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324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碘化钠是白色晶体无嗅,味咸而微苦,在空气和水溶液中逐渐析出碘而变 黄或棕色。 工业上用NaOH 溶液、水合肼制取碘化钠固体,其制备流程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 N2H4 H2O 在 100以上分解。 A已知在合成过程的反应产物中含有NaIO3,若合成过程中消耗了3mol I2,最多能生成NaIO3的物质的 量为 1 mol B上述还原过程中主要的离子方程式为2IO3 - 3N2H4 H2O=2I 3

2、N29H2O C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上述还原反应最好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D工业上也可以用硫化钠或铁屑还原碘酸钠制备碘化钠,但水合肼还原法制得的产品纯度更高,因产物 是 N2和 H2 O,没有其他副产物,不会引入杂质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合成过程的反应产物中含有NaIO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可知,若合成过程中消耗了3 mol I2,最多能生成NaIO3 1 mol ,即失去5 mol 电子,同时得到5 mol NaI,A 项正确; B. 根据氧化还原及流程图可知上述还原过程中主要的离子方程式为2IO3-3N2H4 H2O=2I 3N 29H2O 或 2IO3-3N2

3、H4=2I 3N26H2 O,B 项正确; C. 温度高反应速率快,但水合肼高温易分解,反应温度控制在6070 比较合适, C项错误; D. 工业上也可以用硫化钠或铁屑还原碘酸钠制备碘化钠,但水合肼还原法制得的产品纯度更高,因产物 是 N2和 H2O,没有其他副产物,不会引入杂质, D 项正确; 答案选 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78g Na2O2固体含有离子的数目为4NA B由水电离出的c(H )=10- 12mol L-1溶液中 Na 、NH 4+、SO4 2-、 NO3- 一定能大量共存 C硫酸酸化的KI 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的反应为:4I-+O2+4H+=2I2+2H2O D将充

4、有NO2的玻璃球浸到热水中气体颜色加深说明 2NO2(g)N2O4(g) H 0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Na2O2的电子式为,可知, molNa2O2中有 2molNa 和 1molO 22 ,共 3mol 离子,离子数 目为 3NA,A 错误; B、由水电离出的c(H )=10-12mol L-1 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NH4+在碱性环境下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 C、I 在空气中容易被 O2氧化,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4I-+O2+4H+=2I2+2H2O,C正确; D、 NO2玻璃球加热颜色加深,说明NO2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

5、热 反应, H0,D 错误; 答案选 C。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Cl2和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BSO2和 CO2的混合气体1.8g 中所含中子数为0.9NA C标准状况下,22.4L 丙烷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 11NA D pH=11 的 Ba(OH)2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为110 -11NA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1NA个,故 A 错误; B、SO2和 C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64g/mol 和 44g/mol ,两者中分别含32 个和 22 个中子

6、,即两者均为2g 时含 1mol 中子,故1.8g 混合物中含0.9NA个中子,故 B正确; C、 标况下 22.4L 丙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 , 而丙烷中含10 条共价键, 故 1mol 丙烷中含共价键总数为10NA, 故 C 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 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睛】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 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注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 由 Na+和 O22-构成,而不是由Na+和 O2-构成; SiO2、SiC都

7、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 SiO2 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 4N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A等。 4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g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11.2L (标准状况)CCl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2NA C3 mol SO 2和 1mol O2于密闭容器中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3NA D 1L 0.1molL 1 的 Na2S溶液中 HS 和 S2离子数之和为 0.1 NA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元素化合价由-4 价升高到 +4 价,所以4g

8、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 子数为 4 16/ g g mol 8NA/mol =2NA,故 A正确; B. CCl4在标况下为非气态,无法计算11.2LCCl4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 SO2和 O2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SO2和 O2都有剩余,所以3 mol SO2和 1mol O2于密闭容 器中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3NA,故 C错误; D. Na2S溶液中分两步水解,生成HS 和 H 2S,根据物料守恒关系:HS 、 H 2S和 S 2离子数之和为 0.1NA,故 D错误。 故选 A。 【点睛】 本题为“NA”应用试题,解答此类题要注意题设陷阱,本题B 选项, CCl4在标

9、况下非气态, C 选项,二氧 化硫和氧气反应为可逆反应,D 选项,要注意物料守恒的正确使用,考生只有在平时多总结,才能做到考 试时慧眼识别。 5利用图示实验装置可完成多种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试剂 1、试剂 2 实验目的 A 过量锌粒、食醋溶液测定食醋中醋酸浓度 B 粗锌、过量稀硫酸测定粗锌(含有不参与反应的杂质)纯度 C 碳酸钠固体、水证明碳酸钠水解吸热 D 过氧化钠固体、水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A A BB CC D D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将甲中左侧过量锌粒转移到右侧盛有的一定体积食醋溶液中,测定乙中产生气体体积,可测定酷酸浓 度,故 A 项正确

