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第二十章新药研究和设计DrugDiscoveryand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10680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27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第二十章新药研究和设计DrugDiscoveryand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医疗药品管理}第二十章新药研究和设计DrugDiscoveryand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医疗药品管理}第二十章新药研究和设计DrugDiscoveryand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医疗药品管理}第二十章新药研究和设计DrugDiscoveryand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医疗药品管理}第二十章新药研究和设计DrugDiscoveryand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第二十章新药研究和设计DrugDiscoveryan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第二十章新药研究和设计DrugDiscoveryand(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新药研究和设计 Drug Discovery and Design,新药研究,一、有机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二、新药发现的途径和新药设计,三、前药原理,一、有机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 The Relation Between Chemical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Organic Drugs,为什么要进行构效关系研究,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的意义,认识药物与机体的作用规律。,发现新药。,根据药物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方式, 可将药物分为以下两类:,一、有机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特异性结构药物(大多数)(Structurally specific Drug

2、) 活性依赖药物的特异的化学结构,作用与体内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药物,非特异性结构药物(少数)(Structurally Nonspecific Drug) 与化学结构关系较少,主要受理化性质影响,药物和受体,特异性结构药物,一、有机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受体是具有弹性三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其中主要为蛋白质) 药物与受体的结构互补,可结合成复合物; 药物或拟似天然的底物产生效应, 或拮抗天然的底物,非特异性结构药物 不与受体结合 特异性结构药物 与受体结合,二者区别的本质,(一) 药物产生药效的决定因素 1、药剂相和药代动力学相的影响: 药物必须以一定浓度到达 作用部位,才能产生应有的药效

3、。(阈浓度) 2、药效相的影响: 在作用部位与受体形成复合物, 产生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变化。,一、有机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二) 理化性质对药效的影响 (1)药物必须通过生物膜转运。 (2)药物的通过能力由其理化性质及分子结构决定。 (3)对于非特异性结构药物,活性主要受理化性质的影响。,1、溶解度、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二) 理化性质对药效的影响,脂水分配系数P (lgP),脂水分配系数P的测定:一般用正辛醇作有机相 (1)可与被测药物形成氢键,性能与生物膜相似; (2)化学性质稳定; (3)本身无紫外吸收,便于测定药物的浓度。,2、解离度对药效的影响:吸收,分布和药效,(二) 理化

4、性质对药效的影响,药物作用与脂溶性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全身麻醉药和镇静催眠药。,弱酸性药物巴比妥类和水杨酸类在酸性胃液中几乎不解离,呈分子型,易在胃中吸收; 弱碱性药物如奎宁和麻黄碱在胃液中几乎全部解离,呈离子型,很难吸收,直到在碱性较高的小肠内才可吸收。,例 如:,巴比妥酸(R=H)或5-乙基巴比妥酸(R=C2H5),在生理pH7.4时,几乎完全解离,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而无镇定催眠作用,C5被苯基和乙基取代后成为苯巴比妥,其解离常数减小,分子型增多可进入中枢而有镇定作用,2、解离度对药效的影响:,(三)药物与受体作用的构效关系,1、药物的基本结构【药效结构(Phamacophore

5、)】: 可以与某一特定受体结合,产生同一类型药理作用。 同类药物中化学结构相同的部分称为该类药物的基本结构,2、电子云密度的分布: 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受体在其外围有各种极性基团, 其电子云密度分布不均匀,因此只有药物与受体的电子 分布相适应时,才有利于药物受体复合物的形成。,3、键合特性:药物受体间的化学键,4、立体结构: 药物受体的原子、基团间的距离影响二者之间的相互 引力,如果两者之间的空间互补程度越大,那么特异性 越高。,(三)药物与受体作用的构效关系,二、新药发现的途径和新药设计 Approaches to Discovering New Drugs and Profile of Dr

6、ug Design,发现新药的途径,是指可以用来进行结构改造的模型,从而获得预期药理作用的药物。获得途径和新药发现的途径相同。,新药设计:两个步骤,类型衍化(Lead Generation) 寻求新的先导化合物,系列设计(Series Design) 先导化合物优化,先导化合物:,二、新药发现的途径和新药设计,生物电子等排体: 具有相同“外层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如果体积、电负性和立体化学又相近似,则可称为电子等排体或等排体。N,C,O,S在药物改造中属于可以互相替换的电子等排体。,提供基础和新的结构类型,深入和发展,先导化合物的发现(Discovery of Lead compound) 新

7、药开发的基本途径与方法之一,药物分子设计(Molecular drug design)是指通过科学的构思和理性的策略,构建具有预期药理活性的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ies)的分子操作。,药物分子设计(Molecular drug design),是指通过科学的构思和理性的策略,构建具有预期药理活性的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ies)的分子操作。,新药的药物化学的研究分为两 个阶段,先导化合物的发现(lead discovery)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lead optimization)。,先导化合物,又称原形物,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得到的

8、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先导化合物未必是可实用的优良药物,可能由于药效不强,特异性不高,或毒性较大等缺点,不能直接药用,但作为新的结构类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修饰和改造,即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在新药开发过程中,先导化合物的发掘是一关键环节。 也是药物设计的一个必备条件。,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天然产物: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海洋生物体内分离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是先导物甚至是药物的主要的来源。,1、青蒿素是我国学者在1971年自黄花蒿中分离出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强效抗疟作用。,青蒿素 二氢青蒿素,经醚化得蒿甲醚,毒性比青蒿素低,对疟原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二氢青蒿素进行

9、酯化得青蒿素琥珀酸酯,可制成粉针静注,适用于抢救脑疟和危重昏迷的疟疾病人。,2、紫杉醇商品名为Taxol(泰素),R=Ph, R1=Ac 紫杉醇 R=ter-Bu ,R1=H Docetaxel,3、美伐他汀(Mevastation),美伐他汀 洛伐他汀,二、 以现有药物作为先导物1、由药物副作用发现先导化合物,异丙嗪 氯丙嗪,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磺胺异丙噻二唑,甲苯磺丁脲,2、通过药物代谢研究得到先导物:,保泰松,羟布宗(羟基保泰松),3、 以现有突破性药物作先导,西咪替丁,“Me Too”药物,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三、 用活性内源性物质作先导化合物抗肿瘤药,尿嘧啶,氟尿嘧啶,四 、 利用组合

10、化学和高通量筛选 得到先导化合物,组合化学(Combinnational Chmistry) 也被称为非合理药物设计(Irrational Drug Design),组合化学定义,是采用构建大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库,通过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这样所获得化合物数量是巨大的。,三、前药原理 Principle of Prodrug,(一) 前药的定义和分类,前药(Prodrug),某些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在体内可经代谢转化 成有活性或活性较大的药物而起治疗作用。,原药或者母药(Parent Drug): 该药物在体内转化后起作用的活性形式。,三、前药原理,(一) 前药的定义和分类,聚合物型前药:共价键联结,控释,缓释,靶向。,生物前体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结构,结构变化较大。 不能通过简单的水解反应除去载体得到其原药。,(二) 前药的作用,1、改善药物的吸收性 2、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3、提高药物的选择性 4、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5、提高药物的水溶性 6、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7、消除药物的不良味觉 8、发挥药物的配伍作用,(三) 前药设计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1、原药需要改善的性质 2、原药活化的可能酶促反应 3、原药作用部位和药物吸收 分布方式 4、原药的化学结构 5、载体联结前药的载体水解 后应无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