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史-屈原与楚辞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2403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史-屈原与楚辞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史-屈原与楚辞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史-屈原与楚辞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史-屈原与楚辞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史-屈原与楚辞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史-屈原与楚辞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史-屈原与楚辞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屈原与楚辞,中国诗歌个人创作的第一位作家 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诗歌浪漫主义流派的奠基人,屈原的生平,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晚期楚国人,故里在今湖北秭归。 屈原与楚王族同姓,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 在实行立法图强的变革中遭到上官大夫、郑袖和令尹子兰的极力反对。 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顷襄王时期,屈原被流放到江南湖湘一带,飘泊流离,最后自沉于湖南汨罗江。,关于屈原生平的史料,1)贾谊吊屈原赋,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屈原生平事迹涉及甚少。 2)淮南王刘安离骚传,评价屈原人格和离骚风格。残文保留于史记 屈原列传和文心雕龙 辩骚。 3)司马迁史记

2、 屈原列传,是史记中最富感情色彩的传记,但叙事不详,留下几个疑难问题,后世争论不休。,史记 屈原列传的问题,1)屈原的名字、事迹不见于先秦文献的记载,司马迁作传依据何在? 2)屈原被流放几次?“怒而疏”、“虽放流”、“怒而迁之”的含义是什么? 3)屈原何时作离骚?承“怒而疏”,“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一篇”指什么?,中日学者屈原问题论争,30年代,廖季平、胡适、何天行、魏聚贤等著文怀疑屈原与楚辞。 1968年,日本学者铃木修次、高木正一、前野直彬约请20多所大学的20多位教师撰写中国文学史,否定屈原。 1983年,中国学者黄中模等在重庆师院学报发文肇始,求索等40多家报

3、刊陆续发表文章40多篇参加论争。,论争所反映的实质问题,30年代,重庆文化界举行盛大集会纪念屈原,将屈原的忌日定为中国诗人节,激发中国人民的抗日情绪。 30年代,屈原怀疑论当时受到郭沫若等人的批判。 1953年,屈原被确定为世界四大文化伟人之一。 6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否定屈原,是狭隘民族主义意识的反映。狭隘民族意识的驱使。,第二节 关于“楚辞”,战国晚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在南北合流的文化传统和楚国民间文艺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有别于诗三百的新诗体。 西汉晚期,刘向奉诏校阅群书,将屈原、宋玉等楚国人的作品和汉代模拟屈宋的作品编为一辑,定名为楚辞。,楚辞的注本,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

4、注本。王逸续增自作的九思一篇及班固“二叙”。 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在王逸章句基础上作补充注释,逐条疏通,考证甚勤,收录前人遗说亦多。 洪兴祖为秦桧所排挤。,楚辞注本,南宋朱熹楚辞集注以王逸本为依据,删去七谏 九怀九叹九思四篇,增入贾谊吊屈原赋服鸟赋。 吸取王逸、洪兴祖旧注的成果,侧重于对思想内容尤其是爱国精神的阐发。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毛泽东主席将此书赠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湖北秭归旧县城屈原纪念馆内景,第三节 屈原的作品,离骚1篇,是屈原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今第一篇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九歌11篇是对神的礼赞,歌颂十种神,最后一篇是礼魂曲。寄托了自己不遇明主的哀怨。 天问1篇,一气提

5、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对天发问,表现出大胆的怀疑精神和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九章9篇,并非一时一地所作,内容格调与离骚大体一致,多数作品记录流放的行迹,是流浪者之歌。 招魂究竟谁为谁招魂尚存在异议,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曲折委婉地表达出一种爱国的心曲。 远游卜居渔父3篇,是关于屈原事迹的文字,作者尚有异议。,第四节 离骚,司马迁: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离忧也。 班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王逸:离,别也;骚,愁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 鲁迅:屈原的离骚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 游国恩:牢骚。,离骚的结构,离骚每四句为一节,共计93节,373句,2490字,是中国古代最

