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36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96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高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二氧化硅熔点高,可用作光导纤维 B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呼吸供氧剂 C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二氧化硫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 【答案】 B 【解析】 A. 二氧化硅用作光导纤维是因为光在二氧化硅中能够发生全反射,与熔点无关,A错误; B. 过 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呼吸供氧剂,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正确 C. 明矾可用作净水 剂,是因为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与易溶

2、于水无关,C错误; D. 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张,是因为二 氧化硫具有漂白性,D错误;故选B。 2人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因为当体内氧气缺少时葡萄糖发生反应产生了乳酸,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的系统命名为1-羟基丙酸 B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包括乳酸 )共 3 种 C乳酸既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 D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的方程式为n +nH2O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乳酸的系统命名为2-羟基丙酸,故 A 错误; B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乳酸分子有对称碳原子有两种旋光异构 体,包括乳酸共3 种,故 B正确

3、; C乳酸分子含有羟基、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乳酸分子含有羟基、羧基,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乳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n+(n-1)H2O,故 D 错误; 故选 B。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疫苗因未冷藏储运而失效,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B天然气既是高效清洁的化石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中国天眼”的镜片材料为SiC, 属于新型有机非金属材料 D港珠澳大桥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温度过高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故A 正确; B天然气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清洁燃料,利用天然

4、气可以合成二甲醚等有机物,是重要的化工 原料,故B正确; C碳化硅是非金属化合物,且为无机物,碳化硅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 错误; D铝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铝作负极被氧化,防腐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 正确; 故答案为C。 4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以下是形成途径之一: NO2+SO2=NO+SO3, 2NO+O2=2NO2, SO3+H2O H 2SO4,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NO2由反应 N2+2O22NO2生成 B总反应可表示为2SO2+O2+2H2O2H2SO4 C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有4NO2+O2+2H2O 4HNO3 D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有4NO+3O2+2H2O4

5、HNO3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N2+O22NO,不能生成NO2,故 A 错误; B 2+ +2得: 2SO2+O2+2H2O2H2SO4,故 B 正确; C利用 3NO2+H2O2HNO3+NO 以及 2+得: 4NO2+O2+2H2O4HNO3,故 C正确; D利用 3NO2+H2O2HNO3+NO 以及 2+3得: 4NO+3O2+2H2O 4HNO3,故 D 正确。 故选 A。 5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 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B生石灰 C氯化铵D食盐 【答案】 B 【解析】

6、【详解】 A硝酸铵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A 错误; B生石灰 (CaO)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故B 正确; C氯化铵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C错误; D食盐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温度变化不明显,故D 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睛】 考查常见的放热和吸热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决该类题目的关键, 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酸碱中和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燃烧 反应,爆炸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CO 、H2还原金属氧化物,铵盐与碱的反应; 结合题意可知水与固体碎片混合时放出热量,即为

7、放热反应来解题。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 A 将铜粉加入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 金属铁比铜活 泼 B 铜与浓硫酸共热有灰白色固体生成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 性和吸水性 C 氧化铁溶于足量HI 溶液溶液呈棕黄色Fe 3+呈 棕黄色 D 向待测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 溶液,将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未变蓝 待测液中不存在 NH4+ A A BB CC D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亚铁,只能说明铁离子氧化性大于铜离子,不能比较金属性;要证明金属 铁比铜活泼,要将铁放入硫酸铜等溶液中,故A错误

8、; B铜与浓硫酸共热有灰白色固体生成,说明生成了无水硫酸铜,铜被氧化,硫酸具有氧化性,硫酸铜从 溶液中析出时应是CuSO45H2O,是蓝色固体,现变成白色,是无水硫酸铜,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B 正确; C氧化铁溶于足量HI 溶液, Fe2O3 6H + 2I = 2Fe 2+ I 2 3H2O ,生成的碘溶于水也呈黄色,故C错 误; D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这是氨气的 特征反应,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也可能是溶液太稀,没有得到氨气,无法确定待测液中是否存 在 NH4+,故 D 错误; 故选 B。 7下列不能 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

9、比硫元素强的是( ) A氧化性: B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 与反应生成,而与生成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不能根据其含氧酸的氧化性判断元素 的非金属性强弱,A 符合题意; B.在该反应中Cl2将 S置换出来,说明氧化性Cl2S,则元素的非金属性ClS,B 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可通过稳定性HClH2S,证明元素的非金属 性 ClS,C不符合题意; D.Fe是变价金属,氧化性强的可将其氧化为高价态,氧化性弱的将其氧化为低价态,所以可根据其生成物 中 Fe的价态高低得出结论

10、氧化性Cl2S,则元素的非金属性 ClS ,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A。 8三元轴烯(a) 、四元轴烯( b) 、五元轴烯(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c 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a 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a、b、c 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D c 分子中的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a、b、c 均含有碳碳双键,因此都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 a 和苯的分子式均为C6H6,且结构不同,则 a 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 a、 b、c 分子中均只有一种氢原子,则它们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故C正确; D.

