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管理}建筑与材料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18513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5.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管理}建筑与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建筑材料管理}建筑与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建筑材料管理}建筑与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建筑材料管理}建筑与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建筑材料管理}建筑与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管理}建筑与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管理}建筑与材料(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建筑与材料,“任何艺术作品都应该以材质作为它的自然本质,并使观者对其一目了然这样,我们便能够谈及木建筑风格、砖建筑风格和石建筑风格等。” 戈特弗里德散帕尔,这段话揭示了建筑的建造要尊重材料的自然属性。,阿拉伯人在伊拉克沼泽地带用芦苇建造的芦苇房,人类最早依赖于自然而发展壮大,自然中的泥土、山石、树枝甚至茅草芦苇都成了人类利用的建筑材料。在传统建筑的建造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日本伊势神宫中的木构建筑,石构的圣卡罗教堂,建筑用材的种类及发展,建筑用材的选择及运用,天然材料,人工材料,建筑用材的种类,土 木 石,砖 混凝土 金属材料 油漆,胶凝材料,土与木,是最易加工的两种天然材料。它们

2、可以说是传统建筑材料之源,早在原始社会便被广泛使用。 “大兴土木”便是国人用来形容建筑大型建筑的用语。,木材相较于其它建筑材料而言,质轻、强度高且材料稳定。木柱与横梁的结合极易搭建一幢房屋。,天然材料,伊利大教堂的八角形木构天窗,中国的木质家具,威斯特议会厅的木制托臂梁屋顶,非洲的土坯房,黏土是唯一的一种比木材更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据估计目前仍有近13的人依然居住在黏土制成的房屋中。,相较于其它材料而言,取材便利,施工简单。是很好的生态建筑。同时还具有防寒隔热、隔音效果好的特点。,生土窑洞的院子、土坯、间楼都是用生土夯打或土坯砌筑而成,有的整个村庄建在地下,是建筑生根于大地的典型代表,其自然风

3、格与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敦厚朴实的性格。,安徽岳西民居,古西亚的山岳台,夯土版筑的建筑。主要用于高台建筑,夯实的土主要用作加固地基,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版筑主要是用模具控制所夯土量的体积。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台,大多都使用这一技术建造的。在古西亚出现的山岳台也是一种用生土夯筑的多层高台。,相较于土木而言,石材更显得尊贵。,具有纪念性的庞大建筑物会选择石材,以突出它的永恒性。,天然材料,君士坦丁凯旋门上的雕塑,黟县青,相对于西方,中国的石材种类也很多,如大理石、黟县青、麻石、石灰石以及河卵石等等。它们的颜色不同,纹理各异,质地软硬有别,匠人们取其利,综合运用,使之适得其所。,麻石,马耳他的石灰岩

4、建筑,呈灰白或乳黄色的豆腐块建筑.,砖的发明,改善了传统土木建筑的质量,延长了建筑寿命。,砖的抗压性能好,也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条形、楔形等,因此,创造了适合于它们自身的结构形式拱券。,风干砖,谦卑,人工材料,手工烧制的砖是在陶器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目前所见的最早实例是西周的遗物。而西方在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开始生产这种烧制的土坯砖。经过砖窑的烘烤,砖比起土木更能摆脱气候环境条件的束缚。在工业化大生产之前,世界各国的人们对砖的热情都开始高涨。制砖工艺也随着各国的交流而传播到世界各地。,汉 砖,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明代无梁殿遗留至今的还有十余处,著名的有南京灵谷寺无梁殿、

5、太原永祚寺无梁殿、峨眉山万年寺无梁殿、五台山显通寺无梁殿、句容宝华山无梁殿、苏州开元寺无梁殿等。,混凝土除了砖之外,古代建造者们创造的最具突破性的人工材料便是。,以火山灰为活性材料,混合以石灰和砖石碎块而形成的人工材料。为历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筑的奇迹。,古罗马的万神庙,人工材料,古罗马高架输水道,现在所使用的金属建材中,除了钢材之处,绝大多数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铁到青铜都被广泛运用到建筑的构件中。,金釭及其用法,人工材料,五台山的显通寺中的铜殿,铜殿方形,外观重檐两层,高约5米,四周隔扇上棂花图案和壶门花鸟装饰,形象生动,工艺绝佳。内壁四面铸满小佛万尊,油漆与木材并用的另一类人工材料。它

6、是为了保护木材不受潮的一种饰面材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作涂料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朔到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虎座鸟架鼓,人工材料,胶凝材料,西方胶凝材料的发展与运用,在水泥发明前,西方最初采用黏土作胶凝材料。古埃及人采用尼罗河的泥浆砌筑未经煅烧的土坯砖。为增加强度和减少收缩,在泥浆中还掺入砂子和草。用这种泥土建造的建筑物不耐水,经不起雨淋和河水冲刷,但在干燥地区可保存许多年。与之相似,中国在商朝,也开始使用黄泥浆砌筑土坯墙。到战国时期,出现用草拌黄泥浆筑墙,以增加它的凝固性。这种黄泥浆和草拌黄泥浆作为胶凝材料在现在某些农村地区还能见到。,大约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古埃

