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2018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95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4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2018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2018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2018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2018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 Fe3O4 Pd 为催化材料,利用电化学原理实现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 - 2 NO ,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已 知 Fe3O4中 Fe 元素化合价为 +2、+3 价,分别表示为Fe()、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处理 - 2 NO的电极反应为2NO2-+8H+6e =N 2 +4H2O BFe()与 Fe()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C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 降低 D消耗标准状况下6.72LH2,理论上可处理含 NO2-4.

2、6mgL 1 的废水 2m3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处理 - 2 NO得到电子转化为氮气,电极反应为2NO2-+8H+6e =N 2 +4H2O,故 A 正确; BFe()得电子生成Fe(),Fe()失电子生成Fe(),则 Fe()与 Fe()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 用,故 B 正确; C根据图示,总反应方程式可知:2H +2NO2- +3H2 催化剂 N2+4H2O,所以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 升高,故 C 错误; D根据 C项的总反应2H+2NO2 -+3H2 催化剂 N2+4H2O,消耗标准状况下6.72LH2即为 6.72L 22.4L/mol

3、=0.3mol , 理论上可处理NO2-的物质的量 = 2 3 0.3mol=0.2mol ,可处理含4.6mg L 1 NO 2-废水的体积 = -31 0.2mol46g/mol 4.6 10 g L =2 10 3L=2m3,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2已知 NH4CuSO3与足量的10 molL 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 有红色金属生成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呈现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 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 mol 电子 【答案】 D 【解析】 【分析】

4、【详解】 A 项,反应只有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硫酸根中硫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未变,反应中硫酸体现酸 性,不做氧化剂,故A 项错误; B 项,反应前后S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 B 项错误; C 项,因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不可能生成氨气,故C 项错误; D 项, NH4CuSO3与硫酸混合微热,生成红色固体为Cu、在酸性条件下,SO3 2-+2H+=SO 2+H2O,反应产生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是SO2,溶液变蓝说明有 Cu2+生成, 则 NH4CuSO3中 Cu 的化合价为 +1 价,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2 NH4CuSO3+4H+=Cu+Cu 2+ 2SO 2+2H2O+2NH

5、4+, 故 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5mol , 故 D 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生成乙醇属于消去反应 B乙烷室温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C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与溴乙烷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是加成反应,故A 不选; B.乙烷不能和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烷烃能和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故B 不选; C.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均为C2H4O2,两者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 选; D.乙酸中的羧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溴乙烷没有不饱和键,也不能发生加成

6、反应,故D 不选。 故选 C。 4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1mol 氯气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12.0g 熔融的 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1NA 在标准状况下,22.4LH2O 中的 O 原子数为 NA 17g 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1molNa2O 和 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A 20mL1mol/LFe 2(SO4)3溶液中, Fe 3+和 SO42-离子数的总和小于 NA A BCD 【答案】 D 【解析】 【详解】 将 1mol 氯气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反应转移的电子

7、数为 1mol ,转移的电子数等于NA,故 错误; 12.0g 熔融的 NaH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 ,0.1mol 熔融硫酸氢钠电离出0.1mol 钠离子和0.1mol 硫酸 氢根离子,所以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NA,故 正确; 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H2O 中的物质的量,故 错误; 17g 羟基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 羟基中含有9mol 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9NA,故 错误; 1mol Na2O 和 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2mol 钠离子和1mol 阴离子, 总共含有3mol 阴阳离子, 含有的阴、 阳离子总数是3NA,故 正确

8、; 20mL1mol/LFe2(SO4)3溶液中,含溶质硫酸铁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含有 Fe 3+为 0.04mol ,含有 SO 42-为 0.06mol ,因为铁离子发生水解,溶液中铁离子数目减少,所以Fe3+和 SO42-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小于 1mol, Fe 3+和 SO 42-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小于 NA,故 正确;所以 符合题意; 答案选 D。 【点睛】 熔融的 NaHSO4的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而 NaHSO4溶液则能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 子,注意两者区别。 5下列液体中,滴入水中出现分层现象,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层现象不会逐渐消失的是(不考虑有 机

