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讲义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302249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讲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讲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讲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讲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讲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讲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讲义资料(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犯罪的自然原因,第一节:自然原因论发展历史概要 第二节 :概述 第三节 : 时间因素与犯罪 第四节 :地理因素与犯罪,第一节 自然原因论发展历史概要,环境决定论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决定论。,第一节 自然原因论发展历史概要,一、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已开始注意人与气候的关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都认为,人的性格和智慧由气候决定。 二、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接受了古希腊学者关于人与气候关系的思想,以气候的威力是世界上最

2、高威力的观点为指导,提出应根据气候修改法律,以便使它适合气候所造成的人们的性格。,第一节 自然原因论发展历史概要,美国地理学家森普尔,夸大和突出了环境的决定作用。其后美国地理学家E.亨廷顿在他的文明与气候一书中,特别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进入20世纪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是环境变化的作用者。于是,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人地关系论学说,对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异议或否定。,第一节 自然原因论发展历史概要,澳大利亚地理学家G.泰勒批评老式的决定论,认为孟德斯鸠和巴克尔等人把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说得过分了,但他提出一种决定行止论(又称有限决定论),认为人类可以改变一个地

3、区的发展进程,但如果不顾自然的限制,就一定会遭受灾难。,第二节 概述,一、概念 犯罪的自然原因,是指触引、促发犯罪人实施犯罪,作为主体存在与活动的外部自然环境的诸因素及其过程。 比如:山川地貌、 寒暑气候、昼夜时日、生物节律等。,第二节 概述,1、原始自然 (1)气候和自然灾害: 2005年美国的卡特林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市,一霎那间的堕落美国。 思考:为什么美国人会抢劫抢夺强奸自己的同胞?为什么大量发生?为什么会与美国二百多年来所铸就与引以为傲的价值文明相悖?为什么人性一下子在灾难气候的自然环境下显现了动物与野兽的状态呢? 自然灾害发生后,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突

4、然变得困难,群众中存在紧张、恐惧、焦虑、忧伤等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有不良意识的人容易乘人之危,产生盗劫、抢劫、强奸等犯罪动机。,第二节 概述,(2)地理 比如边境军火贸易,车臣地区、独联体的边界,海洋-索马里海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3)时间 夜深人静-走夜路男女都危险。,第二节 概述,2、人工自然(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 ) 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如人造森林,人早牧场、农田生态系统、水产养殖场,城市生态系统,村镇生态系统等。 人工自然物:即人利用天然自然物制造的,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各种制成品,包括衣食住行的各种物品,各种各样的机器和工具等等

5、。人工自然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人类只有通过改变自然的活动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第二节 概述,二、犯罪自然原因的特性 1、原生性:个体无法选择、无法抗拒 2、间接性:环境因素(自然社会)与个体因素(心理生物) 3、具象性:与社会原因、文化原因、心理原因相比(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和抽象性相对应 ),第三节 时间与犯罪,犯罪行为具有较明显的时间选择性。 犯罪的时间特性: 1.从历史长河看,把它划为时代性 2.从时代分段看,把它划为时期性; 3.从时期年代看,把它划成季节性; 4.从季节的月日看,把它划为周期性; 5.从周期的日时看,把它划成时刻性。 对犯罪时间特性的认识,应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而不能

6、任意夸大其对犯罪动态的影响。,第三节 时间与犯罪,一、昼夜周期与犯罪 夜间发案率高于白天(强奸,晚上,高发),但是扒窃犯罪则白天高于黑夜 犯罪时间相关数据: 18: 00-24: 00时一般晚上抢劫、盗窃比较多 20: 0024:00更多。 20:002:00谋杀罪,伤害罪。占全天的百分之四十五。,第三节 时间与犯罪,二、社会周期与犯罪 上下班:交通肇事罪多 周:周末犯罪率较高, 月:月末发薪日及其后几天,多发生扒窃和酗酒伤害的案件 节假日:重大节日前扒窃也较多 ;节日期间伤害罪较多。 经济危机 战争,第三节 时间与犯罪,三、自然周期与犯罪 妇女月经、生物节律、月之圆缺 四、季节周期与犯罪 春

7、夏两季性犯罪、暴力犯罪发案高,盗窃、抢劫发生在冬季: 1.春夏之际,特别是夏季,由于人们户外活动多,相互接触多,穿着单薄,体型清晰,对具有不良意识的人易产生刺激,而形成流氓、强奸犯罪心理,因此,温暖的季节中,流氓、强奸案件比其他季节要多。 2.秋冬季节,季节变化,人消耗增加,对财物等有更多需求。所以盗窃抢劫对发生。,环境决定论,华生: “给我12个健全的婴儿,在我设定环境中可训练成各种专家”,第四节 地理与犯罪,一、城、乡与犯罪 城乡犯罪的规律: (1)城市犯罪率明显高于农村; (2)犯罪类型看,农村暴力犯罪率高,城市财产犯罪率高,城市的性犯罪率高; (3)白领犯罪和具备一定身份的越轨行为,为

8、城市所独有。,第四节 地理与犯罪,城乡犯罪差别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的差别 2、经济类型及其发展程度的差别 3、民情风俗的差别。比如“远亲不如近邻”、“爱打抱不平”民风。,第四节 地理与犯罪,二、特殊空间与犯罪 1、城市死角 2、城乡结合部(社会控制真空地带) 3、独居住宅,第四节 地理与犯罪,4、偏远矿山、工厂区 5、人员流动频繁地区:比如商店、车站、市场、旅馆、码头等 6、国边境地区,犯罪的社会原因,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经济因素与犯罪 第三节 政治因素与犯罪 第四节 社区因素与犯罪 第五节 教育、家庭因素与犯罪,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 犯罪社会原因,是指能够引起犯罪发生的

