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医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3篇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1407137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医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整理医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整理医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整理医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整理医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医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医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3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3篇1、养老保险转移手续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养老保险采取“双转移”模式,转移手续以下:1是携带包括参保人员居民身份证、消除劳动关系证明、居民户口簿等相干证明材料,到目前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2是带齐这些手续,填写转移接续申请表,向转移地的社保机构提出转入申请。尔后,就不需要再操心其他事宜,新旧参保地两地社会部门将处理转移事项。只要审核通过,参保者将在45个工作往后接收到社保部门完成转移的通知。2、医保账户可随人划转。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活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从2010年7月1日

2、开始,活动人员跨省就业时可以转移自己的医保关系,个人账户可以跟随转移划转。而根据暂行办法的规定,当劳动者离职以后到新城市就业,便可加入当地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将通知原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手续,劳动者不再享受原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原就业地在中断参保手续的同时出具参保凭证备查。同时,个人账户余额通过保险经办机构转移。这意味着,只要你在新就业地参保医疗保险时提供足够真实的参保信息,那末所有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的事情你都不用再费心了。3、工伤及生育保险这两种保险属于“当期交纳当期享受”的险种,其实不存在转移的问题。4、失业保险转移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成建

3、制跨兼顾地区转移,失业人员跨兼顾地区活动的,失业保险关系随之转迁。如需办理手续,在职职工在本省内或向外省迁移,应到受理其原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由经办机构出具职工参保及缴费情况证明,职工凭此证明到迁入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接续失业保险关系,不需转移资金。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在本省内跨兼顾地区转移的,由迁出地经办机构出具证明,失业人员凭证明和职工失业保险手册到迁入地经办机构接续失业保险关系,并按迁入地标准领取失业保险金,不需划转资金。失业人员跨省迁移的,由迁出地经办机构出具证明,并划转所需资金,失业人员凭证明和资金划转手续到迁入地经办机构接续失业保险关系。4、公积

4、金异地购房只能1次性提取按规定,个人到外地工作,如果他在外地的工作单位已为其建立了住房公积金账户,那末他就能够将在原来住地的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全部金额,转移到外地的住房公积金账户内。办理时,该员工需要提供调入单位接收证明、在调入地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证明、转入银行账号、开户行名称、职工本人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干材料给在原居住地的原单位,通过原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经办人到开户管理部申请办理。而员工个人档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10条规定,用人单位要在105天内办理社保和档案转移。而如果当事人1时没有新单位,可以暂时挂靠原单位。因地区差异,各个省市会有所不同,具体请咨询当地社保局和公积金管理中心,以官方回答为准。

5、换了工作就1定要转移社保吗?依照国家的规定,男的满50岁,女的满40岁,换城市工作不能在新的城市建立社保账户,只能建立临时账户,本来交的社保也不能转移到新的城市。所以,不要觉得换城市工作,就1定要把社保转移到新的城市,首先你1定肯定你退休的是要在哪一个城市退休。其次,要斟酌到自己的年龄,社保不是你想转移就可以转移滴。在5险1金的异地转移中,真正变动的只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公积金。由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属于当期交纳当期享受的险种,其实不存在转移的问题,而且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不需要员工自己缴费,所以如果产生工伤和生育时单位没有给员工交这两项社保,员工就不能享受社保基金支付的待遇。5险中,只有养老

6、保险是可以在同1个账户中续交的。养老保险的异地转移需要新城市社会保障局的接收函,把这张函给迁出城市的社会保障局以后,之前城市的社保局会将养老保险的金额打入到新城市的账户当中。在那末多个城市工作过,养老金会在最后1个工作地领取?有多少打工者这个厂交两年到那个厂又交两年,到老了回家啥都没有。请在多个城市工作过的小火伴,1定要肯定其中有1个工作过的地区你累计缴满了10年!养老金的领取1般要缴满15年,到退休年龄才能毕生享受养老金,履行延长退休后1般都要等到65岁才能领取。最使打工者纠结的就是领取地的问题,由于退休金的计算不但和个人的养老金账户余额有关,还和领取所在地的社保平均工资有关。比如,2015

7、年北京的社会平均工资是7086元,天津是4944元,在同等条件下,你在北京领取养老金比在天津多的多!国家规定必须在累计缴费满10年地区领取,刚毕业的年轻人职业定位和人生寻求都不稳定,也不肯定留在哪一个城市,所以在1个地区缴10年养老保险对年轻人来讲很不现实。融360小编就听说1个小火伴,由于户籍在河北,在北京工作了8年,在天津又工作了7年,到退休的时候,每一个地方累计缴纳的养老保险都不足10年,最后只能回户籍地河北办理养老金领取,10几年被高额扣除的5险1金,到最后只能领到很少的养老钱。医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22020年社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及流程工作10几年,在两3个城市生活工作过的情况非常