9、物的挥发 )() A溴乙烷B乙醛C橄榄油D汽油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溴乙烷不溶于水,滴入水中会分层,若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溴乙烷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乙 醇和溴化钠,分层现象逐渐消失,故不选 A; B乙醛溶于水,滴入水中不出现分层现象,故不选 B; C橄榄油属于油脂,不溶于水,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分层现象逐渐会消失,故不选 C; D汽油不溶于水,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不会消失,故选D。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 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确定原溶液中有Cl 存在 B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

10、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原溶液中有CO32存在 C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确定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 D通入 Cl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原溶液中有I存在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加 HCl 之前生成的可能是AgCl 沉淀 ,也可能是别的白色沉淀 ,但是后面加上HCl中含有大量 Cl -,所以 不能确定Cl -是原溶液里的还是后来加进去的 ,故 A 错误; B、碳酸根、 碳酸氢根、 亚硫酸根、 亚硫酸氢根遇到盐酸,均会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 B 错误; C、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加入 Ba(NO3)

11、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相当于存在了硝酸,亚硫酸根能被硝 酸氧化成硫酸根,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故 C错误; D、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水溶液为棕黄色,碘遇淀粉变蓝色,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7新型锂空气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可在自然空气环境下工作的优点。其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为离子 液体和二甲基亚砜) ,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子由Li 电极经外电路流入Li2O2 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2Li+O2 +2e-=Li2O2 C充电时Li 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D碳酸锂涂层既可阻止锂电极的氧化又能让锂离子进入电解质 【答案】 A 【解析】 【分析

12、】 这是二次电池,放电时Li 是负极,充电时Li 是阴极; 【详解】 A. 充电时电子经外电路流入Li,A 错误; B. 放电时正极为还原反应,O2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反应式为 2Li+O2 +2e-=Li2O2,B 正确; C. 充电时 Li 电极为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 正确; D.碳酸锂涂层的覆盖可阻止锂电极的氧化,但是涂层能让锂离子进入电解质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D 正 确; 答案选 A。 【点睛】 关键之一是正确判断电极。关于负极的判断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如果是二次电池,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那 一极,在放电时是负极;电子流出那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是负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8

13、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是解决化学问题方法的重要途径对数据的利用情况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利用溶解度数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C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的可能性 D利用物质的摩尔质量判断相同状态下不同物质密度的大小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平衡常数的大小体现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平衡常数越大,则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它 是一个只随温度改变而改变的量,只在可逆反应中才会出现;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是需要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错误; C、沸点差别,可以选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正确; D、需要考虑物质的

14、状态,气体和液体没有可比性,错误。 9核反应堆中存在三种具有放射性的微粒 238 94X、 240 94Y、 238 92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8 94X与 240 94Y互为同素异形体 B 238 94X与 238 92Z互为同素异形体 C 240 94Y与 238 92Z具有相同中子数 D 238 94X与 238 92Z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238 94X与 240 94Y是原子不是单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 错误; B 238 94X与 238 92Z是原子不是单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中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 240 94Y

15、与 238 92Z的中子数都为 46,故 C正确; D 238 94X与 238 92Z是不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C。 10在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中一步同时制备氨合成气(N2、H2)和液体燃料合成气(CO、 H2),其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膜 I 侧反应为:H2O+2e -=H2+O2- O2+4e-=2O2- B膜 II 侧相当于原电池的负极 C膜 II 侧发生的反应为:CH4+O2-2e-=2H2+CO D膜 II 侧每消耗1molCH4,膜 I 侧一定生成1mol H2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膜 I 侧, H2O

16、和 O2在正极均发生还原反应,结合题图可写出其电极反应式为:H2O+2e-=H2+O 2-、 O2+4e-=2O2-, 故 A 正确; B.原电池中阴离子从正极向负极移动结合题图O 2-的移动方向可知, 膜 I 侧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膜 II 侧相 当于原电池的负极,故B正确; C.膜 II 侧 CH4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CH4+O2-2e -=2H2+CO,故 C正确; D.膜 I 侧发生的反应为:H2O+2e-=H2+O2-、 O2+4e -=2O2-,膜 II 侧发生的反应为: CH4+O2-2e-=2H2+CO ,膜 II 侧每消耗1molCH4,膜 I 侧生成小于 1molH2,故 D 错误。 故选 D。 11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11 mol L - 1KI 溶液: Na+、K+、ClO- 、OH- B11 mol L-1Fe2(SO4)3溶液: Cu2+、NH4+、NO3-、SO42- C11 mol L -1HCl 溶液: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