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分析综合课件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41291537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分析综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分析综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分析综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分析综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分析综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分析综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分析综合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3分析综合,高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是文言文考查的常考点和重点,但此类题目总体不难,要注意此类题目各选项本身都是文言文的重要信息,可以借助这些选项理解文章;其次判断选项时要注意选项与文中相对应信息的比对。,高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行文顺序设置的,用现代汉语表述,且表述内容属文章主要部分。一般来说,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错误项表述内容也非全错,而是错一点,在某个细节处与原文有出入,故可用概括分析题帮助我们理解原文。具体的做法是: 首先,通读全文。接着重点阅读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的四个选项,再进行重点通读,即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对应语句,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

2、的字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分析综合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了依据。,巧借选项明文意,【即时小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因表闻喜尉卢馔、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卫尉设次,光禄给食。又诏秘书省、司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不数年,四库完治。 卒,年七十五。帝闻悼痛,赠礼部尚书,谥曰文,葬事官给。 (节选自新唐书褚无量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注】 亚献,祭祀时第二个献酒称“亚献”。绝世,断绝禄位的

3、世家。设次,设置帐篷,供临时居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B.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C.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D.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

4、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答案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坟典,“三坟”“五典”合称,指“三皇五帝”之书,后转为对古代典籍的通称。 B.擢,这里是提升官职之意。古代表升职的专有词还有:升、晋、迁、陟、加等。 C.南郊,古代帝王于南郊祭祀天神,是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的一种国家宗教仪式。 D.太庙,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供奉其中。 解析本题中,擢在这里是高中之意。且“迁”表调动。 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褚无量学问渊博。他少年时跟随沈子正、曹福学习经学,专心攻读,尤其精通礼

5、和司马迁的史记,并凭借对礼和史记的精通被提拔为官。 B.褚无量心地仁慈。在墓旁构筑小屋守丧期间,群鹿冲犯他种植的松柏,他下令不要围捕猎杀,以后群鹿也不再前来触犯松柏,为此他终生不再吃鹿肉。 C.褚无量敢于直谏。在太庙坍塌的情况下,姚崇执意提出不改变皇帝到东都的行程,褚无量反对姚崇的建议,并劝谏皇帝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灾异。 D.褚无量注重文化典籍的修订。唐高宗时藏入宫中的旧书,次序杂乱无章,他建议请人整理誊写,补订次序,扩充珍贵的典籍,为此事的主管官员。,解析A项,“并凭借对礼和史记的精通被提拔为官”有误,据原文“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精通礼和史记只是褚无量“擢明经第

6、”其中的一个条件,“被提拔为官”是他“擢明经第”后“除”和“迁”的必然结果。 答案A,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 译文:_ _ (2)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咸得承袭。 译文:_ _,解析(1)句关键词:“以”,动词,认为;“副”,动词,符合;“固争”,动词性短语,坚决劝谏;“佐”,动词,支持;“格”,动词,被搁置。(2)句关键词:“愿”,动词,希望;“收叙”,动词,录用;“逮”,介词,到;“功臣世绝者”,定语后置句,已经绝嗣的功臣世家;“承袭”,动词性短语,继承禄位。 答案(1)褚无量认为这不符合礼

7、制因而坚决劝谏,当时左仆射韦巨源支持祝钦明,因此褚无量的建议被搁置。 (2)希望陛下到东都时,录用唐初到现在已经绝嗣的功臣世家,即使旁支子孙,(也)都能够继承禄位。,【参考译文】,褚无量,字弘度,是杭州盐官县人。少年时跟随沈子正、曹福学习经学,用心研读古代典籍,尤其精通礼和司马迁的史记。高中明经科,授予国子博士,升任司业兼任修文馆学士。唐中宗将要到南郊祭祀天神,下诏确定仪式规范。当时祝钦明、郭山恽提议皇后第二个敬酒,褚无量认为这不符合礼制因而坚决劝谏,当时左仆射韦巨源支持祝钦明,因此褚无量的建议被搁置。,唐玄宗即位,无量升任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被封为舒国公。母丧去职,诏令州刺史薛莹吊唁祭奠,

