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治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11820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治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杜优优,.,2,概 述,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已成为临床中的常见病 本病是一种外周血管疾病综合征,包括不同的疾病类型 虽然存在多种机制,均可引起四肢等组织脏器缺血症状,.,3,分 类,动脉栓塞症 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大动脉炎,.,4,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症,周围动脉闭塞症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症主要表现为肢体缺血症状和体征 发病年龄常常在60岁以后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5,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属多因素疾病,病因尚不清楚 相关易患因素 吸 烟发病增加25倍 糖尿病发病增加24倍

2、 影响远端血管以胫、腓动脉为多,较多发展至坏疽而截肢 其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半胱氨酸血症也可致发病增加且病变易钙化,.,6,病理生理,肢体的血供调节功能减退是产生肢体缺血症状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动脉管腔狭窄的进展速度和程度 斑块增厚的进程 出血或血栓形成和侧支循环建立不足 代偿性血管扩张不良 NO产生减少 血栓烷、血管紧张素、内皮素等增多,.,7,临床表现症状,主要和典型症状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 血管部分阻塞:运动后引发局部疼痛、紧束、麻 木或无力,停止运动后缓解 疼痛部位与病变血管相关:主动脉和髂动脉部分 阻塞致臀部、髋部和大腿疼痛;胫、腓动脉部分 阻塞致踝、趾间歇跛行 血管闭塞静息痛,.

3、,8,临床表现体征,狭窄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狭窄部位可闻及SM,侧枝如建立不良,可 致连续性杂音 患肢皮温低及营养不良:皮肤薄、亮、苍 白、毛发稀疏、趾甲增厚、水肿、坏疽、溃疡 肢体体位改变测试 肢体自高位下垂到肤色转红时间10秒 表浅静脉充盈时间15秒 肢体上抬60度角,肤色60秒内转白,动脉狭窄,.,9,辅助检查(一),阶段性血压测量Doppler装置测量 踝肱指数(Ankle-Branchial Index,ABI)测定 ABI=踝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 正常值1;0.9为异常;0.5为严重狭窄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 根据出现症状的负荷量和时间客观评价肢体的血供状态,利于定量评定病情及

4、治疗干预的效果,.,10,辅助检查(二),多普勒血流速度曲线分析 多普勒超声显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 动脉造影,.,11,诊 断(一),间歇跛行症状 肢体动脉搏动不对称、减弱或消失 相关危险因素 辅助检查,确诊病例中有典型间歇跛行者不足20%,.,12,诊 断(二),Fontain分期可提示早期识别本病, 期:无症状期,患肢怕冷、皮温稍低、易疲乏 或轻度麻木;ABI正常 a期:轻度间歇跛行,较多发生小腿肌痛 b期:中、重度间歇跛行,ABI 0.70.9 期:静息痛,ABI 0.40.7 期:溃疡坏死,皮温低,色泽暗紫,ABI0.4,.,13,鉴别诊断(一),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腹主动脉

5、-髂动脉,多见于年轻女性 活动期有全身症状 发热、血沉快及免疫指标异常 病变部位多发,常累及肾动脉,肾性高血压,.,14,鉴别诊断(二),血栓栓塞性脉管炎,好发于青年男性重度吸烟者 累及全身中、小动脉,上肢也常累及 常有反复发作浅静脉炎及雷诺现象,其他:假性跛行,如椎管狭窄、关节炎、骨筋膜室综合症等,.,15,治 疗(一),内科治疗,积极干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 步行锻炼: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血管扩张剂应用:无明确长期疗效;肌肉运 动时甚至会加剧组织缺血;对严重肢体缺血 者静脉滴注前列腺素,对减轻疼痛和促使溃 疡愈合可能有,.,16,治 疗(二),血运重建 导管介

6、入治疗:经皮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激光血管成形术 外科手术治疗:人造血管与自体血管旁路移植术,.,17,预 后,约50%肢体缺血患者同时合并冠心病 间歇跛行患者5年生存率为70%,10年生存率50% 死亡者大多死于心肌梗死或猝死,直接死于周围血管闭塞的比例甚少 伴有糖尿病及抽烟者预后更差,5%需行截肢术,.,1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我国慢性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 是一种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疾病,伴继发性神经改变,主要发生于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以下肢尤为多见 临床特点:患肢缺血、疼痛、间歇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肢端溃疡或坏死,.,19,发病情况

