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关怀氛围及其营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586296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关怀氛围及其营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校关怀氛围及其营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校关怀氛围及其营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校关怀氛围及其营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校关怀氛围及其营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关怀氛围及其营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关怀氛围及其营造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学校关怀氛围及其营造,走进今天的学校,我们发现学生们往往花费成周甚至成月的时间准备考试(实际是十几年)。而我们许多人相信这些时间本来应该用来探索新思想,发现新兴趣,扩展新知识,陶冶情操,使学生在艺术、音乐、写作等领域大显身手的。 我们特别相信学生们应该有机会在学校学会关心,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与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学校有责任教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关心是学校教育的真谛所在。诺丁斯学会关心,2,3,(一)保障校园安全之课间活动的管理,课间休息的时间是意外伤害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的时间段之一。有的学校建立了课间护导制度, 设立了课间安全岗, 有专门的同学值岗, 操场上也安排一两名教师巡回

2、护导。 对策建议: 学生好动、活泼, 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天性, 但一旦“乱”起来, 就容易出事情, 因此, 如若设立安全岗, 应当把握好“活泼”与“乱”的度; 建立课间护导制度, 设立“安全岗”, 这是一种外控式管理, 相对于自律来讲, 是一种他律, 我们的目的不仅在于学生不出事故, 而且, 力求学生实现一种超越现实的自觉, 做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课间时间, 这才是“本”。这种“本”的结果的实现, 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应该是分阶段的, 必要的他律是必需的,在他律的基础上, 要将这种他律转化为自律, 把制度、规则内化于学生的心中。,4,生活化的教育: 由学生自编自导或者用电脑动画, 以小故事或

3、者话剧的方式等,演绎校园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意外伤害事故,学生进行“危机教育”, 通过生动活泼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规避校园中、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5,(二)在交友中学习关心,友爱是一种德性或包含一种德性。就友爱是一种德性而言,它也是一种中道,友爱的过度是谄媚或者奉承。他认为,可爱的事物可以分为三种:善、令人愉悦和有用。相应于三种可爱的事物,友爱也可以分为三种。 “那些因有用而爱的人是为了对自己有好处,那些因快乐而爱的人是为了使自己愉快。”他们爱朋友不是因为朋友自身。这两种友爱是偶性的。 完善的友爱是好人和在德性上相似的人之间的友爱。“他们爱朋友是因其自身,而不是由于偶性。”因此只要他们还是好人,他们

4、的友谊就会一直保持着。因为好人既相互是好人又相互有用,也因为这个原因而令朋友愉悦。因此,好人之间的友爱具有上面的三种特性,而且持久,友爱的双方在友爱中得到的东西是相同或相似的,这样的友爱不受离间、值得信任。好人之间的友爱是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友爱。,6,鼓励贫交,培根说过:“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巴尔扎克也说过:“一个人倒霉至少有这么一点好处,可以认清楚谁是真正的朋友。”因此,交友不能论地位,论财富,而要论人品。一个人在贫贱和失意时所交的朋友,往往比在富贵和得意时所交的朋友,更可靠,更有真情。 古人提倡“贫交”。汉代无名氏有一首古诗采葵莫伤根:“采

5、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交不成。”说的正是“贫交”,交友不能嫌贫爱富。杜甫在贫交行一诗中写道: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7,交友的品德,只有正直、诚实,无私地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人,才会获得友谊。蒙古谚语说得好:“获得朋友的唯一途径,是要自己够得上一个朋友。”马尔顿也说过:“想要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气、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8,(三)学习理解与感恩,仁者,爱人。仁。左边一个单立人,右边一个二,有自己也有别人,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别人考虑,你把别人装到你心里头。 将心比心,理解弱者、被排斥者的心情

6、; 感激时间:分享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提供彼此欣赏的机会,促进学生关心和帮助他人(班会,美式课堂90-94 ;良好心态) 善行树:“别人为你做了哪些好事?或者你看见某人为他人做了哪些好事?”画树叶(名字) 积极言辞的力量:喜欢听什么样的话,不喜欢什么;用积极的话描述同学,9,帮助相互了解的游戏,我们可以相互提问的问题: 你爱吃的食物是什么?你爱干的两件事? 你喜欢的颜色?在学校,你喜欢什么课程或活动 去年你学会了做什么事? ,10,(四)培养学生的成员感,培养集体认同感,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是集体中重要的一员: 课前5分钟,分享(新闻,个人、地区等)、评论(某件事情,互相了解); 班级标志:个人-