8、赏赐的物品超出一个等级。服丧期间在墓旁构筑小屋居住时,群鹿冲犯了他种植的松柏,褚无量下令不要围捕猎杀群鹿,只是嚎哭着倾诉道:“山林中不缺乏食物,怎么忍心冒犯我母亲坟茔前的树呢?”从此群鹿驯服顺从,不再触犯。褚无量为此终身不吃鹿肉。守孝期满,召回朝廷恢复原职。,开元五年,皇帝将要到东都去,可是太庙坍塌了,姚崇提议说:“这太庙本是苻坚时修建的宫殿,不应当停止这次行程。”褚无量鄙弃他的提议,认为不值得听信,就上奏章说:“帝王阴盛阳衰,先祖就会显现灾变。如今后宫不被宠幸过的宫女,应当全部遣散她们来应对灾变。选拔贤良的人才,抑制奢靡之风,减轻赋税,谨慎施刑,采纳劝谏之言,明察谄媚的人,让断绝禄位的世家得

9、以继承禄位,这样就会天人和谐,灾祸停止。”皇帝认为姚崇的话对,车驾于是向东进发。褚无量又上奏章说:“自古接受天命的君王,定要让消失的振兴起来,断绝的延续下去,尊崇有德行的人,酬报有功劳的人。因此保全别人的封国,胜于救助他的灾难;使别人的后人立世,胜于为他修大墓。希望陛下到东都时,录用唐初到现在已经绝嗣的功臣世家,即使旁支子孙,(也)都能够继承禄位。”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初,内府旧存的典籍,从高宗时就收藏在宫中,次序杂乱无章,褚无量提议请求整理誊写,补订次序,来扩充珍贵典籍。天子诏令在东都的乾元殿东厢房分门别类,整理排比,褚无量为此事的主管官员。(褚无量)于是上奏章(请求恩准)闻喜县尉卢馔、

10、江夏县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县尉徐楚璧分类校勘审定。卫尉设置帐篷,供临时居处,光禄寺供给饮食。又诏令秘书省、司经局、昭文馆、崇文馆二馆轮流整理、校订,搜集天下散失的书籍来修补脱漏的文字。不到几年,四库修撰完毕。 褚无量去世,享年75岁。皇帝听到此事悲伤痛心,加赠他礼部尚书,谥号为文,丧事全由官府供给。,一、命题分析,明确误区定答案,文言文分析综合题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对所写人物、所述事件或所论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该题的错误项设置往往以误扰正,以假乱真,即在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命制错误选项常见的4大干扰方式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曲解

11、文意。,二、四大误区 (一)错位嫁接,以故意颠倒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而设错。答题时要理清文段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并弄清楚事件的前后顺序与经过,留意相关事件经过转述后是否存在前后错位或因果倒置,以便识别出人事混淆、顺序倒置、张冠李戴等错误。,【典例1】 原文片段(2015江苏卷)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试题选项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误区分析根据原文可知,苏轼“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属错位嫁接

12、,原文是“宪来求铭”,可见让张耒写墓志铭的是欧阳宪,不是苏轼。 参考译文欧阳发的夫人吴氏,是先前丞相正宪公吴充的女儿,封为寿安县君。欧阳发有一个儿子,叫欧阳宪,任滑州韦城县主簿。有七个女儿。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欧阳发被埋葬在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的欧阳文忠公的墓地,欧阳宪来请我写了这篇墓志铭。,(二)以偏概全,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意思来设置错误点。答题时要特别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或概念,对文段中所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核对,看事物的范围在转述的过程中是否被放大或缩小。,【典例2】 原文片段(2015新课标全国卷)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

13、、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试题选项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误区分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有误,原文中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实际上是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

14、和十几个犯了死罪的人,而不是只杀了两个宦官。,参考译文等到废除钦宗另立皇帝的檄文到来,孙傅大声恸哭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前来索要太上皇、皇后、各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太子不让前去。密谋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杀掉,同时杀了十几个死刑犯,拿着这些人的脑袋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都城里的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带兵讨伐平定叛乱,杀了作乱的人来献给你们。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愿意承担藏匿太子这件事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当和太子同生共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

15、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随太子出城。,(三)无中生有,这是一种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设误手段。解题时要细审选项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在原文中是否有相关表述,要留意相关的细节,识别选项中自行添加而原文中并未出现的信息。,【典例3】 原文片段(2015天津卷)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

16、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试题选项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误区分析原文的表述是公输般以攻宋利器云梯模拟攻宋,结果是九攻而被九却之,最终楚不攻宋。所以选项中的“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于原文无据,属无中生有。,参考译文过去楚国想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担心这件事。他从鲁国出发赶了十天十夜的路,脚上长了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双脚向前赶路,终于到达楚都郢城。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