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9-对所得的课税培训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404215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ecture9-对所得的课税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Lecture9-对所得的课税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Lecture9-对所得的课税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Lecture9-对所得的课税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Lecture9-对所得的课税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ecture9-对所得的课税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ecture9-对所得的课税培训资料(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九讲 对所得的课税,所得被认为比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更能体现纳税人的支付能力。因此,对所得课税被认为更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From 2008-09 there is a 10 per cent starting rate for savings income only. If your non-savings income is above this limit then the 10 per cent starting rate for savings will not apply. The rates available for dividends for the 2008-09

2、and 2009-10 tax years are the 10 per cent ordinary rate and the 32.5 per cent dividend upper rate. For the 2010-11 tax year, as well as these rates there is a new dividend additional rate of 42.5 per cent.,英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新规定,* From the 2010-11 tax year the Personal Allowance reduces where the income is a

3、bove 100, 000 by 1 for every 2 of income above the 100,000 limit. This reduction applies irrespective of age.,英国关于费用扣除的新规定,哪些是所得?哪些应该被征税?,靠劳动得到所得 靠资本得到所得 靠运气得到财富,6,主要内容,所得税的超额负担 最优所得税 所得税制度 主体税种选择之个人观点,7,所得税的历史,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1773年,英法战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使得当时以消费税为主要税收来源的英国财政,不能满足军费激增的需要。 为了筹措军费,英国于1798年颁布

4、了一种新税,该税以纳税人上年度的纳税额为计税依据,并对富有阶级课以重税,同时制定了各种宽免扣除规定。这便是所得税的雏形。 1799年,英国颁布了正式的所得税法案。直到1874年,所得税才正式成为英国一个重要的税种。,8,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二款 “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税额,在本联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1895年,美国最高法院做出判决:联邦政府征收所得税违反了宪法,破坏了私人财产权。菲尔德大法官(Stephen Field):征所得税代表着“穷人对富人的战争” 。 1913年,美国通过了宪法第十六修正案:“国会有权对

5、任何来源的收入规定和征收所得税,不必在各州按比例分配,也无须考虑任何人口普查或人口统计”。,所得税的历史,9,与对商品征税相同,如果对所得征税产生了替代效应,便会存在超额负担,产生效率损失。,一、所得税的超额负担,10,(1- t ) w,F,L2,L1,i,d,h,f,g,SL,税收收入,年工作时数,每小时工资率,w,a,所得课税的超额负担,11,二、最优所得税,最优所得税理论讨论的是如何确定最优累进程度,以实现对公平和效率的兼顾。,12,埃奇沃思模型,假设: (1)在政府要获得的收入是一定的,最优所得税的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使个人效用之和,即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式中,Ui表示第I个人的效用,

6、n表示社会成员的个数,W表示社会福利。 (2)社会成员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并且此函数只取决于他们的所得水平。社会成员的效用函数表明所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也就是说,随着所得的增加,个人的效用随之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是递减的。 (3)所能获得的所得总额是固定的。,13,在埃奇沃思模型的上述假设下,只有每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效用函数相同的假设要求收入水平相当,才能实现边际效用相等的要求。这些假设要求税收制度应该设计成为使社会成员税后收入尽可能地均等。由于富人的边际效用低于穷人,因此应该通过对他们征收高额的所得税以保证税后收入分配尽可能均等目标的实现。这意味着必须设计一

7、个高度累进的所得税制度。,埃奇沃思模型,14,对埃奇沃思模型的疑问,首先,模型假定只有收入是影响个人效用的因素,而没有考虑闲暇也影响个人效用。如果考虑闲暇在个人效用函数中的重要性,便不能忽视所得税对人们行为的扭曲,就必须面对所得税带来的超额负担。 其次,模型假定无论税率是多少,政府征税所能获得的收入总额是固定的。这意味着即使税率达到100%,也不会对产生有任何影响。 政府对收入的重新分配真的不会影响产出水平吗?,15,斯特恩的最优线性所得税 米尔利斯的“倒U型”最优所得税,二、最优所得税,你认为最优所得税制度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对最富有的人采用零边际税率是不是个好办法?,16,三、所得税

