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泉州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766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9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泉州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福建泉州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泉州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泉州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泉州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侯氏制碱法中,对母液中析出NH4Cl 无帮助的操作是( ) A通入 CO2 B通入 NH3C冷却母液D加入食盐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母液中析出NH4Cl,则溶液应该达到饱和,饱和NH4Cl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NH4Cl(s)? NH4+(aq)+Cl-(aq), 若要析出氯化铵,应该使平衡逆向移动。 【详解】 A通入二氧化碳后,对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影响,则对母液中析出NH4Cl无帮助,故A 正确; B通入氨气后,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

2、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故B 错误; C冷却母液,氯化铵的溶解度降低,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故C错误; D加入食盐,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故D 错误; 故选 A。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用铜铬的氧化物作催化剂,用一定量的HCl(g)和 O2制取 Cl2的原理为: 4HCl(g) O2(g) 2Cl2(g)2H2O(g) HY W B原子半径为WRX Y CR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二元共价化合物 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R W Y 【答案】 D 【解析】 【分析】 W、R、 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等于 0,则 Y位于第 IVA

3、 族; W 和 R组 成的化合物有多种,其中两种化合物能相互转化,但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能 相互转化,且没有电子转移,则W 为 N、R 为 O 元素;这4 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 原子的核 电荷数的2 倍, R 核电荷数为8,W 最外层有 5 个电子、 R 最外层有6 个电子、 Y最外层有4 个电子,则X 最外层有1,且 X 原子序数大于R而小于 Y,为 Na 元素, Y为硅,然后结合元素的性质和元素周期律来解 答。 【详解】 A. W、R、Y分别是 N、O、Si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 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

4、而减弱,所以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RWY,故 A 错误; B. 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 径大小顺序是XYWR ,故 B错误; C.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化合物,R 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X 是活泼金属元素,二者易 形成离子化合物Na2O、 Na2O2,故 C错误; 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RWY,则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次序 为 RWY,故 D 正确; 故选 D。 6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 垐 ? 噲 ? 2SO3(g) H=-a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 A在接触法制取硫酸工艺中,该反应在沸腾炉内发生 B如果用 18O2 代替 O2发生上述反应 ,则经过一段时间可测得容器中存在S18O2、S18O3 C2 mol SO2与 2 mol O2充分反应后放出a kJ的热量 D该反应达到平衡后,c(SO2)c(O2) c(SO3)=21 2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在接触法制取硫酸工艺中,该反应在接触室内发生,故A 不选; B. 此反应是归中反应,O2中参加反应的氧原子会全部进入 SO3,故如果用 18O2 代替 O2发生上述反应,则 经过一段时间可测得容器中存在S 18O2 、S 18O3,故 B选; C. 2 mol SO

6、2与 2 mol O2充分反应,虽然O2是过量的,但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放出 的热量小于a kJ,故 C不选; D.该反应达到平衡后物质的浓度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关,故D 不选。 故选 B。 7关于常温下pH2 的草酸 (H2C2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 溶液中含H+为 0.02mol Bc(H+)=2c(C2O4 2-)+c(HC2O4-)+c(OH-) C加水稀释,草酸的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加入等体积pH2 的盐酸,溶液酸性减小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选项, c(H+) =0.01mol/L ,1L 溶液中含H+为 0.01mol

7、,故 A 错误; B 选项,根据电荷守恒得到c(H+)=2c(C2O42-)+c(HC2O4-)+c(OH-),故 B 正确; C 选项,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草酸的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增大,故 C错误; D 选项,加入等体积pH 2 的盐酸,溶液酸性不变,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点睛】 草酸是二元弱酸,但pH =2,氢离子浓度与几元酸无关,根据pH 值可得 c(H+) =0.01mol/L ,很多同学容易 混淆 c(二元酸 ) =0.01mol/L ,如果是强酸c(H+) = 0.02mol/L ,若是弱酸,则 c(H+) YZ BX、Y、Z三种元素最低价

8、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C由 X、 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D 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得出 W 最外层电子数为4,即为 Si,X为 N,Y为 O,Z 为 Cl,T 为 Ge。 【详解】 A. 根据层多径大,核多径小(同电子层结构 ),因此原子半径:Cl NO,故 A 错误; B. HCl沸点比 NH3、 H2O 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低,故B错误; C. 由 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硝酸铵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 D. Ge 元素在金属和非金属交界处,因此Ge 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故D 正

9、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糖、油脂、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B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C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苯和环己烷 D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加入NaOH 溶液分液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选项,多糖、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低分子化合物,故A 错误; B 选项,淀粉和纤维素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故B 正确; C 选项,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苯和环己烷,两者都无现象,故C错误; D 选项,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采用蒸馏方法,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

