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与会计职业概述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3193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与会计职业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与会计职业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与会计职业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与会计职业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与会计职业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与会计职业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与会计职业概述(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基础与实务 项目一 会计与会计职业,主讲人:龚雨,这一门课的特点: 基础性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理论性 (原理、概念) 抽象性 (没有感性认识) 入门难 如何学好这一门课: 学会预习 课堂听讲 课下复习 多做练习,学习目标,技能目标 1.认识会计与会计职业。 2.能够制定会计职业生涯规划。 知识目标 1.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目标。 2.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3.熟悉会计工作对象。 4.了解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 5.明确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 6.掌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1.2 会计职业,1.1 会计基础知识,项目一 会计与会计职业,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

2、计?,指一个人,即会计人员。,指一项工作,即会计工作。,指一个机构,即会计机构。,指一门学科,即会计学。,关于会计的对话,1.1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产生的原因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劳动产出”,从而产生了管理的需要。 管理的内容分人、财、物三方面,其中:对财的管理就是“会计”。 结论一: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管理活动。,1.1会计基础知识,二、会计产生的条件 剩余产品的出现 会计产生的条件 文字的产生 结论二: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1.1会计基础知识,三、会计的发展 1

3、.会计在中国 (1)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产生了“会计”名词。古籍记载“总和算之为会,零星算之为计”,简称会计。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簿”和“籍”。 (3)隋唐时期,产生了专职会计人员和会计专著。 (4)宋朝,创立了“四柱清册”结账法。即:将经济业务事项分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部分。 (5)明清时期,创立了中式复式记账“龙门账”,其关系是“收-支=存-该”。 (6)新中国成立前:中西式并存 (7)新中国成立后:复式簿记 会计改革,1.1会计基础知识,2.会计在国外 (1)两千多年前古罗马:“会计官”,原始的印度就有了农业“记账员”。 (2)1

4、3、14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出现了“借贷记账法”。 (3)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会计之父”) (4)19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逐渐形成了会计学科体系,从簿记向现代会计转变。 (5)1854年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特许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6)20世纪50年代以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 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德勤(DTT)、毕马威(KPMG)、和安永(EY) 结论三:会计是随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1.1.1 会计的特点,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

5、单位 2.会计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3.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要点: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但不是唯一单位; 2.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3.会计的对象是特定的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多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4.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管理活动。,1.1.2 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1.核算职能 定义:

6、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其他会计工作的基础。 注意: 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1.1.2 会计的职能,2.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时,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对会计事项的合理性、合法性所进行的检查与审核。 3.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保障。,1.1.3 会计的对象,1.1.4 会计的

7、方法,1.1.5 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1.1.5 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4.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

8、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例如,企业按照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但又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1.1.5 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6.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质的方面:发生的会计事项可能对企业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属重要事项。 量的方面: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金额

9、达到一定程度,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7.谨慎性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1.1.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含义 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做的基本限定,也称会计假设。,会计核算,核算范围,核算内容,核算程序,核算方法,1.1.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的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一般来说,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

10、编制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个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单一的一个企业,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1.1.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根据会计主体的定义可知,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不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例如企业内部的某个单位,母公司拥有的子公司)。 (2)会计主体简单地说就是能够进行独立会计核算的单位,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上具有绝对的独立性,不仅要与其它会计主体分开,而且还要独立于本企业主体的所有者。,A 会 计 主 体,C 会 计 主 体,B 会 计 主 体,D 会 计 主 体

11、,1.1.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3.会计主体前提的主要意义: (1)根据会计主体前提可知,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业务,不能核算和监督其它主体的经济业务。 (2)该假设前提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它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同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有关。 (3)该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1.1.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的含义: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按现在的形式和目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时期持续经营下去,不会面临破产清算,也不

12、会大规模削减业务。,1.1.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持续经营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等。明确了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为解决很多常见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题提供基础。 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长生不老,一旦进入破产清算,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方法。,1.1.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三)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的含义: 会计分期,是指人为地将企业持续不断地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长度相等的会计期间,分期确定各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反

13、映每一会计期间的期初和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并进行账目结算和编制会计报表。,1.1.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2.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 由于货币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其它的计量单位,如实物计量和时间计量,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无法在量上进行比较,也不便于汇总经济信息。因此,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收支等情况。,(四)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的含义: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1.1.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3.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是记账使用的货币种类,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

14、为记账本位币。 注意: (1)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2)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1.1.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 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1.2 会计职业,1.2.1会计职业的特点和工作职责

15、1会计职业的特点 (1)会计职业可以带来高级管理人员必需的知识储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2)会计职业具有很大的责任和风险。 (3)会计更是充满挑战的职业。 (4)会计职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化,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1.2 会计职业,2.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 (1)对单位的会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2)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实行会计监督和控制。 (3)根据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制度,拟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 (4)参与制定经济计划,考察、分析预算、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5)办理其他会计事务,例如在本单位实行责任会计、经营决策会计、电算化会计等。,1.2.2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

16、求,作为一名会计人员, 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1.2.2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先生的处世言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 关于会计的职业道德,潘先生将其归纳为四条:“一曰公正,二曰诚信,三曰廉洁,四曰勤奋”。同时他还指出,会计的职业道德应以品德、责任、业务技术三方面于一体。会计人员的工作要真实可信,绝不能弄虚作假。,1.2.2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2001年10月,朱镕基总理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后,为其题字“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惜墨如金的朱总理曾先后三次为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1.2.2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1.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敬业爱岗 熟悉法规 依法办事 客观公正 搞好服务 保守秘密 2.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 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原理、会计电算化、税收、财政与金融等相关知识,具有娴熟的业务技能 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1.2.3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1.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