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

上传人:1527****560 文档编号:14110874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嘉峪关市一中命题人:陈玉萍张军霞马迎红 审题学校:张掖中学审题人:董志新 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本试卷分为第I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 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 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阅读题,共70 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孔孟之间的学术连接 孔子、 孟子是先秦儒学的奠基者,孔孟之道为后世所艳称,但孔孟之间也存在诸多思想 差异。 孔子单讲仁, 孟子仁义礼智并举。在孔子那里, 仁

2、与人性未曾连接,而孟子却言性善, 以仁规定人性的本质。孔子虽然讲天人合一,人的德性来自天,但天人交通的具体理路,孔 子并没有明确地阐述。 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 子认为天通过命的形式赋予人美好的德性,人可以通过“尽性”上达天道。在孟子时代,天 命与人性已成为不可分割的理论整体。 从孔子到孟子, 相隔一百多年, 孔孟学术突兀之处如何衔接,是学术史上十分重要的问 题。过去受疑古思潮的影响,人们把礼记大戴礼记等古书定为汉代文献。由于资料 匮乏,孔孟之间竟成了学者不可企及的研究区域。孔孟之间学术链环的衔接,根本无从谈起。 1993 年,郭店儒简出土,庞朴先生兴奋地把它

3、称为孔孟之间的“驿站”。而上博简内 礼出土,证明曾子十篇不是伪书:这样孔孟之间的学术“驿站”就是两个,而不是一 个。我们知道, 从孔子到孟子, 儒家的传承谱系是孔子曾子子思(子上) 孟子。 曾 子十篇反映的是第一代孔子弟子的思想面貌,郭店儒简展现的是二、三代孔子弟子的思想 世界,孟子为孔子第四代弟子,因此将曾子十篇与郭店儒简异同之处进行比较,就能从 早期儒学发展谱系的角度,实现孟子与孔子学术的真正对接。 郭店儒简以人性为中心,从人性与物的关系、情与礼的关系入手,以物、悦、势、故、 2 教、习、道、义等概念的提出为标志,体会出一系列砺性、修心的原则与方法。人性成为孔 子仁学的内在本源,心术上升为

4、儒家仁义之道的大体,心性论逐渐从早期儒家思想的幕后走 到前台, 成为孔子仁学理论建构的必备环节与重心所在,实现了由理论配角到主角的角色转 变。 孔孟之间, 是早期儒学理论建构的黄金时代。仁学、人性论及天人观次第兴起,在争鸣 中走向合流,成为当时儒学发展的整体趋势。仁学与心性论结合,心性与天道贯通、禅让学 说的提出与转型,为孔孟之间早期儒学转进的三项理论巨变。在曾子那里, 早期儒学出现了 内转的趋势。至郭店儒简,心性之学开始与仁学连接,天人之际的理论链环逐渐打通,天人 合一与天人相分一并出现。从孔门第一代弟子,到郭店简所处的子思时代,早期儒家最重要 的理论飞跃就是仁学与心性论的结合,天道与心性的

5、连接,天命成为仁学的终极本源。而这 些都标志着孔孟之间“哲学突破”时代的到来。 1. 下面有关“郭店儒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郭店儒简和上博简礼记 相继出土, 庞朴先生兴奋地称他们是孔孟之间的两个学术 “驿站”。 B.郭店儒简展现的是第二、三代孔子弟子的思想世界,比较曾子十篇与郭店儒简的 异同之处,可以从某角度实现孟子与孔子学术的真正对接。 C.郭店儒简从人性与物、情与礼的关系入手,体会砺性、 修心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物、 悦、势、故、教、习、道、义等概念。 D.郭店儒简所处的时代,心性与仁学开始连接,天人之际的理论链环逐渐打通,一并出 现“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观点

6、。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 孟子是先秦儒学的奠基者,但孔孟之间也存在诸多思想差异。学术上非常重视 研究孔孟突兀之处如何衔接的问题。 B.由于从孔子到孟子,相隔一百多年, 孔孟之间竟成了学者不可企及的研究区域。孔孟 之间学术链环的衔接,根本无从谈起。 C.孔子单讲仁,而孟子则将仁与义、礼、智一起谈。孔子没有将仁与人性连接起来,而 孟子则把人性的本质以仁规定下来。 D.儒家实现了仁学与心性论结合,天道与心性连接的理论飞跃,这一点从孔门第一代弟 子和子思时代的相关理论中可以体现出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3

7、A.孟子尽心上中“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话表明天命与人 性已成为不可分割的理论整体。 B.人性与心术的发展,使心性论逐渐从早期儒家思想的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孔子仁学理 论构建的必备环节与重心所在。 C.曾子 十篇反映的是第一代孔子弟子的思想面貌,在曾子那里,早期儒学出现了内 转的趋势,心性之学与仁学开始连接。 D.曾子时代到子思时代,儒家最重要的理论飞跃就是仁学与心性论的结合,天道与心性 的连接,天命成为仁学的终极本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傅宗龙,字仲纶,云南昆明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铜梁知县,调巴

