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71863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酸碱平衡与 肾脏排泄,目的与要求:,1、掌握酸碱平衡的概念,熟悉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 2、掌握缓冲系统的概念和机体酸碱平衡的基本调节方式。,重点与难点:,1、运动时酸碱平衡变化及其调节的基本过程; 2、肾脏尿生成的基本过程。,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一、酸、碱与pH值 酸:能释放质子(H)的任何物质 碱: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pH值:用来衡量溶液或体液酸碱度的一把尺子。 pH值7为碱性。,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二、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一)碳酸(H2CO3) CO2H2O H2CO3 H+HCO3- (二)固定酸 三、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 来自含有大量有机盐和无机盐的食物 如蔬菜

2、、瓜果等。,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一、缓冲体系(buffer systems)与缓冲作用 缓冲体系:由弱酸(如H2CO3)以及强碱生成的盐(如NaHCO3)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 缓冲作用:该缓冲体系具有缓冲酸、碱和保持pH值相对恒定的作用。,二、血液缓冲体系及其调节作用,(一)血浆缓冲体系 血浆缓冲体系包括: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NaPr/HPr(Pr代表蛋白质) 碱储:Na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碱储备,简称碱储(alkaline reserve)。 (二)红细胞缓

3、冲体系 红细胞缓冲体系包括:KHCO3/H2CO3、K2HPO4/KH2PO4、KHbO2/HHbO2(Hb代表血红蛋白)。,三、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肺通过CO2排出量的增减,控制体内H2CO3浓度,以维持NaHCO3/H2CO3的正常比值,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据研究估计,机体通过肺排泄CO2对酸碱平衡的作用约为全身化学缓冲作用的2倍。,四、肾脏排泄及其机体酸碱平衡和水平衡的调节作用,(一)肾脏的排泄功能 1.肾小球滤过作用 (1)滤过膜结构: 毛细血管内皮+毛细血管基膜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1.肾小球滤过作用,(2)滤过膜通透性 机械屏障:可通过 1.8 - 3.6 nm 不能通过;

4、电屏障 :正性中性负性。 (3)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滤过平衡点后移GFR 重吸收方式。,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二)肾脏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1.分泌H+、回收Na 2.碳酸盐酸化 3.NH3的分泌 4.排出多余的碱,第三节 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特点,一、运动时骨骼肌和血液pH的变化规律 规律: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但骨骼肌细胞内pH值总是较血液低0.40.6pH单位。 原因:骨骼肌内的酸性代谢产物(主要是乳酸)高于血液,而其酸碱缓冲能量低于血液。,二、运动是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一)A

5、TP水解; (二)6-磷酸葡萄糖和1-磷酸甘油的生成; (三)乳酸的生成; (四)不完全和完全氧化。,三、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的缓冲作用,(一)化学缓冲作用; (二)代谢缓冲过程; (三)H和HCO3的跨膜流动。,四、口服NaHCO3对体内酸碱平衡和运动成绩的作用,运动时,运动肌细胞内H浓度的增加可以抑制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减少ATP的分解; 抑制磷酸果糖激酶(PFK)的活性: 参与Ca2竞争结合肌钙蛋白C,从而减少横桥的形成。,小 结:,1、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和运动,需要保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恒定。 2、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和比例,是维持体液pH恒定和调节酸碱平衡的主要途径。,思考题:,1、简述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基本途径。 2、简述运动时酸性物质的来源以及肌细胞内的缓冲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