很完全d酸性条件下Fe 2+不会被氧化 (3)结合如图分析不同pH 对 Fe 2+被 O2 氧化的反应发生了怎样的影响_。 (4)研究小组在查阅资料时还得知:氧气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通过以上研究可知,配制 FeSO4溶液的正确做法是_。 (5)用 K2Cr2O7标准溶液测定溶液中 Fe 2+浓度,从而计算 Fe 2+的氧化率。反应如下: 6Fe2+Cr2O72-+14H + 2Cr3+6Fe3+7H2O 若取 20mL 待测溶液, 用 0.0200mol?L-1KCr 2O7标准溶液滴定, 消耗标 准溶液 16.50mL,则溶液中c(Fe 2+)=_m

16、ol?L-1。 【答案】 Fe2+2H2O? Fe(OH)2+2H+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ac pH 越大氧化率越大向其 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和铁粉等0.099 【解析】 【分析】 (1) Fe 2+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滴加少量稀硫酸,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使水解平衡逆向进行; (2)依据题给信息平衡常数很大和题给图像分析; (3)根据图象可知,溶液pH 越大,亚铁离子被氧化的曲线斜率越大; (4)加入少量铁粉能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加入少量硫酸能防止亚铁离子水解; (5)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详解】 (1) Fe 2+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Fe 2+2H2O?Fe(OH) 2+2H+,要抑制 FeSO4水 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使水解平衡逆向进行,故答案 为: Fe 2+2H2O?Fe( OH) 2+2H+;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 (2) a、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