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461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8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含元素碲 (Te)的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利用了H2Te的还原性 B反应中H2O 作氧化剂 C反应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 D H2Te2O5转化为 H2Te4O9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H2Te被 O2氧化生成Te,体现 H2Te具有还原性,故A 正确; B反应中Te与 H2O 反应 H2TeO3,Te 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则H2O 为氧化剂,应有H2生

2、成,故 B 正确; C反应中H2TeO3H6TeO6,Te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H2O2作氧化剂,体现氧化性,故C 正确; D H2Te2O5转化为 H2Te4O9时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 错误; 故答案为 D。 2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选项实验器材相应实验 A 天平 (带砝码 )、100mL 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 用 NaCl固体配制100mL 1.00 mol/LNaCI 溶液 B 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碎泡沫塑料、硬纸板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C 酸/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实验测定酸碱滴

3、定曲线 D 三脚架、酒精灯、坩埚、坩埚钳、镊子、泥三角、滤纸、小 刀、玻璃片 钠在空气中燃烧 A A BB CC D D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用 NaCl 固体配制100mL 1.00 mol/LNaCI 溶液,需用玻璃棒引流和搅拌,故不选A; B、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需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故不选B; C、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需用有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故不选C; D、用三脚架、酒精灯、坩埚、坩埚钳、镊子、泥三角、滤纸、小刀、玻璃片可以完成钠在空气中燃烧的 实验,故选D。 【点睛】 本题涉及基础实验操作仪器的选择,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把握实验的方法、

4、步骤和 使用的仪器,注重课本实验等基础知识的积累。 3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反应和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等物质的量时,CO2具有的能量比CO低 C由图可以推得:2CO(g)+O2(g) 2CO2(g)+283 kJ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 3 2 O2(g) CO(g)+2H2O(l)+607.3 kJ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从图像可以看出,甲烷燃烧后释放能量,故都是放热反应,反应和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 A 正确; B从图像可以看出CO2具有的能量比 CO低,故 B正确; C CH4(g)+ 3 2 O2(g)=CO(g)+2H2O(l)

5、+607.3 kJ, CH4(g)+ 2O2(g)=CO2(g)+2H2O(l) +890.3 kJ, -得到 CO(g)+ 1 2 O2(g)=CO2(g)+283 kJ,故 C错误; D根据图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 3 2 O2(g)=CO(g)+2H2O(l)+607.3 kJ,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4Anammox 法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NH4+所含电子数为 11NA B30g N2H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 NA C过程 II 属于还原反应,过程IV 属于氧化反应 D过程 I 中反应得到的

6、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一个铵根离子含有10 个电子,则1moLNH4+所含电子数为 10NA,故 A 错误; B一个 N2H2(H-N=N-H )分子中含有4 个共用电子对,30g N2H2的物质的量 = 30g 30g/mol =1mol ,含有的 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 NA,故 B 正确; C过程 II 中,联胺分子中N 元素化合价是 - 2,N2H2中 N 元素化合价是- 1,化合价升高, 属于氧化反应, 过程 IV 中, NO2-中 N 元素化合价是+3,NH2OH 中 N 元素化合价是 - 1,化合价降低,属于还原反应,故 C 错误

7、; D过程 I 中,参与反应的NH4+与 NH2OH 的反应方程式为: NH4+NH2OH=N2H4+H2O+H +,则得到的还 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准确判断反应中各物质中N 元素的化合价,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解答是关键。 5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 A SO3+H2OH2SO4B2K+2H2O 2KOH+H2 C2F22H2O 4HF O2D2Na2O22H2O 4NaOHO2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错误; B、H2O 中 H 化合价由 1 价0价,化合价降低,因此

8、H2O 作氧化剂,故B正确; C、H2O 中 O 由 2 价0价,化合价升高,即H2O 作还原剂,故C错误; D、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 错误。 故选 B。 6 “ 聚酯玻璃钢 ” 是制作宇航员所用氧气瓶的材料。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合成聚酯玻璃钢的基本原料。 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甲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有机高分子; 1mol 乙物质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mol 丙物质可与2mol 钠完全反应,生成22.4L 氢气; 甲、乙、丙三种物质都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BC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甲物质中含有

