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一)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3482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一)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 (课时一),(2009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说“异” 詹克明 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 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了无差异的均衡,“中心”应运而生,有序的体系得以形成。梁山好汉一百多,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文武皆不出众的“异类”宋公明,凭着“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坐了第一把交椅。,当液体加热到沸点之上,有时高出十几度还不沸

2、腾,就成了过热状态。一旦过热液体受到扰动,瞬时大量汽化,极易发生爆炸。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出现“过热”,常将几粒多孔质的沸石投入高温液体。沸石不断释放的小气泡容纳了液体的饱和蒸气,鼓成大气泡腾出,借此平稳沸腾。过于纯粹的体系在形态转化时很可能出现滞后或过头,导致险象环生,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 事物需要发展,体系必然转变,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20世纪初,正是爱因斯坦在假设光速不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又提出量子论,才使物理学获得了大发展。正因为他们的异类观念,才使得物理学大大创新。不过,切勿强求“异类”,最应警惕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作怪异,如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

3、榜是行为艺术之类,就是渴求社会认可的假异类、真恶俗。,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为。 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1.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作者以病蚌成珠的事例说明,砂粒在特定条件下

4、成为事物的中心,可以创造美丽的结果。 作者以天空中水汽凝成雨滴的事实说明,灰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 作者以过热现象中沸石的作用说明,在工业生产中有时需要异类的参与来化解体系突变的危险。 作者列举父亲逼迫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的事例,意在批评恶俗的假异类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分析、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此类题,要从选项中排除干扰因素,紧扣题干筛选。B项没有扣紧“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 答案:B,2. 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 解析:能力层级为C级,从最后一句找出关键词语即可。 答案:排

5、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容忍无害的异类现象。 3.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问题中提到的句子在结尾,既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又点明了文章主旨,抓住“正常”和“必需”进行分析。 答案: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异类现象,所以是正常的;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能力层级要求是: 1. 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6、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2. 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结构层次的能力。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

7、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目呈现形式是:一道客观选择题加两道主观表述题。分值为15分。论述类文本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艺学、伦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文章。从历年高考的选文来看,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一直占主要地位。 题型与赋分:2008年为两道客观选择题+两道简答题共设四个题,赋分值为18分(两道3分选择+两道6分简答),2009年进行了微调,赋分值为15分(一道3分单选+两道6分简答)。2010年题型和分值与2009年相同,命题样式稳定,赋分渐趋合理,调整幅度不大。,考点设置:客观选择题均考查文本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本重要句子的含意解读,文本相关信

8、息的筛选与整合。简答题考点设置一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同时增加了对文本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的考点考查。 总的来说,经过三年的命题实践,实施新课改后的江苏高考卷,对现代文一般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考查定位非常明晰:能力层级只涉及理解、分析综合,更注意文本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总体来说设题难度并不是很大,同时分值权重与选考部分力求基本相当。设题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不过分为难学生。,第一节 理解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一词,指在理解概念含义时,要有宏观意识,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来理解。阅读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9、。狭义的语境指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广义的语境指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在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书面语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和话题的社会语境以及由作者和读者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及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常常与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概念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概念的内容叫做概念的内涵,它表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活动范围叫概念的外延。概念是用有实在意义的词或短语来表达的。因而对概念性词语的考查,要注意区分是考查对概念本质特征的理解还是考查对概念外部特点的阐释。 (1)概

10、念的本质特征即概念的内涵,揭示概念所代表的事物的特点,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关键因素。题干表达一般是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因为概念的定义一般只有一个。信息也一般集中在文中某一个段落或层次,有比较具体的解释说明。 (2)概念的外部特征是概念的条件、表现、作用等。因为事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在多个方面,可从多个角度设置选项,而题干多是要求选择错误或不准确的一项,涉及的信息往往分散在原文不同的段落或层次。,【例1】(2009全国)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

11、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

12、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

13、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 清代今

14、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 古代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首先审好题干,本题考查了对有关“经”的理解。其次选定区间,本文涉及“经”的解释主要在第一段,将C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照分析时不难发现此项有误。原文说“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为经”,这样说来,清代今文经学派还是承认“经”跟“经纬”之“经”有关系的。 答案:C,1. 审好题干 首先是审准修饰语,其次要审准判

15、断的性质,有的是选出“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最恰当”选项。再次要审准题干的“潜台词”。 2. 选定区间 选定区间即找到题干与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需说明的是,有的题干或选项只是针对一段(包括一个句子、一个词)而设,有的选项则是针对全文或文中的某些段落而设的。 3. 理解含义 对概念含义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本质的把握上,内涵一定要严格界定。 4. 比照分析 比照分析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注意事项: 1. 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所以,对这类题目

16、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概念,要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2. 对概念的理解还要抓住概念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缩小。 3. 联系语境理解。要看其所在的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或结构比较复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指根据具体语境领会或解释这些句子的含意。以下句子往往作为“重要句子”进行考查: 1. 从地位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眼”。 2. 从作用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对文脉的推进或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3. 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或是那些结构比较复杂,而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例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 按照多重宇宙观点,我们的宇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