10、; B将甲中右侧过量稀硫酸转移到左侧一定质量的粗锌中,测定己中产生气体体积,可测定粗锌的纯度,B 项正确; C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包含溶解和水解,水解微弱、吸收热量少,溶解放热,且放出热量大于吸收的 热量,故C项错误;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并产生氧气,恢复至室温后,可根据己中两侧液面高低判断是否有气体产生, 故 D 项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睛】 利用该法测量气体体积时要注意使水准管和量气筒里液面高度保持一致。 6实验测得0.1mo1 L -1Na2SO 3溶液 pH 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将 b 点溶液冷却至25,加入 盐酸酸化的BaC12溶液,能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下列说法

11、正确的是( ) A 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32-+2H2OH2SO3+2OH- B温度升高,溶液pH 降低的主要原因是SO32-水解程度减小 Ca、b 两点均有c(Na +) =2c(SO 3 2-)+c(HSO 3 -)+c(H2SO 3) D将 b 点溶液直接冷却至25后,其 pH 小于 a 点溶液 【答案】 D 【解析】 【分析】 2- 3 SO是一个弱酸酸根,因此在水中会水解显碱性,而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理论上应该增强, 但是实际上碱性却在减弱,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后续能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因此推测部分 2- 3 SO 被 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2- 4 SO,

12、据此来分析本题即可。 【详解】 A.水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不能直接得到 23 H SO ,A 项错误; B.水解一定是吸热的,因此越热越水解,B项错误; C.温度升高溶液中部分 2- 3 SO 被氧化,因此写物料守恒时还需要考虑 2- 4 SO ,C 项错误; D.当 b 点溶液直接冷却至25后,因部分 2- 3 SO被氧化为 2- 4 SO,相当于 2- 3 SO的浓度降低,其碱性亦会减 弱, D 项正确; 答案选 D。 7下列有关实验的图示及分析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图示实验分析 A 催化裂解正戊烷并 收集产物 正戊烷裂解为分子较小的烷 烃和烯烃 B 酸碱中和滴定 摇动锥形瓶, 使溶

13、液向一个方 向做圆周运动, 勿使瓶口接触 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溅出 C 制取并收集乙炔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纯水,可达 到降低反应速率的目的 D 实验室制硝基苯 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 b 蒸馏得到产品 A A BB CC D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正戊烷裂解为分子较小的烷烃和烯烃,常温下均为气体,不能冷凝收集,且催化裂化中使用碎瓷片作 催化剂且有聚热功能,若改用没有聚热功能的氧化铝固体,实验效果不理想,故A 错误; B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瓶,使溶液向一个方向做圆周运动,勿使瓶口接触到滴定管,溶液也不 得溅出,操作合理,故B正确; C用饱和食盐水代替纯水能减缓反应

14、速率,从而可以得到较平缓的乙炔气流,但乙炔的摩尔质量与空气 的摩尔质量相近,排空气法收集乙炔不纯,利用乙炔难溶于水的性质,应使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反应完全后,硝基苯与酸分层,应选分液漏斗分离,粗产品再蒸馏得到硝基苯,图中仪器b 为圆底烧 瓶,蒸馏操作时要用蒸馏烧瓶和直形冷凝管,并使用温度计测蒸汽温度,故D 错误; 答案选 B。 8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 可固氮 ” 的锂 -氮二次电池,将可传递Li+的醚类作电解质,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氮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脱氮时,钌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2Li3N-6e -=6Li+N2 C固氮时,外电路中电子由钌复合电极流向锂

15、电极 D脱氮时, Li+向钌复合电极迁移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据总反应可知:放电时锂失电子作负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6Li-6e-6Li+,Li+移向 正极,氮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6Li+N2+6e-2Li3N,充电是放电的逆过程,据此解 答。 【详解】 A. 固氮时,锂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 错误; B.脱氮时,钌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为正极反应的逆反应:2Li3N-6e-=6Li+N2,故 B 正确; C.固氮时,外电路中电子由锂电极流向钌复合电极,故C错误; D.脱氮时, Li+向锂电极迁移,故 D 错误; 答案: B 【点睛】 明确原电池负极:升失氧

16、;正极:降得还,充电: 负极逆反应为阴极反应,正极逆反应为阳极反应是解本 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金属锂的活泼性。 9用“银 - Ferrozine”法测室内甲醛含量的原理为: 已知: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参与反应的HCHO 为 30g 时转移电子2mol B可用双氧水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 3+ C生成 44.8 LCO2时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Ag一定为 8mol D理论上测得溶液吸光度越高,HCHO 含量也越高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30g HCHO的物质的量为1mol ,被氧化时生成二氧化碳,碳元素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 +4 价, 所以转移电 子 4mol,故 A 错误; B.过氧化氢能将Fe 2+氧化为 Fe3+,与 Fe3+不反应,所以不能用双氧水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 Fe 3+, 故 B 错误; C. 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所以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也无法计算参加反应的Ag 的物质的量,故C错 误; D. 吸光度与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