8、制度,(一)税收管辖权 税收管辖权是国家管辖权的派生物,是主权国家在征税方面所拥有的权利。国际公认的确立和行使税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有两个:一是属人主义原则;二是属地主义原则。按照属人主义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称为居民或公民税收管辖权。按照属地主义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称为地域税收管辖权或称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17,税收管辖权,居民或公民税收管辖权,属人原则,属地原则,地域税收管辖权,收入来源国有权对任何国家的居民或公民取得的来源于该国领域内的所得课税。,国家有权对居住在其境内的所有居民或具有该国国籍的公民取得的来源于世界范围的所得课税。,18,管辖权之争,外国所得的税收问题 (taxation

9、 of foreign income) 非居民所得的税收问题 (taxation of nonresidents),19,3185亿元,2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1、税收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义务的确定,(二)个人所得税制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2009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为3943.56亿元,占税务部门组织收入的7%。,21,“5年规则”与“90天规则”,中华

10、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六条和第七条作了更详细的规定,称为“5年规则”和“90天规则” : 第六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五年的个人,从第六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居民本应当就其全球范围的收入纳税,但如果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则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 第七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

11、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非居民本应就其来源于中国的境内所得纳税,但对于连续或累计不超过90天的个人,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22,创造条件成为中国纳税人的陈博士,年轻时漂洋过海到国外求学的陈博士,毕业后拿了绿卡,成了英国人。不惑之年,随着“海归”热潮,他又踏上回国创业的道路,先后在厦门创办了3家公司。鉴于他对厦门市招商引资所作的贡献,厦门市政府授予他“厦门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 2003年11月,英国总公司为奖励陈博士在厦门创办了3家公司,一次性奖励他25万英镑。他在高兴的同时,随即就该笔税款的纳税事宜咨询了厦门市地税局。当税务干部了解到陈博士2003年

12、在厦门的居住时间不足183天时,便告诉他,根据税收协定,如果到2003年12月底,他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还不满183天的话,就不是中国的纳税义务人,他取得的这笔奖金在中国不构成纳税义务,应回英国申报纳税。 得知这个规定后,陈博士作出了令在场的人都感动不已的决定“创造条件使自己成为中国纳税人”。陈博士将自己的行程作了一些调整,原定是自己出席的国外的会议,改派公司其他人员参加。在居住超过183天的第二天,陈博士亲自上门申报缴纳了165万元税款。,23,各种所得都是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但税基等于全部应税所得减去法律允许扣除的成本和费用之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2、税基,24,定义收入 Haig-S

13、imons:所得是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权力净增加的货币价值。等于个人在该时期内实际消费额再加上财富净增加额(潜在消费的增长)。 所得是指使消费潜在增加的一切财源; 个人潜在消费能力的任何下降都必须在决定收入的过程中被减去。,确认应税收入,25,中国税法对所得的定义,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把以下11个类别的所得定为应税所得: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

14、其它所得,个人应税所得项目,应 税 所 得,劳务报酬 所得,稿酬 所得,特许权 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 红利所得,财产 转让所得,偶然 所得,财产 租赁所得,对企事业单位承 包、承租经营所得,工资、薪金 所得,个体工商户生 产、经营所得,注:个人取得的所得,难以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其他 所得,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股票增值权,27,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

15、券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旧:第十条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中国税法对所得的定义,28,Business Profits or Copyright Royalties,29,Business Profits vs Copyright RoyaltiesCase

16、study - Musico,Downloading ,Download complete,30,数据来源: 2009中国税务年鉴,2008年个人所得税构成,31,32,根据按能负担的原则,各国政府在具体确定税基时,为了体现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均要求规定一定的所得宽免范围和费用扣除项目,其实质是允许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不纳税。 宽免和费用扣除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二是需要鼓励或照顾的企业、个人的所得;三是各种公益性、救济性的捐赠等。 费用扣除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应扣除项目的实际发生数进行扣除;另一种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扣除。,规定所得宽免范围和费用扣除项目,33,免税所得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把以下类别的所得定为免税所得: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