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第1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讲义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107449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第1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第1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第1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第1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第1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讲义(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研读考纲明方向考纲要求复习指南内容要求考情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是解决物理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中渗透着极为重要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是高考必考内容,与其他有关章节联合命题的各种题型都很常见。命题趋势:选择题几乎每年都出现,一般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再就是与图象相联系的题目,多以实际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关问题为命题背景,计算题近几年也几乎每年出现,常与曲线运动或电磁场相结合考查,单独命题一般限于单物体多过程或连接体问题、临界问题等等。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超重和失重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重读教材定方法1.P6869伽利略利

2、用了什么方法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提示:理想实验的方法。2P72“实验数据的分析”一段,怎样证明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提示:若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则加速度a一定与质量m的倒数成正比,在a图象中,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3P73“参考案例二”中,怎样才算平衡摩擦力?提示:在小车后面挂上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若打出来的点间隔均匀,说明平衡摩擦力适合。4P75写出对Fma的认识。提示:F、m、a三个量一定是对应同一物体,F是合力;F、m、a的单位都应是国际单位,分别是N、kg、m/s2。5P80说一说中,她的根据是什么?提示:等式右边的单位为m4,而体积的单位为m3,由单位关系可判断出这个

3、公式是错误的。6P82怎样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中“总是”一词?提示:没有例外,任何物体、任何情况、任意时刻都这样。7P83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示: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8P85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可以研究哪两类问题?提示: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9P87平衡状态有哪两种形式?提示: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0P8889怎样判断超重和失重?提示:若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若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则处于失重状态。11P90怎样理解竖直上抛运动中上升与下落过程的对称性?提示:经过同一段路程上升和下落

4、所用时间相等;经过同一点上升和下落速度大小相等。12P9394阅读“实验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了解引力波。13P9899阅读“误差和有效数字”部分,什么是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提示:由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叫做偶然误差,例如实验人操作和读数的不准确造成的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仪器结构缺陷、实验方法不完善造成的,例如天平两臂不完全等长会造成系统误差,测量重力加速度时由于没有消除空气等阻力的影响,也会引起系统误差。第1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基础命题点一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1)指出力

5、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4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惯性参考系。5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一个实验定律,而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2)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

6、在的,但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时,要把生活感受和理论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克服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直观印象,建立正确的思维习惯。(4)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1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时候,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7、)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B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答案C解析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力来维持,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A、B、D错误,C正确。2教材母题(人教版必修1 P70T1)回答下列问题:(1)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吗?为什么?(2)地球在从西向东自转。你向上跳起来以后,为什么还落到原地,而不落到原地的西边?变式子题(多选)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

8、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你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发生危险D有的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答案BC解析飞机投下炸弹后,炸弹在下落过程中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炸弹落在目标的前方,A错误;人在地球上跳起后,由于惯性,具有与地球相同速度,能落回原地,B正确;同理C正确;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向上抛出的物体在向上运动时,不一定受到向上的作用力,D错误。3(人教版必修1 P70科学漫步改编)(多选)小华坐在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突然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假设桌面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

9、正确的是()A小球在水平方向受到了向后的力使它向后运动B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变C火车一定是在向前加速D以火车为参考系,此时牛顿第一定律已经不能适用答案BCD解析桌面光滑,小球受力平衡,故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小球相对于车向后运动,可知火车在向前加速,A错误,B、C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D正确。4(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D奔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

10、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答案ABD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即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A、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还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摩擦阻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奔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而使他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C错误,D正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的惯性比静止在货运场的集装箱货车的惯性大B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实验总结得出来的C在粗糙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D乒乓球

11、可以迅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答案D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其唯一量度,轿车的质量小于货车的质量,其惯性比货车的惯性小,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B错误;小球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是小球停下来的原因,C错误;乒乓球可以迅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D正确。基础命题点二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4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一对平衡力

1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同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 作用效果不可抵消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5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注意(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物体,所以产生的效果(运动效果或形变效果)不同。(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牵扯第三个物体。1(粤教版必修1 P69T1)沼泽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

13、,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表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若人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后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速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B加速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C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D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等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答案D解析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和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正确,A、B、C错误。2.(人教版必修1 P82做一做改编)(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

14、所示),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答案ACD解析从屏幕上出现的结果来看,F关于t轴对称,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时间相同,一正一负说明方向相反,A、C、D正确;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B错误。3(2019吉林高考模拟)在班级清扫卫生的劳动中,某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推桌子,桌子没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5、C同学推桌子的力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同学推桌子的力与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桌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错误;同学推桌子的力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都作用在桌子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同学推桌子的力和桌子推同学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地面给同学的摩擦力和同学给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错误。4.(多选)如图所示,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C当甲把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