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成本控制 (2)培训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316615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成本控制 (2)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10章成本控制 (2)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10章成本控制 (2)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10章成本控制 (2)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10章成本控制 (2)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章成本控制 (2)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成本控制 (2)培训资料(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 成本控制,重点与难点,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构成内容和标准成本的概念; 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技巧。,章节内容,成本控制概述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质量成本控制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原理,一、成本控制的意义,(一)成本控制的含义 狭义:看重对日常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指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 广义: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阶段的所有成本的控制。在空间上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时间贯穿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二)成本控制的作用 1.主动性更大; 2.处于经营管理的核心地位。,二、成本控制的分类,(一)按控制的时间分类 事前、事中、事后 (二)按控制的原理分类 前馈性

2、、防护性、反馈性 (三)按控制的手段分类 绝对成本控制、相对成本控制 (四)按控制的对象分类 产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 (五)按控制的时期分类 运营期成本控制、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三、成本控制的原则,(一)全面控制的原则 (二)讲求效益的原则 (三)目标管理及责任落实的原则 (四)物质利益的原则 (五)例外管理原则,四、成本控制的程序,(1)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 (2)分解落实控制的目标 (3)计算并分析成本差异 (4)进行考核评价,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一、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三、成本差异的类型及计算分析 四、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一、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

3、一)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含义 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 (二)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 1.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前馈控制相联系; 2.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反馈控制相联系; 3.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与成本的日常核算相联系。 (三)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意义 1.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 2.有利于进行经营决策 3.有利于简化成本核算,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一)标准成本的含义 指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1.理想标准成本 2.正常标准成

4、本 3.现实标准成本(实际工作中使用),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三)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 某一成本项目标准成本该成本项目的价格标准该成本项目的用量标准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四)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1.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的制定 2.直接材料耗用量标准的制定 3.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公式,【例10-1】甲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五)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1.直接人工价格标准的制定 2. 人工工时耗用量标准的制定 3.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计算公式 (六)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1.制造费用价格标准的制定 2.制造费用用量标准的制定

5、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计算公式,【例10-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例10-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三、成本差异的类型及计算分析,(一)成本差异类型 成本差异,指在标准成本制度下,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1.按成本差异构成内容不同进行分类 2.按成本差异形成过程进行分类 3.按成本差异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分类 4.按成本差异是否可以控制进行分类 5.按成本差异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一)成本差异类型,2.按成本差异形成过程进行分类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用用量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

6、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例10-5】已知:A企业预计2009年甲产品标准成本资料见下表,2009年1月份实际生产400件甲产品,实际耗用A材料200 800千克,其实际单价为30元/千克;实际耗用B材料280 000千克,其实际单价为45元/千克,【例10-5】,B材料成本差异 45280 00030 186400525 600,价格差异 (45- 43)280 000560 000,用量差异 43(280 000702400)34 400,甲产品材料成本差异-388 800+525 600

7、136 800,A材料成本差异 30200 80016 032400388 800,价格差异 (30- 32)200 800401 600,用量差异 32(200 800501400)12 800,(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例10-6】已知:2009年1月份A公司生产甲产品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实际耗用人工小时分别为19 980小时和16 200小时,两个工序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分别为1 838 160元和1 782 000元。 要求:计算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例10-6】直接人工差异,第一工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1 838 160-4 56040014 160,第二工序直接人工

8、成本差异 1 782 000-4 560400-42 000,其中:价格差异 (92-91.2)19 98015 984,其中:价格差异 (110-114)16 200-64 800,用量差异 91.2(19 980-50400)-1 824,用量差异 114(16 200-40400)22 800,甲产品直接人工差异 14 160-42 000-27 840,(四)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例10-6】已知:2009年1月份A公司甲产品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实际耗用机器小时分别为25 000小时和31 000小时,两个车间的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均为14.5元/小时。 要求:计算

9、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例10-6】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第一车间成本差异 14.525 000-9004002 500,耗费差异 (14.5-15)25 0000-12 500,效率差异15(25 000-60400)15 000,第二车间成本差异 14.531 000-1 1204001 500,耗费差异 (14.5-14)31 00015 500,效率差异14(31 000-80400)-14 000,甲产品制造费用差异2 500+1 5004 000,(五)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两差异法 (1)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预算 (2)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标准

10、 2.三差异法 (1)耗费差异(开支差异)实际预算 (2)生产能力利用差异预算实际 (3)效率差异实际标准,公式推导,1.两差异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标准成本 预算差异+预算分配率预算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预算差异+分配率(预算工时标准工时) 预算差异+能量差异,公式推导,2.三差异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标准成本 耗费差异+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耗费差异+分配率(预算工时实际工时)+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例10-9】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已知

11、:2009年1月份A公司甲产品的预计生产能力为352件。为生产甲产品,两个车间实际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分别为423 000元和619 000元。为甲产品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实际耗用机器小时分别为25 000小时和31 000小时。 要求:计算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四、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一)直接处理法 是将本期发生各种差异视同于销货成本,全部记入当期利润表,由本期收入补偿的一种差异处理方法。 (二)递延法 是把本期的各类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期末存货和本期销货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将存货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一种差异处理方法。 (三)稳健法 是将成本差异按主客观原因分别处理的方法。

12、 (四)年末一次处理法 即各月末只汇总各类差异,到年末才一次性处理。,第三节 质量成本控制,一、研究质量成本控制的意义 二、质量成本的构成 三、质量标准的选择 四、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 五、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二、质量成本的构成,(一)质量的内涵 (二)质量成本及其构成内容 1.预防和检验成本 2.损失成本 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3.预防和检验成本与损失成本的区别,三、质量标准的选择,(一)传统质量观 恰当的质量标准,应是可接受的质量水平。可接受的质量水平允许生产并销售一定数量的缺陷产品。 (二)现代质量观,包括: 零缺陷模式,要求将不符合质量要求

13、的产品降低到零。 健全模式,即使实际产品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仍会因产品的生产而产生损失。,四、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一)传统质量成本控制的内容 1.确定最适宜的质量水平 2.确定最优质量成本 (二)最佳传统质量成本控制模型 1.边际分析法,是微分边际理论在最优质量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2.合理比例法,是根据质量成本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从而找出质量水平的适宜区域,而不是确定最优质量。,五、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一)现代质量成本控制内容 (二)质量成本的计量 1.乘数法,假定全部质量损失成本是已计量损失成本的某倍数。 2.市场研究法,指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推断和相关分析等技术考察不良质量对销售和市场份额影响的一种方法。 (三)作业管理条件下的质量成本控制,第四节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原理,一、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含义 二、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内容 原始成本、运用维护成本 三、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生产者角度 在设计生产产品时,一切为用户着想 四、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使用者角度 在决策是否买某一产品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售价,而且还要考虑该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