9、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不能发生缩聚反应,错误; 乙中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 乙物质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正确; 丙中 -OH 能和 Na 反应, 且-OH 与 Na 以 1:1 反应, 1mol 丙物质可与2mol 钠完全反应, 生成 1mol 氢气, 温度和压强未知,因此不能确定气体摩尔体积,也就无法计算氢气体积,错误; 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和醇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这三种物质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 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正确的说法为,故合理选项是B。 7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下列垃圾

10、分类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废旧玻璃可以回收熔化再利用,所以应属于可回收物,A 正确; B铅酸电池中含有铅、硫酸等污染环境的物质,属于危险废物,B错误; C杀虫剂有毒性,会污染环境,属于有害垃圾,C正确; D蔬菜、瓜果、皮核、蔗渣、茶叶渣等都来自家庭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属于厨余垃圾,D 正确; 故选 B。 8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用于分离CCl4 和 I 2 B乙装置用于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 C丙装置用于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钠溶液 D丁装置用于由氯化铵饱和溶液得到氯化铵晶体 【答案】 A 【解析】 【详解】

11、 A 选项, CCl4和 I2是互溶的,两者熔沸点不同,因此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故A 正确; B 选项,乙醇和乙酸乙酯是互溶的,要采用先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在分液的方法,故B错误; C 选项,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钠溶液只能采用渗析的方法,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离子能透过 半透膜,故C错误; D 选项,氯化铵饱和溶液蒸发时要水解,最后什么也得不到,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下列化肥长期施用容易导致土壤酸化的是() A硫酸铵B尿素C草木灰D硝酸钾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硫酸铵属于强酸弱碱盐,溶于水显酸性,长期施用容易导致土壤酸化,故A 正确; B尿素是碳酰胺,呈弱碱性,

12、长期施用容易导致土壤碱化,故B 错误; C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呈碱性,长期施用容易导致土壤碱化,故C错误; D硝酸钾呈中性,植物的根吸收硝酸盐以后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并在根部区域形成微碱性环境, 导致土壤碱化,故D 错误; 答案选 A。 10实验室利用SO2和 Cl2在活性炭作用下制取SO2C12,原理为SO2(g)+Cl2(g)? SO2Cl2(l) ?H=-97.3kJ/mol 。 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装置已省略)。已知 SO2C12的熔点为 -54.1,沸点为 69.1,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并产 生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盛放的试剂为无水氯化钙 B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装置甲

13、置于冰水浴中 C用来冷却的水应该从a 口入, b 口出 D可用硝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答案】 B 【解析】 【分析】 SO2C12的熔沸点低、易挥发,根据装置图可知,三颈烧瓶上方的冷凝管的作用是使挥发的产物冷凝回流, 由于会有一部分SO2和 Cl2通过冷凝管逸出,SO2和 Cl2都会污染空气,故乙装置应使用碱性试剂,SO2C12 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白雾,乙中盛放碱石灰,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硫、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并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甲中导致SO2Cl2水解。 【详解】 A乙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硫、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

14、入甲中导致SO2Cl2水解,故乙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碱石灰,无水氯化钙只能吸收水, A 选项错误; B根据题目中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0,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 SO2Cl2产率, B选项正确; C冷凝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故用来冷却的水应该从b 口入, a 口出, C选项错误; D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故不可用硝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硫,D 选项错 误; 答案选 B。 【点睛】 解答此类问题时需仔细分析题干,利用题干信息分析出装置的作用以及相关试剂,综合度较高,要求对知 识点能够综合运用和灵活迁移。 11一定符合以下转化过程的X 是

15、() X溶液 WZX A FeO BSiO2CAl2O3D NH3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FeO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溶液,硝酸铁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加热 分解生成氧化铁,不能生成FeO,所以不符合转化关系,故A 不选; BSiO2与稀硝酸不反应,故B不选; CAl2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溶液,硝酸铝溶液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偏铝酸钠加热得不到氧化铝,所以不一定 符合,故C不选; D NH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溶液,硝酸铵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

16、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加热分解 生成 NH3,符合转化关系,故 D 选; 故答案为: D。 12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A 正确; B. 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B 错误; C. 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C错误; D. 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故D 错误。 故选 :A。 13 25时,HCN溶液中 CN -和 HCN浓度所占分数 ( )随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Ka(HCN)的数量级为10 -9 B0.1mol/LHCN 溶液使甲基橙试液显红色 C1L 物质的量都是0.1mol 的 HCN和 NaCN混合溶液中c(HCN)c(CN -) D 0.1mol/LNaCN 溶液的 pH=9.2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