7、小链环,钉起来成为大链环作为班级标志 我能为班级做什么,我能帮助他人做什么 接纳对待不容易融入班级的学生。(如因胖、动作缓慢而被男生拒绝。),11,培养对集体的责任感,1)制定目标和纪律,使每一个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并以合适的方式去行动;老师帮助学生去思考:我的行动对其他的同学有什么影响?对作为一个集体的班级有什么影响?(可参考第二讲) 这倡导一种互为依存的伦理认识到一个人的问题是每一个人的问题,因为我们同处在一个脆弱的生存环境里,我们担负着为每一个人谋取幸福的责任。(鼓励提出和讨论需要帮助的问题,为照顾内向的学生,可匿名写在纸条上) 2)把突发事件作为培养良好品质的机会,如公物被损,要鼓励学生

8、承认自己的过失或错误,大家共同修缮(诚实、责任)(美式课堂98-100),12,四、总结:学校道德环境建设的若干载体,清晰的价值观教育:本月价值观(如,尊重,诚实,友谊、合作、忠诚等),课堂教学、作文、讨论、展览、阅读;规则 物理环境:教室中张贴:我为我的每一天负责;我需要尊重也表现出尊重 活动:“让我们彬彬有礼,让我们互相关爱”(活动) 师生关系:校长、教师以身作则,如捡起垃圾;不对学生吼,了解孩子的希望:有朋友、被爱护、安全、学习。 让学生们认识到“这是每个人的学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把它建设成一个成长和学习的地方。”,13,重视仪式的教育功能,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队、入团、节庆

9、活动的开幕式或闭幕式等 可探讨:仪式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学生的感受和建议;仪式活动对于各个年段学生的象征意义;仪式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成功案例;仪式活动如何体现学校文化特色;仪式活动开展中的学校管理机制与文化保障等。(李家成,新基础,105) 让这些仪式贴近学生,而不是走过场;每班轮流升旗,各班的特色创意(如英语歌曲串烧),升旗手、护旗手的选拔及故事(可讲述,也可用小品表演,精炼、主题突出),承载着积极的价值追求(如勤奋、助人、乐观、规则意识等),14,班级物理环境,吴清山:让冰冷的水泥墙闪现人性的柔光。 知识性环境:图书角、生物角、信息栏、学习园地、新闻焦点、每日格言等;

10、挑战性环境:竞赛角、难题角、荣誉榜; 展示性环境:书法、摄影、作文、小报; 特色角:音乐沙龙、英语猜谜、欢乐角等 ,15,通过叙事去表达与学习,哲学家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Alasdair MacIntyre, 1984)指出,人类所有的行动都是在制造叙事。“这是因为我们是在叙事的意义上理解我们自己的生活的,叙事也适合于我们理解其他人”(pp.211-212)。叙事探究手册614 伽达默尔举例说明,只有把人放到历史和传统之中才能充分地理解人的存在。 谈话的最大成效并不是参与者推演出结论,而是他们为了拓宽和丰富自己的观点而共同研讨。,16,学校全方位德育,学校德育,17,道德问题是个人和全人类所面

11、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度过我的一生?”对于全人类来说,当我们跨入下一世纪的时候,我们面临着两个问题:“我们怎样同其他的人生活在一起?”和“我们怎样和自然和谐相处?”(美式课堂,19),18,时至今日,号召学校改革还集中在提高文化课的成绩上,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良好品格的培养同样重要。对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普遍呼吁正是“社会伦理好转”的表现之一,包括新闻业、医药业、商业等行业的一百多项制度化的伦理教育计划已经出台,这些计划的制定在美国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我们正在看到一个基本的共识:正如培养良好品格是个人的最终努力的目标一样,也是国家的最终努力的目标。 在

12、一个混乱、多变的世界里培养我们孩子的良好品格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但现在正是我们迎接挑战的时候了。(美式课堂20),19,德育目标需要通过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共同加以实现,依赖于学校工作的宏观筹划和细节把握,每位教育者都责无旁贷。 在升学就业的巨大压力下,教育者必须胸怀尊重、责任、正义、民主、关怀等价值理念,并努力通过管理、教学、训练、指导等工作加以体现,才有望承担起德育的重任,让看似虚空的德育落实到学校工作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拥有更加澄明友爱的精神世界。,20,关于培养德行,关于如何过美好生活,有太多的理论和实践话题需要我们去探究。例如, 道德环境建设中如何整合家长、社区的力量? 为了让学生拥有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教师是否一定要用严厉的方式“镇住”学生? ,21,谢谢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鞠玉翠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