10、合物,油脂分子量比较大,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12 25时,0.1mol?L -1 的 3 种溶液盐酸氨水CH3COONa 溶液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 3 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 B3 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C与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D与等体积混合后c(H +) c(CH 3COO -) c(OH- ) 【答案】 B 【解析】盐酸PHCl-Na+ 2H2(g)+O2(g) 2H2O(l)+572kJ 弱于S 与 C1的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 得电子能力增强,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SCl -Na+; (3).Na 元素与 O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

11、2O和 Na2O2, 两者均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分别为:、 ;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为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 2H2O(l) =+572kJ ; (5).同周期由左至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S元素弱于Cl 元素; S 与 C1的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 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强,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SCl (6). Na2SO3溶液及收Cl2后生成强酸,Cl 元素被还原,S元素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SO32-+Cl2+H2O SO42-+2Cl -+2H+; 点睛: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电子总是有限独自占用一个轨道,O元素

12、外 2p 能级中由3 个轨道,有4 个 电子需要排布,则存在2 个电子各单独占据一个轨道的情况。 19对废银合金触电材料进行分离回收既节约矿物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某废银合金触电材料含 Ag、Cu、Sn 等,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金属资源。 回答下列问题: (1) “加热溶解 ” 时 Cu 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 (2) “加热溶解 ” 时温度常控制在50左右,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的原因为_。 (3) “酸溶解 ” 过程中会产生少量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无色气体,则“ 酸溶解 ” 过程主要的化学方程式为 _。 (4)常温下, Cu 2/Sn4混合液中 c(Cu3 )0.022mol

13、L 1,将混合液 “ 加热搅拌 ” 后冷却至室温,再加 “ 尿素 ” 调 节溶液的pH 范围为 _。(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 5mol L1 时,沉淀完全, 已知:KspSn(OH)4 110 55 ; K spCu(OH)22.2 10 20) (5)检验 Sn(OH)4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 (6)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阴极反应式是_,若想由CuCl2溶液得到无水CuCl2固体,则需 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 【答案】 Cu+2H+H2O2 Cu 2+2H2O 低于 50,溶解反应较慢,超过50,H2O2分解与 HCl 逸出导 致溶解翻译速率下降3Ag+HNO3+3HCl=3

14、AgCl +NO+2H2O 1.5pH5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 少量于试管中,滴入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反之,沉淀没有 洗涤干净Cu2+2e-=Cu 将 CuCl2溶液在 HCl 气流中加热蒸干 【解析】 【分析】 结合题干信息,根据工艺流程图分析可知,某废银合金触电材料含Ag、Cu、Sn 等,在加热、溶解的条件 下通入 H2O2和 HCl 溶液,Cu 和 Sn变成 Cu2+和 Sn4+,再通入尿素在加热的条件下得到 CuCl2溶液和 Sn(OH)4 沉淀,最终经过系列操作得到铜粉和SnO2,Ag 单质以滤渣的形式经过HNO3和 HCl 溶液的溶解得到AgCl

15、 的沉淀,再加入Zn 和 H2SO4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得到Ag 单质,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 加热溶解 ” 时, Cu与 HCl、 H2O2反应变为Cu 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u+2H+H2O2Cu 2+2H2O,故答案为: Cu+2H+H2O2Cu2+2H2O; (2)温度过低, 反应速率慢, 温度过高, 反应物 H2O2分解, 则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的原因是低于50, 溶解反应较慢,超过50 ,H2O2分解与 HCl 逸出导致溶解翻译速率下降,故答案为:低于 50 ,溶解反 应较慢,超过50,H2O2分解与 HCl逸出导致溶解翻译速率下降; (3)根据上述

16、分析可知,“ 滤渣 ” 主要成分为Ag,“ 酸溶解 ” 过程为 Ag 和 HNO3、HCl 反应得到AgCl的沉淀,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Ag+HNO3+3HCl=3AgCl +NO +2H2O,故答案为: 3Ag+HNO3+3HCl=3AgCl +NO +2H2O; (4)调节 pH 为保证 Sn 4+沉淀完全 (离子浓度小于 10 5mol L1),按 c(Sn4+)=1 10 -5 mol L 1 进行计算,根据 KspSn(OH)41 10 55 可得, c(OH-)=1 10 -12.5 mol L 1,则 c(H+)=1 10 -1.5 mol L 1,pH=1.5,为保证 Cu2+(0.022 mol L 1)不沉淀, 按 c(Cu2+)=0.022 mol L 1 进行计算, 根据 KspCu(OH)22.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