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上传人:che****29 文档编号:141301447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还记得那个第一次盼望吧,由“期盼”到“愉快”,到“耐心等待”再到“急切”,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那作者的期盼实现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那个星期天。二、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1读课文下午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要求:用“”划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用“_”划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

2、了。”(1)“我看着我一声不吭”。这句话写出我的心理是怎样的?(我想看看母亲还有多少衣服,看看天是不是晚了,心里渐渐失落、失望,但仍心存期盼。)(2)“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越来越缥缈。”属于什么描写?(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我的期盼落空。同时也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的失落。)(3)思考:“我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今天是没有希望再出去了) 2再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读课文傍晚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要求:用“_”划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划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我现在还能感受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

3、,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体现了什么?(用光线的变化和声音,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的悲伤。)(1)思考:为什么说光线是“漫长而急遽”的?(漫长:时间长,急遽:虽然等待时间很漫长,但是“我”却并不希望黑夜降临,希望白天能更长一点。体现出我执着盼望的心情)(2)“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我”无比的悲伤、绝望的心情。联想迢迢牵牛星中的“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可以感受到那种极度地悲伤,无以言表。“闭上眼睛

4、”“荒凉”表明内心的绝望、无奈。)3梳理人物心情的变化。从早上到傍晚,“我”的心情是怎样地变化的?期盼-兴奋-焦急-懊悔-失望-绝望相对应的光线也产生了变化,哪些变化呢?你发现了吗?(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两条线索并行,写出人物的心路历程。三、再读课文、思考感悟。1思考:在那个星期天里,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那么她还是不是一位好母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预设:“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一边亲吻我一边对不起”(从这些动作和语言中,表现出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试图来安慰我,看出她对我的怜爱。可以感受

5、到母亲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迫于生计只能不停地劳作。) 2可能有些同学会产生疑问:“我”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拉着母亲出门呢?一定要等母亲停下来呢?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明确:“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体谅母亲的辛劳。“我”的失落和母亲的无奈,以及这种失落和无奈背后蕴含着的深厚的母爱。)3启发学生思考:虽然母亲没有兑现承诺,但是“我”并没有抱怨她。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母亲是想带“我”出去玩的,她很早就允诺过,可能迫于现实条件,一直没有办法做到。所以她始终沉浸于繁忙的劳作中,彻底忘记了承诺。“我”无声地哭泣惊醒了母亲,她于是惊惶地抱着自己疼爱的孩子道歉,在日常生活中,我

6、们应该理解妈妈的苦衷,先帮她干家务活,再出去玩。)4拓展阅读,扩宽视野。将本文与曹文轩草房子的相关章节进行比较阅读。读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说说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各有哪些打动你的地方。四、领会主旨,学习方法。1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想?父母要能够兑现给孩子的承诺,不然可能会对他们造成难以忘怀的伤害。孩子也要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2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1)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借助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同时也运用了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2)用一个孩童的视角观察事物,文章更加生动写实。(3)本文运用多种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 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我”盼望出门的心路历程

7、。(4)提示我们正确地与家长沟通。五、课堂小结。那个星期天是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的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小节。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文章细腻而委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六、布置作业。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分别描写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下所见的景物,体会“融情于景”写法的好处。走在小港中;奔跑在田野上;漫步在公园里。

8、提示:写作中借鉴在本课学到的写作手法,尤其是对人物动作、内心独白、环境的描写。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1要根据教材内容思考。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也是漫无目的的,思维碰撞并非信口开河,回答要从文本中找依据。2学生自身有解读文本的能力。在品读文章语句,体验“我”在那个星期天的情感变化后,学生能理解母亲在那个星期天的行为给“我”的心灵带来深重的伤害。在读到母亲没有带“我”出去的原因是从早忙碌到晚,忙着做家务时,开始有学生表示对母亲的行为理解。关注到母亲最后发现“我”在无声的哭泣时,她的一系列描写中,学生又读出了母亲发自内心的对“我”的爱。3学生现实有需要。现实生活中,孩子很难换位思考,体谅父母的辛劳。课上,利用知识、情感迁移:“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事,该怎样做”,将课堂上学习的道理迁移到生活中,得到成长是这节课的亮点。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尽在“奥数网”微信公众号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