8、县,行取 ,入 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天启元年,辽阳破,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一月余,得精 卒五千。明年,安邦彦反,围贵阳,土寇蜂起。请发帑金济滇将士,开建昌,通由蜀入滇之 路,帝多采纳之。又上疏自请讨贼,帝大喜。会宗龙以疾归,不果行。 四年正月,贵州巡抚王三善为降贼陈其愚所绐 ,败殁。其夏即家起宗龙巡按其地,兼 监军。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寇悉破。擒斩其愚。宗龙乃条上屯守策,部议从之。诏加太 仆少卿。忧归。崇祯三年起故官。用孙承宗荐,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未几,拜兵部右 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用小故夺官矣。居久之,十年十月流寇大入蜀,陷蜀三十余州县,帝拊髀而思宗龙曰

9、: “使宗龙抚蜀,贼安至是哉!”趣即家起宗龙。宗龙至蜀,代王维章与总兵罗尚文御却贼。 十二年五月以杨嗣昌荐,召为兵部尚书,去蜀。八月至京,入见帝。宗龙为人伉直任气,不 能从谀承意。帝愤中枢失职,宗龙朴忠,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帝颇然之,顾恳言不已, 遂怫然曰:“卿当整理兵事尔。”既退,语嗣昌曰:“何哉?宗龙善策黔,而所言卑卑,皆 他人唾余,何也?”自是所奏请,多中格 。 当是之时,李自成有众五十万,自陷河、洛,犯开封。帝命宗龙专办自成。议尽括关中 兵饷以出,然属郡旱蝗,已不能应。十四年九月四日以川、陕兵二万出关。秦师食尽,宗龙 杀马骡以享军。明日,营中马骡尽,杀贼取其尸分啖之。营中火药、铅子、

10、矢并尽。夜半, 潜勒诸军突贼营,杀千余人,溃围出。宗龙徒步率诸军且战且走。十九日,日卓午,未至项 城八里,贼追及之,执宗龙,呼于门曰:“秦督围随官丁也,请启门纳秦督。”宗龙大呼曰: 4 “我秦督也,不幸堕贼手,左右皆贼耳。”贼唾宗龙。宗龙骂贼曰:“我大臣也,杀则杀耳, 岂能为贼赚城以缓死哉!”贼抽刀击宗龙,中其脑而仆 ,斫其耳鼻死城下 。事闻,帝曰:“若 此,可谓朴忠矣。”复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谥忠壮。 【注】行取:明清时,地方官经举荐保举后调任京职。绐:d i ,古同“诒”,欺 骗,欺诈。中格:中途搁置 4. 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地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趣即家起宗龙趣:

11、马上 B请启门纳秦督纳:交纳 C陷蜀三十余州县陷:攻陷 D宗龙杀马骡以享军享:供应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傅宗龙心忧天下的一组是(3 分)() 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会宗龙以疾归,不果行 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宗龙乃条上屯守策 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宗龙杀马骡以享军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傅宗龙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可谓文武双全。虽然最后战败而死,却无损于他的声 誉。 B. 明代末年,社会动荡,到处起兵,国无宁日,纵使一代名将傅宗龙四处平叛,也难 保大明江山。 C. 傅宗龙率兵讨伐李自成,因兵力悬殊,寡不敌众,加上后勤供

12、应不济,弹尽粮绝, 兵败被俘,慷慨赴死,可谓壮哉! D. 傅宗龙为人刚直,不肯阿谀奉承,觐见皇上时,关心民心疾苦,恳切地说个不停, 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誉。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宗龙乃条上屯守策,部议从之。(5 分) (2)潜勒诸军突贼营,杀千余人,溃围出。(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 9 题。 双调水仙子夜雨 5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 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8这首小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5 分) 9 这首

13、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填写以下名句。(6 分) (1),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笆行)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定风波) (5)荡胸生层云,。(杜甫望岳) (6)曾子曰:“,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 四两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 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 25 分)

14、 命若琴弦 史铁生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 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 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老瞎子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 下,无道君王害黎民。轻轻弹响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 心。”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 想听秦香莲。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他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待众人的吵嚷声鼎沸,便 把琴弦一阵紧拨,唱道:“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小罗成。”或者:“茶也喝烟也吸

15、, 唱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满场立刻鸦雀无声。 这天晚上, 在野羊坳说书。 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大胆苏烈又兴兵。 6 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好似海中龙吊宝,犹如深山虎争林。又战七日并七夜, 罗成清茶无点唇”。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 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 野羊岭上有一座小庙,离野羊坳村二里地,师徒二人就在这里住下。小瞎子蹶着屁股 烧火。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凭着听觉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捡出。老瞎子终于开了腔:“听 我一句话,保准对你没坏处。以后离那妮子远点儿。” 一早起小瞎子病了。一连好几天,老

16、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还是给小瞎子挖药、煎 药,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弹断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 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 星。心里总在说: “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晚上仍一个人到野羊坳去说书。终于弹断 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岭,回到小庙里。 “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 蛇皮剥开了, 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 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 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 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 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 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 人都说那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 时他还是个孩子。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