11、c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平面结构,根据乙烯的平面结构分析,c 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故D 错误; 故选 D。 【点睛】 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 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即可。 9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四大运营商颁发了5G 商用牌照,揭示了我国 5G 元年的起点。通信用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温性能突出、可高倍率充放电、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磷酸铁锂电 池是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1-xFexPO4+LiC6LiM1-xFexPO4+6C, 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

12、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正极质量增加 B放电时,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磷酸铁锂电极 C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Li+6C+e -LiC 6 D放电时, Li+移向石墨电极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充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为LiM1-xFexPO4-e-=M1-xFexPO4+Li +,则正极的质量减小,故 A 错误; B放电时,石墨电极为负极,电流由磷酸铁锂电极流向石墨电极,故B 错误; C充电时,阴极上锂离子得电子,则阴极反应式为Li +6C+e-LiC 6,故 C 正确; D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石墨电极为负极,则Li +移向磷酸铁锂电极,故 D 错误; 故选: C。 10大规模开

13、发利用铁、铜、铝,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是() A铁、铜、铝 B铁、铝、铜 C铝、铜、铁 D铜、铁、铝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越活泼的金属越难被还原,冶炼越困难,所以较早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金属是铜,其次是铁,铝较活泼,人 类掌握冶炼铝的技术较晚,答案选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 NaHCO3溶液中滴加2 滴酚酞溶液,后者红色更深 B分别向2 mL 5%H2O2溶液中滴加 1 mL0.1mol/ L FeCl3和 CuSO4溶液,产生气泡快慢不相同 C蛋白质溶液遇饱和Na2SO4溶液或醋酸铅溶液均产生沉淀,沉淀均可溶于水 D用加热NH

14、4C1 和 Ca(OH)2固体的混合物的方法,可将二者分离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 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碱性强,所以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 和 NaHCO3溶液中滴加 2 滴酚酞溶液,前者红色更深,A 错误; B.FeCl3和 CuSO4溶液对 5%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不同,所以分别向2mL5%H2O2溶液中滴加1 mL 0.1mol/LFeCl3和 CuSO4溶液,产生气泡快慢不相同,B正确; C.Na2SO4属于不属于重金属盐,该盐可使蛋白质产生盐析现象而产生沉淀,醋酸铅属于重金属盐,能使蛋 白质变性而产生沉淀

15、,所以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蛋白质变性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水,C错误; D.NH4Cl固体和 Ca(OH)2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氨气,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分离,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2某同学向SO2和 Cl2的混合气体中加入品红溶液,振荡,溶液褪色,将此无色溶液分成三份,依次进 行实验,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溶液不变红, 试纸不变蓝溶液不变红,试纸褪色生成白色沉淀 下列实验分析中,不正确 的是 A 说明 Cl2被完全消耗 B 中试纸褪色的原因是: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C 中若将 BaCl2溶液换成Ba(N

16、O3)2溶液,也能说明SO2被 Cl2氧化为 SO42- D实验条件下,品红溶液和SO2均被氧化 【答案】 C 【解析】 A. 加热后溶液不变红,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蓝,说明没有氯气, 则 Cl2被完全消耗, 选项 A正确; B. 当二氧化硫过量,加热后二氧化硫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中试纸 褪色,选项B正确; C. 硝酸根离子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故中若将BaCl2溶液换成 Ba(NO3)2溶液, 不能说明SO2被 Cl2氧化为 SO42-,选项 C不正确; D. 实验条件下,品红溶液和SO2均被氧化,故加热后 溶液不恢复红色,选项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性及还原性和氧化性。注意分清两者漂白性的区别,易错点为选项 C,硝酸根离子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故中若将BaCl2溶液换成 Ba(NO 3)2溶液,不能说明 SO2被 Cl2 氧化为 SO42-。 13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如果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气体的() A分子大小不同B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