7、,多发于劳动人民 北方多于南方 男性显著多于女性(29:1) 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 冬季多发,.,20,病 因,病因尚不明确 可能相关因素,吸烟 慢性砷中毒 内分泌紊乱 自体免疫学说 遗传因素 血液凝固性增高 药物性脉管炎 其他:寒冻、潮湿、创伤、病毒或真菌感染,营养不良等,.,21,病 理(一),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血管,特别是下肢的中小动脉,严重者可累及腘、股动脉 也可累及上肢桡、尺、指动脉 偶有累及内脏血管 伴行静脉同时受累 肉眼可见动脉萎缩变硬 动静脉间有炎症性粘连,.,22,病 理(二),血管腔有血栓阻塞,呈阶段性 初期:镜下可见动脉从内膜到外膜的全动脉炎 晚期:血栓机化,中层收缩,动

8、脉周围纤维化,动脉、静脉、神经被致密结缔组织包裹,形成坚硬索条 受累肢体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指(趾)甲肥厚、皮肤萎缩、毛发脱落等 晚期肢体可出现溃疡甚至坏疽,.,23,临床表现(一),按发病过程分期 局部缺血期 营养障碍期 坏死期,.,24,临床表现(二),局部缺血期 症状 寒冻、凉水等刺激后可出现足部麻木、发凉疼痛 走路时小腿酸胀、易疲劳,足底有硬胀感 症状逐渐加重,出现间歇性跛行 40%50%患者在发病前期或病程中小腿或足 部可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25,临床表现(二),局部缺血期 体征 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指压试验 肢体抬高试验 静脉充盈时间 尺动脉通畅试验(Allen

9、试验),.,26,临床表现(三),营养障碍期 患肢麻木、怕冷、发凉和静止时疼痛明显 夜间痛更甚 患肢动脉搏动消失 局部皮肤干燥,呈潮红、紫红或苍白,汗毛脱落 尚未出现肢端溃疡或坏疽,.,27,临床表现(四),坏死期 为病情晚期,患肢发生溃疡、坏疽 多局限于脚趾或足部,累及踝关节和小腿者少见 常为干性坏疽,继发感染转变为湿性坏疽 创面经久不愈,.,28,辅助检查(一),皮肤温度 超声血管检查 患侧动脉搏动幅度降低,小于正常均值1/3或 本人健侧的2/3;重者测不到搏动 踝腕血压指数1,间歇跛行平均为0.59,静 息痛时仅0.25,坏死者降至0.05左右 塌车试验:患者塌车时踝部血压下降,.,29

10、,辅助检查(二),小腿阻抗式血流图检查 32磷皮内廓清试验或133疝小腿肌肉廓清试验 甲皱微循环检查 生化检查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红外线热像图,.,30,辅助检查(三),动脉造影 目前公认诊断该病的“黄金标准” 磁共振显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动脉的节段性受累,也可同时伴有近端动脉节段性病变,病变血管一般呈狭窄或闭塞,病变血管之间管壁正常,可与动脉粥样硬化症鉴别,.,31,诊 断,年龄2040岁男性青壮年 一侧或两侧下肢间歇性跛行 腘或肱动脉一下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 伴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病史,.,32,鉴别诊断,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症 多发性大动脉炎 急性动脉栓塞,.,33,治 疗(一),一般治疗 戒烟 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戒烟后不会发生新的 病变,已有病变也较少发展 足部运动锻炼,促进侧枝循环建立 保暖,.,34,治 疗(二),药物治疗 低分子右旋糖酐 血管扩张药物:己酮可可碱和伊洛前列素 止痛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菌药物,.,35,治 疗(四),介入治疗 主要是介入下肢血管插管溶栓,疗效不确切 外科处理 局部溃疡、坏死处理 手术治疗:上述治疗无效者,可选作交感神经切除术、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动脉旁路移植术等,.,36,预 防,戒烟 脱离接触砷的环境,/10/29,.,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