6、长的政治抒情诗。 全篇由三大部分构成: 第一大部分写现实中美政理想的失败。君王、谗臣、学生、亲人,都是现实中人物。 第二大部分写幻想中对真理正义的追求。重华、天帝、帝阍、宓妃、简狄等,都是幻想人物。 第三大部分写不忍去国远游的矛盾心情。灵氛、巫咸,是现实人物;挚、皋陶、傅说、吕望、宁戚等,都是幻想人物。 尾声表示要身殉理想。,离骚的思想,一是崇高的美政理想,包括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两个方面。进而富国强兵,由楚国统一天下。 二是峻洁的人格操守,积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虽溘死体解而绝不随波逐流。 三是强烈的爱国情思,突出表现在第三大部分意欲去国远游而又不忍离开的两难心理。 四是顽强的抗争精神:痛斥党人

7、的结党营私,苟合苟安;指责学生的变节从俗,争权夺利;揭露社会风气的溷浊腐败,蔽美嫉贤;对于国君则痛心“灵修之数化”,“哲王又不悟”,始终寄予希望。,离骚的艺术,一是开创中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源头: 通过丰富奇特的幻想,突破时间空间的制约,朝发苍梧,夕至悬圃;朝发天津,夕至西极;令羲和弭节,折若木拂日;创造五彩斑斓的形象,构成仿佛迷离的意境。 历史人物、神话传说,都信手拈来,日月山川、风云雷电、虬龙鸾凤,都任意驱使。结构宏大,气魄雄伟,想象奇特,场面壮观,感情充沛。 奇特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冠长佩,披挂香花芳草;芰荷为衣,芙蓉为裳;朝饮木兰露珠,夕餐秋菊落英;步马于兰皋,止息于椒丘。,离骚的艺术

8、,二是继承诗经的比兴传统,通篇采用比兴手法,形成多种比兴系列,具有前所未有的丰富性、系统性和象征性。 系统性是指某种比兴贯穿始终,如美人香草、道路曲直、规矩绳墨、滋兰树蕙等;象征性是指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事物,用香花芳草比喻高尚的节操等。 王逸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离骚的艺术,三是诗歌句式突破诗经的四言局限,参差不齐而又错落有致,形式更加自由,更能包罗丰富的内容,表达澎湃的激情。 四是采用方言口语入诗,富于浓郁的南楚地方色彩。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 翼骚序中

9、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五是运用对偶、排比、双声、叠韵等多种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第五节九歌天问,九歌是一组以神话为题材的抒情诗。主要以恋歌的形式出现。除东皇太一国殇和礼魂之外,其余八篇都是男女配偶之神。 东君和云中君以日神和月神为配偶;大司命和少司命以主管寿命和子嗣之神为配偶;湘君和湘夫人以湘水男女二神为配偶;河伯和山鬼以黄河男神和山林女神为配偶。 这些恋歌描写了神的恋爱经历,也是人间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含蓄地表达了屈原对理想的希望和追求,以及追求破灭后的失望和哀怨。,九歌,国殇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是战神。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

10、雄!” 诗中描写了惨烈的战斗场面,歌颂了将士们勇猛作战的英雄气概和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表达了诗人对为国捐躯者的崇敬之情。 东皇太一祭祀天帝,天帝并未出现,引人注目的是庄严肃穆的祭祀场面。可以视为迎神曲,与末篇礼魂相配合,一迎一送,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天问,天问内容包括天地自然和社会人事两大类。 天地自然类主要是一些自然神话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问天地由来。天地形成以前如何考证?谁告诉后人?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问日月星辰的依托;九洲安错?川谷何洿?问地理位置的安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一蛇吞象,厥大如何?问自然神话中的怪兽巨蛇。 社会人事类主要是一些历史传

11、说。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问文武王伐纣的疑点。,天问,天问的主旨在于:否定天命神灵对社会人事的主宰作用,认为社会人事的兴衰、荣辱完全在于人本身是否具备贤德的品性。这是屈原的社会政治观,天问和离骚相一致。 有关天地自然神话,是以反问的方式否定天命神灵。否定神灵天命之后,注意力便转向人类社会本身。 有关社会人事是以诘难的形式叙述夏、商、周三代的兴亡史。焦点定位在“德” 字之上。有德就兴盛、荣耀,无德就衰亡、耻辱。前者如尧、舜、禹、汤、文、武,后者如启、浇、桀、纣、幽。 这是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件总结出的规律,离骚等作品中表现得够专门和全面,于是天问便担当了集中表现这一社会政治观点的重任。,秭归屈原衣冠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