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一讲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511809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一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一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一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一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爱心专心- 1 - 三维设计 2012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1(2011江苏高考)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解析:基因工程产生的是自然界中原有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产生自然界中不存在 的蛋白质, A项正确; B项中克隆动物应用的是细胞核移植技术,而制备单克隆抗体应用的是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用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C项正确;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 用于转基因动物的胚胎早期培养,D项

2、正确。 答案: B 2(2011南京二模)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常见的几种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 ) ADNA连接酶可把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的碱基黏合,形成重组DNA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一个DNA分子片段切成两个片段需消耗两个水分子 CTaq酶是用 PCR仪对 DNA分子扩增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D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便于植物杂交育种 解析: A项中 DNA连接酶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D项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的目 的是为了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 答案: BC 3(2011浙江高考) 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 个氨基

3、酸的 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 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 B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 C过程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 D应用 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解析:过程中通过逆转录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但该目的基因不存在 内含子和非编码序列,因此不能用于比目鱼的基因组测序;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相连形成 用心爱心专心- 2 - 的能表达的新基因可能不再

4、是抗冻基因;利用农杆菌的目的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而 不是筛选重组质粒;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成功导入了目的基因,但 不能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完全表达。 答案: B 4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 细胞培养细胞融合胚胎移植细胞核移植 AB C D 解析: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首先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得到杂交瘤细胞,再采用动物细胞培 养技术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 答案: A 5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4 项有关内容,你认为 不 正确的是 ( ) 选项比较内容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A. 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制

5、成 细胞悬浮液 B.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 法、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C. 典型应用 无 病 毒 植 物 的 培 育、人工种子、种 间植物杂交等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D. 培养基的主要 区别 蔗糖是离体组织赖 以生长的成分 葡萄糖和动物血清不可 缺少 解析:植物细胞融合只能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而动物细胞融合除了物理和化学方法外, 还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融合。 答案: B 6(2011上海高考) 关于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难易程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乳腺癌细胞易于乳腺细胞;胚胎细胞易于脂肪细胞 B乳腺细胞易于乳腺癌细胞;胚胎细胞易于脂肪细胞 C乳腺细胞易于乳腺癌细胞;脂肪细胞

6、易于胚胎细胞 D乳腺癌细胞易于乳腺细胞;脂肪细胞易于胚胎细胞 解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和脂肪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体外培养难度大,乳腺癌 细胞能够恶性增殖,容易进行体外培养,胚胎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易进行体外培 用心爱心专心- 3 - 养。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7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 疾病。由于天然EPO 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 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 ,其简要生产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 (1) 图中所指的是_技术。 (2) 图中所指的物质是_,所指的物质是_。

7、(3) 培养重组CHO 细胞时, 为便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应定期更换 _。 (4) 检测 rhEPO的体外活性需用抗rhEPO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_细 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解析:(1) 可通过 PCR技术来扩增DNA分子。(2) 反转录是以mRNA 为模板形成DNA分子的, 因此图中的是mRNA ;根据图中最终的结果是分离纯化得到rhEPO ,因此是rhEPO 。(3) 定 期更换培养液,可便于清除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4) 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 产生的。 答案: (1)PCR (2)m

8、RNA rhEPO (3) 培养液 (4) 杂交瘤 8(2011海南高考) 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 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黏性末端, 也可能产生 _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 用心爱心专心- 4 - 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_( 相同、不同 ) 黏性末端的限制酶。 (2)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 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 。在用表达载体转 化大肠杆菌时,常用_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 否转录出了mRNA ,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

9、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 _。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 是否翻译成 _,常用抗原抗体 杂交技术。 (3) 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 质粒的 _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 的_上。 解析:限制酶切割DNA可以产生黏性末端或平( 口) 末端。一般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 基因和质粒,保证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并识别的 位置,驱动基因转录。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时,要用CaCl2溶液 ( 或 Ca 2) 处理,以利于表 达载体进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可用DNA

10、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检测目的基因是否 表达出蛋白质,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 质粒的TDNA中, 然后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答案: (1) 平(2) 相同(2) 提供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 其他 合理答案也可) CaCl2溶液 ( 或 Ca 2) DNA RNA 分子杂交 ( 或分子杂交技术) 胰岛素原 ( 蛋白 质) (3)T DNA 染色体 DNA 9在 20 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 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其中表示过程,英文 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

11、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实现过程的技术是_,在此之前需使用_酶和 _酶处理细胞以 除去细胞壁。如果将已除去壁的原生质体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呈_形。过程是融 合的原生质体重新形成了_。 (2) 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 其中过程相当于_过程,涉及的分裂方式为_。 (3) 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 内含 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 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倍体植株。 (4) 如果形成c 细胞的a、b 细胞都是同一番茄的体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 用心爱心专心-

12、 5 - 的处理方法是_。 (5) 若将该方案用在SARS的研究和治疗上,则从理论上讲c 细胞的制备可采用_ 细 胞 和 _ 融 合 。 如 果 分 析 出 了 所 产 生 抗 体 的 氨 基 酸 序 列 , 则 可 采 用 _法,以 _为原料合成出该SARS抗体的基因。 解析: (1) 植物细胞杂交首先应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然后使两种原生质体 融合。原生质体放在等渗溶液中,细胞呈现圆球形;过程是细胞壁再生的过程。(2) 杂种细 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杂种细胞的组织培养过程要经过脱分化和 再分化过程,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涉及减数分裂,只有有丝分裂。(3) 若

13、番茄细胞内有m 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产生的“番茄马铃薯”细胞所含的染色体为二 者的数目之和,即为mn条染色体,属于异源四倍体。该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 植株虽然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由于是由配子发育而来,所以是单倍体植株。(4) 如果杂种细胞 的两个细胞为同一种生物细胞,要获得植株f的更好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 苗。 (5)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用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 如 SARS患者或康复者的B淋巴细胞 ) 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如果分析出了所产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则可采 用化学合成方法,以4 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该SARS抗体的基因。

14、答案: (1) 原生质体融合纤维素果胶圆球细胞壁(2) 细胞的全能性脱分化 有丝分裂(3)mn单(4)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5) 小鼠的骨髓瘤SARS 患者或康复者的B淋巴细胞化学合成4 种脱氧核苷酸 10(2011安徽高考) 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 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1) 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2) 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 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和_之间。 (3) 采用 PCR技术可验证干扰素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家蚕细胞。该PCR

15、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 应包含:扩增缓冲液( 含 Mg 2) 、水、 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模板 DNA 、_和 _。 (4) 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 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解析: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可以将动物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基因表达载体包 括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等,其中启动子和终止子有利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标记基因有利于目的基因的检测;PCR技术中需要原料(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缓冲液、模板 DNA 、引物和耐热DNA聚合酶等;在生物反应器中放入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的目的是:一 方面有利于细胞的贴壁生长,避免接触抑制;另一方面有利于气体交换。 答案: (1) 胰蛋白 ( 或胶原蛋白 ) (2) 启动子终止子(3) 对干扰素基因特异的DNA引物 对Ta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