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建立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研究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1408068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建立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整理建立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整理建立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整理建立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整理建立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理建立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建立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研究建立鼓励人材向基层1线活动的机制研究 作者:柏才慧 来源:智富时期2018年第05期 【摘 要】党的报告提出要鼓励引导人材向基层1线活动,深化人材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1步做好人材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基层用人机制而言,如何吸引人材、留住人材、发挥人材所长,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健全引导人材服务基层工作机制,完善乡镇工作补贴政策;鼓励通太短期合作、项目合作、对口服务、兼职等柔性活动方式,引人材到基层1线建功立业等务实举措,是补足基层人材缺少这个短板,解决基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点。【关键词】建立;鼓励人材;1线活动;机制研究 1、当前人材向基层1线地区活动存在

2、的主要障碍和问题 本文分析的主要是党政事业工作人员的情况。1.渠道受限,竞争剧烈 目前,基层1线吸引人材的渠道:1是体制内的招考,包括选调生招考,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基于编制限额和领导职数限制,竞争非常剧烈。2是基层服务项目,有大学生村官、3支1扶分配、西部志愿者等。3是公益性岗位,由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帮助大学生过渡性就业,3年后要重新找工作。2.待遇不好,难留人材 1是上级机关“抽血”严重。基层年轻的、能干的事业人员和公务员,多被上级机关调用或借调用,造成人为的流失。同时被借走后,基层的编制又被占着,新的人材又进不来,致使基层1线任务重,人材缺,工作难以展开。2是基层的待遇不高,生活

3、不便,业余生活单调,人材来了,都想离开。4是体制外的人员,如大学生村官、3支1扶分配、西部志愿者、公益性岗位、村干部和本土人材,待遇低,难以留住优秀的人材。3.发展难,成长难 1是责任重大。基层工作千条万绪,各种政策具体实行聚集于基层,工作任务、责任层层向下压,终究落在基层每一个干部身上,可以说基层工作沉重、压力大、责任大。2是学习机会少。由于基层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繁琐,没有时间安排进修学习,常常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考核、创建等工作,各种表册繁多,哪有集中精力投入学习提高,致使基层工作人员思惟和思考存在1定的局限性。3是提升空间小。基层的事业人员,走管理岗位的职员,最高只能走到7级职员,严重挫

4、伤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构成了天花板效应。走职称的,中高级岗位少,难以往上走,提升通道不顺畅。2、建立鼓励鼓励人材基层1线活动机制的建议 要建立完善人材引得来、留得住、用的好、流的动的机制。(1)创新人材引进开发机制(拓宽人材引进渠道) 创新开发模式,建立特别招募机制,开辟引才绿色通道;鼓励更多人材到基层1线工作。1.转变择业观念 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心思想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切实转变择业观念,自愿到基层1线去就业创业。完善引导在校大学生基层服务和基层实践体系,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到基层展开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2.实行基层服务项目 在没有编制的情况下,继续组织实行大学生村官

5、、“3支1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技特岗计划等专门项目,每一年选派1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同时,对他们后续岗位也要加以关注,使他们在服务期间安心工作。3.开发公益性岗位 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和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需要,开发公益性岗位。4.培养本土人材 土生土长的基层1线人材,不容易活动,又有乡情,能安心在本地工作,对基层工作有经验、又熟习。因此,要加大招聘大学生本土人材。5.下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 鼓励部门优秀的年轻人到基层1线去挂职锻炼。使年轻人真心沉下去,帮助基层做事,尽快了解社会实情,加深对大众的的真实感情,激起奋斗精神和坚定意志,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2)用待遇和

6、事业留住人材 1.创造基层良好的工作环境 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改良基层1线人材的办公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光缆、网络、物流等;如,配套建成基层干部的“5小工程”(小食堂、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娱室、小运动场)等,让在基层工作的人员能在工作之余也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令人才安心在基层工作。2.提高基层人材的工作待遇 现在国家已实行了基层工作人员生活补贴,在乡镇工作工作就发,如果离开基层,就取消补助。同时,应当整合政策,不能政出多门,很多部门,为了自己单位的利益,给自己部门发各种补贴的文件,如:安全、司法、保密工作、农林水1线工作人员等。另外,乡镇干部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可提高10%。3.积极推

7、行职务与职级提升制度 在乡镇基层1线的工作人员,工作1520年以上,且仍在基层工作,考核优秀或称职以上的,可享遭到上1级职务职级待遇。4.完善基层服务项目政策措施 1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没有编制的各类基层人员,如村官、3支1扶、村级本土人材、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和临聘人员等,用人单位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聘请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兑现劳动报酬。2是落实基层服务项目政策。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定向考录(招聘)、升学扶持等政策,组织展开专场招聘、加强职业指点和职业介绍,增进服务期满人员就业。(3)完善人材成长发展机制 1.加强理想信心教育 切实加强基层1线人材理想

8、信心教育,进1步改变和更新观念,使他们牢固建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意识。2.重视能力培养 加强基层人材培养培训。从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加以的培训,鼓励和支持基层1线人材积极参加学历培训和各级各类业务培训,不断增强基层1线人材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3.拓展发展空间 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对基层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予以优化。1是根据事业发展、工作需要等情况,可适当提高基层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2是对范围小、人员数量少、散布较分散的事业单位,可集中在区县设置岗位;3是区县、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权限,下放到区县级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对基层教育、卫生、农业等1线行业,探索将

9、编制放在区县级相干部门,岗位设在乡镇基层1线,管理在基层1线,实现人材下沉到基层、服务于基层、安心在基层,切实解决基层1线人材短缺问题。(4)建立人材活动机制 1.买通人材双向活动通道 1是能够来,留得住、用的好。吸引人材向基层活动的关键核心是提供良好的人材环境,除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实在在的倾斜外,需要建立人材活动机制,拓宽人材提升渠道,发挥各专业所长,尽其所能,提高人材“取得感”,在基层工作中取得成绩感,体现本身价值。2是能够走,社保、工龄、人事档案能带走。建立基层人材活动机制,健全统1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实行“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制度,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增进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性质单位间公道活动。2.坚持“逢提必下”用人导向 1是初招录的公务员和事业干部,也应安排到乡镇、村(社区)和企业去锻炼,了解基层的情况。抽调年轻干部到村担负党支部第1书记和副书记,助力精准脱贫;下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展开科技服务,指点帮助解决基层社会发展的问题。2是重视从基层提拔干部。在干部提拔任用上,应多向基层倾斜,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必备条件之1。对要提拔任用干部,没到乡镇工作的,要安排到乡镇去“补课”。3是区县级机关部门需要进人时,要多面向基层遴选和调任,让基层人员看到向上的希望和前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