8、常见,随着社会保障意识的提供,和社会保障措施的规范,绝大部份工作都会由单位为职工参保社保,那末如果换城市工作、或换城市生活,需要转移社保吗?具体如何操作呢?社保异地转移问题,首先要看社保是不是需要转移有以下两种情况,可以暂不办理社保转移1、如果你不肯定以后会不会在这个城市养老退休,可以先保存该城市社保。举个例子:小A在北京工作两年,上海工作两年,现在在广州工作两年,那末小A需要现在把北京和上海的社保转移到广州来吗?如果小A肯定以后不会再回到北京或上海工作,可以选择将北京和上海的社保转移,但是,进入社会不到10年的小A,其实不肯定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也不肯定以后会在哪一个城市生活和退休。这个时候

9、,可以先保存该城市的社保关系,等到肯定退休地,或肯定以后不会去该城市发展后,再选择转移社保。那末为何不转移呢?有以下两个缘由:1是转移社保是需要本人在工作时间到转移地社保局现场办理的,这也就意味着,在广州生活的小A需要请假办理,不但耽误工作,也要斟酌广州到北京的交通住宿本钱,所以在不肯定的情况下,不建议办理转移。2是异地退休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参满105年,在该城市参满10年,退休前最后1个参保的城市为该城市,便可满足异地退休的条件”。如果小A已转移了社保,后续回到该城市工作并退休,可能由于没有在退休年龄前在该城市参满10年社保,致使没法在当地退休,所以延迟转移可以进1步保证在该城市退休的资历

10、。2、如果参保时,离退休年龄不到10年,退休时不需要转移男性50周岁后、女性40周岁后,在新城市新开社保账户参保(即首次在该城市参保),只能开班临时社保账户。对临时社保账户来讲,社保账户关系会在退休领取养老金时,自动转入户籍地社保账户,或退休地社保账户。那末,参保人就不再需要另行办理社保转移了。转移社保的具体操作流程如果需要转移社保,具体操作是甚么?1、在社保转入地正常参保(在转入地有社保账户),然后再转入地申请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申请;2、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申请审核通过后,提供相干凭证;3、到社保转出地社保局办理转移接续手续;4、转入地社保局确认社保关系转移后,通知参保人全部流程需要45工作日,约

11、两个多月医保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31、医保信息全国统1有甚么新进展?国家医保局“医保业务编码标准动态保护”窗口已上线试运行,这意味着我国统1的医保信息系统建设进入实行阶段。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对医保疾病诊断、医疗服务、药品、医用耗材等15项信息启用全国统1业务编码,建设成为统1、高效的信息系统。新系统的建设有助于监察、监管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大家用1个一样的指标,乃至将来要建立全国统1的支付标准,这样全国就诊支付起来都1样容易,也不会遇到各地医疗差价极大的问题了。看病难问题、医疗资源地辨别布不均衡问题,都将得到1定的减缓。2、医保信息全国统1有甚么好处?1、就诊更方便随着统1信息化系统的建成,全国

12、参保居民将有望逐渐使用全国统1的医保电子凭证,并提供第3方支付平台接口。同时,查询个人医保信息、医保参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诊结算也将更加方便。2、管理更方便统1的医保信息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医保经办、治理能力;推动全国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公然透明;制定统1的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助于强化医保监管,打击讹诈骗保现象。3、长3角异地就诊门诊结算试点增加继去年开通8个试点兼顾区后,今年再增加9个试点区:1、长3角异地就诊的好消息:跨省异地就诊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将进1步扩大范围。在上海召会议表示,开通了长3脚门诊结算新试点兼顾区结算通道。这标志着,在去年9月首批开通长3角地区8个试点兼顾区的基础上,此次又新增江苏省南京市、泰州市、连云港市、常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湖州市、舟山市,安徽省6安市等9个新试点兼顾区。2、相干工作的“时间进度表”:江苏、浙江两省在今年上半年将所有市级兼顾区纳入联网覆盖范围;安徽省在今年9月前将有条件的市级兼顾区纳入联网覆盖范围;上海在今年上半年将全市2、3级等医疗机构纳入联网覆盖范围。今后,随着政策不断推行,异地就诊还会愈来愈方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