9、各种社会因素及其过程 。 1、宏观层面: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微观层面:社区、教育、家庭因素,第一节 概述,二、犯罪社会原因的特性 1、决定性 (1)犯罪的定义 (2)犯罪现象 (3)个人与社会因素的作用,第一节 概述,2、普遍性 3、系统性 (1)社会原因本身是一个系统 (2)社会原因是一个动态系统 4、间接性 5、可控制性,第二节 经济因素与犯罪,一、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犯罪 1、生产要素的流动(劳动力市场为例) (1)流动人口导致管理失控 (2)伴随的资金流动缺乏保护 (3)人口流动有利于犯罪藏身 2、资源优化配置,第二节 经济因素与犯罪,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与犯罪 1、大量的不正当竞

10、争行为的发生 2、不正当竞争引发的其他恶性犯罪 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犯罪 1、过分注重物质利益 2、极端个人主义,第二节 经济因素与犯罪,四、新旧经济体制变迁中的真空与漏洞 1、经济管理中的漏洞 2、治安管理中的漏洞,第二节 经济因素与犯罪,五、贫困与犯罪 1、失业、就业导致的绝对贫困 2、贫富差距加剧导致的相对贫困 (1)物价绝对上涨:群体对抗 (2)社会攀比心理:心理失衡,第三节 政治因素与犯罪,一、政治冲突与犯罪 政治犯罪通常表现为犯罪人与现存国家政府有冲突而谋求另一个政府或国家取而代之。,第三节 政治因素与犯罪,二、政治体制弊端与犯罪 1、政治权力过于集中 (1)就业的趋向:公务员

11、(2)单位一把手现象 2、政治运作过程缺乏透明度,第三节 政治因素与犯罪,3、权力行使缺乏监督 (1)党内监督 (2)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3)舆论监督 (4)群众个人监督 4、控制职务犯罪机制尚待理顺,第三节 政治因素与犯罪,5、人事制度方面的缺陷 (1)干部任命机制 (2)干部终身制度(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 (3)干部任用考察 (4)干部年龄界限,第四节 社区因素与犯罪,一、社区因素的意义 社区,是指聚集在某一地域的社会成员或者群体所形成的相互交往与关联的社会共同体及其活动领域。 社区是人的个体、群体与社会之间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是宏观社会环境对个体和群体发生作用的重要媒体,是人们的

12、基本生活环境之一。,第四节 社区因素与犯罪,二、城市社区(街道环境)与犯罪 1、地域范围有限,人口密集,活动集中,生活节奏快,容易引起矛盾和冲突。 2、社会机构复杂,地位差异较大,人们个性突出,竞争性强,容易导致攻击性心理。 3、社区的区位结构复杂,犯罪的目标和侵害对象较多。 4、社会联系松散,防御犯罪能力降低,犯罪容易被诱发。,第四节 社区因素与犯罪,三、农村社区(村落环境)与犯罪 1、地域比较开阔,人口相对分散,人际关系相对宽松,犯罪客观诱因相对较少。 2、村落中的家庭关系比较密切,成员间的同质性较高,道德关系约束力较强。 3、村落对犯罪的防御功能较强。 4、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社会接触面较

13、窄,应对和处理矛盾的能力缺乏,特别是干群矛盾突出,容易激化犯罪。,第四节 社区因素与犯罪,四、市镇环境与犯罪 1、市镇具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特点,在地域上处于城乡结合部,容易形成管理上的“死角”。 2、市镇是城乡人口和物资的集结地、聚散地,诱发犯罪的因素较多。 3、市镇是城乡文化、习俗和行为方式的交融、混合地带,各种文化、利益之间的矛盾与摩擦时常发生,这种差异和摩擦为一些犯罪提供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 4、市镇人口复杂、流动性大,加之道德约束和管理漏洞,犯罪发生率较高。,社会微观因素对人的影响,家庭因素:,马克思认为: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制造厂 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 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影

14、响,宠爱型 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唯恐子女受到任何挫折.据研究发现受父母溺爱者,长大后在人格上多表现为依赖性强,遇事退缩,缺乏同情,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易受别人意见的左右.,宠任型与宠爱型相反.对子女的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管教约束.采取这种方式不能使子女养成是非观念,子女缺乏教养,因而以后很难适应集体生活爱 .,专制型父母对子女管教非常严格.他们多是幼年受过艰难后有成就的,因而对子女的前途甚为关心.他们望子成龙心切,教育有长期计划,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缺乏了解,常用命令指责等手段强迫孩子服从.这样儿童在性格上多表现为诚实、礼貌、细心、负责任,但在其他方面却表现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屈从

15、等.,民主型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要求和兴趣,尊重其意见,适度满足其要求,并引导孩子独立做出选择和决定.这种孩子表现为自立、自信,能主动解决自己的困难,情绪稳定,易理解他人.,而美国卡尔威特教育基金会给父母们的忠告: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嫉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

16、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心情平静地生活,(四)学校因素,知识在人格形成中作用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教师对儿童的管教方式 教师的榜样作用 师生关系: 罗森塔尔效应 集体和同辈群体作用,课堂教育,教师榜样,班集体,社会实践对性格形成作用,每人的成长经历,尤其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变故可影响和改变人格.如亲人去世父母婚变家庭不和睦好友关系破裂学业失败等.,卖苞米筹学费的孩子,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成长经历,处理好人际关系,喜欢社交和合群; 平等待人.关心体贴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