7、及人开始采用煅烧石膏作建筑胶凝材料。,古希腊人与古埃及人不同,在建筑中所用胶凝材料是煅烧后的石灰。公元前146年,罗马帝国吞并希腊时,也继承了希腊人生产和使用石灰的传统。并发明了 “石灰火山灰砂子”的组合砂浆这一材料在西方古代流传很广。,“石灰火山灰砂子”的组合砂浆称为“罗马砂浆”。这一材料在西方古代流传很广,在法国和英国都曾普遍采用它砌筑各种建筑。,胶凝材料,中国胶凝材料的发展与运用,“石灰火山灰砂子”的组合砂浆称为“罗马砂浆”。这一材料在西方古代流传很广,在法国和英国都曾普遍采用它砌筑各种建筑。,中国使用石灰作为胶凝材料的历史也很早。周代便已出现,那时的石灰是用大蛤的外壳烧制而成。左传中曾

8、有记载:“成公二年(公元前635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灰”。蜃灰就是用蛤壳烧制而成的石灰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吸湿防潮性能和胶凝性能。在崇尚厚葬的古代,在墓葬中将蜃灰作为胶凝材料来修筑陵墓等。,砖石建筑的发展要求用优良性能的胶凝材料进行砌筑,汉代是中国砖石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石灰制造业迅速发展,那时,石灰的使用方法是先将石灰与水混合制成石灰浆体,然后用浆体砌筑条石、砖墙和砖石拱券以及粉刷墙面。汉代的许多多层楼阁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砌筑。,三合土,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种用材,与“罗马砂浆”有颇多相似之处的一种中国古代建筑用材是“三合土”。这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的建筑材料由石灰、黏土

9、和细砂所组成。到明代,有石灰、陶粉和碎石组成的“三合土”。在清代,除石灰、黏土和细砂组成的”三合土”外,还有石灰、炉渣和砂子组成的“三合土”。,中国古代建筑有过自己辉煌的历史,在与西方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基本同步发展的过程中,比起西方的胶凝材料的发展,中国有着独特的方面,就是广泛采用石灰与有机物相结合的胶凝材料。如“石灰糯米”,“石灰桐油”, “石灰血料”, “石灰白芨”,以及“石灰糯米明矾”等。另外,在使用“三合土”时,也掺入糯米和血料等有机物。,中国独特的含有有机物的胶凝材料,明代修筑的南京城,以条石为基,上筑夯土,外砌巨砖,用石灰作胶凝材料,在重要部位则用石灰加糯米汁灌浆,城垣上部用桐油和土

10、拌和结顶,非常坚固。,传统建筑所用的材料与现今的人造材料相比,更为经久耐用,而且对人和环境的污染极少。,五材并举,各司其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筑用材的选择及运用,“五材”本是中国古代对“金、木、水、火、土”的统称。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就有包括一切材料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传统建筑中,无论什么材料都可以使用。,虽然,在世人眼中,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用材,而石则是西方传统建筑的主要用材。其实并不是如此,全部使用木或全部使用石材的建筑其实在数量上并不多。,不同材质的瓦,传统建筑是一种典型的混合用材的方式,这种五材并举的现象是源于不同材质的不同性质。他们各司其位。,装饰材料与空间性质的关系,石(坚)

11、,不易损坏,且耐潮耐腐.广泛用于露天的公共空间,砖(硬),对于与室外空间直接接触的墙体,也同样面临着易损的问题。考虑到经济的原因,人工材料中的砖成为首选。,木(软),人停留的时间最长,要有触感的界面可用软质的木材。,对于宫殿、神庙、寺庙这类大型的建筑,大都是集全国之力或一个地区的力量来完成。虽然也尽力做到就地取材,但是当就地取材很难满足需求时,便大量进口材料。,传统民居在选材用料上,从实用性、经济性考虑,多为“就地取材”。民居也因此更能反映出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炉霍附近的一处村落。地基上来马上就是木材。屋顶也是平的。林芝区域的木结构房更壮观。,甘孜下雄乡路口,黑色的毡房用铁柱坚固的固定在地表,黑色的牦牛粪被收集在毡房周围,晒干后就是很好的燃料,阿坝县郊区的一处民居。完全符合方形结构。上为女儿墙围成的平顶,平顶上可以供瞭望和晒粮食用。女儿墙的作用和现在的一样,就是防止人掉下去,保护人身安全。底层带牲畜圈的为农民住房。,德格民居,红白灰墙体。,石头的碉房在新都桥、马尔康、拉萨等地很普遍。图为新都桥典型民居,石材是灰黄色的,多窗,窗户周边用白色渲染,采用淡黄色窗体。新都桥的楼房为全平顶。,马尔康附近西索民居。土木混合,颜色鲜艳。非常好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