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管理}金融脆弱性理论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1831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44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脆弱性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脆弱性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脆弱性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脆弱性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脆弱性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脆弱性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管理}金融脆弱性理论(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金融脆弱性理论,教学目的: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金融脆弱性的概念、理论及表现内容,并且从不同方面分析金融脆弱性的成因。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在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开放引起的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掌握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的关系,并探寻消除金融脆弱性的途径。,第一节 基本理论,经过20世纪的发展,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在许多方面已趋于完善,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金融创新浪潮风起云涌,经济金融全球化蓬勃发展,金融危机连绵不断,对货币金融理论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为解释这些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从各个角度纷纷

2、发表自己的看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区域范围内金融动荡乃至金融危机频频发生,经济学家纷纷开展对金融危机问题的相关研究从多方面阐释金融危机的成因。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某些金融动荡的发生耐人寻味,危机发生国在危机发生前宏观经济状况良好,实际经济体正常运行,如果单纯从外部宏观经济角度无法解释危机的成因,因此,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从内因角度认识金融危机就变得十分有必要,这样金融脆弱性理论应运而生。,一、金融脆弱性的涵义 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风险积累,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 也就是说,金融脆弱性理论认为金融体系

3、本身是不稳定的,具有内在脆弱性,因此金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1、金融脆弱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脆弱性又称金融内在脆弱性,主要指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了金融业更容易失败的本性。 2、广义的金融脆弱性则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领域和金融市场领域。 我们主要考察由金融业本身内在的行业特点带来的金融脆弱性,分析信贷领域流行的几种脆弱性理论。,二、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 (一)理论背景: 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最先对金融脆弱性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它是基于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与萧条的长波理论从债务通货紧缩的角度分析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4、其理论核心是“金融不稳定性假说”,(二) 主要内容: 他认为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相关贷款人的内在特性,使得它们不得不经历周期性危机和破产浪潮,银行部门的困境又被传递到经济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1、现金流入分类: 明斯基将企业现金流入分为四种: 第一类是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入; 第二类是债务人兑现支付承诺产生的现金流入; 第三类是通过借入或资产变卖产生的收入; 第四类是少量的手持现金。,2、企业类型: 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和未来现金流,明斯基将企业分为三类: 一是避险型企业。该企业预期一、二类现金流入能弥补支出,财务状况良好,只根据未来现金流入做抵补型融资;

5、二是投机型企业。该企业第一二类现金流入超过日常支付及偿付应付利息而发生的现金支出,但不足以支付到期应付债务的本金,存在“债务敞口必须靠债务滚动来维持,正常经营,这类企业承担了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一旦遇到市场利率上升,资产价格下跌,企业财务状况就会恶化。 三是高风险企业。该类企业由一二种方式取得的现金流入不足以支付日常现金支出,若想维持现有经济规模,不仅要靠滚动负债偿付到期债务本金,还要不断累积新债务,这类企业风险最大,一旦利率升高,财务状况急剧恶化,很可能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3、理论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高负债的金融机构的资金只会流入避险型企业。 但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存在,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

6、,企业的预期收益上升,市场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借款比较容易,利率较低,大量资金流入投机型企业,甚至高风险企业,在借款人中高风险的后两类企业的比重越来越高,安全性借款人比重下降,金融业内部的脆弱性增加。一旦经济走上停滞和下降轨道,利润增速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金融部门出于安全性考虑收紧银根,利率上升,靠借入流动性维持经营的企业难以为继,信任感的上升带来投机型企业的现金流入困难,而高风险企业则到了靠变卖资产支付债务的境地,一旦资不抵债,必将引起违约破产,给金融机构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甚至带来金融机构的破产,甚至全行业的危机。,而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接受教训在下个经济周期继续将资金借给风

7、险较大的企业,明斯基认为主要有两个理由: 一是代际遗忘即今天的贷款人忘记了过去痛苦的经历; 二是因为竞争压力的存在,由于贷款人出于竞争的压力而做出许多不审慎的贷款决策,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失去应有的市场份额,很难生存下去。 明斯基对金融脆弱性成因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三、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一)概念: 安全边界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保护以防不测事件使得未来重复过去。 对于贷款人和借款人而言,仔细研究预期现金收入说明书和计划投资项目承诺 书,是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安全边界的关键。,(二)理论分析,1、 应该说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是较为谨慎的,对安全边界很执著,与借款企业相比,金融机构的经营者对

8、整体市场环境和潜在竞争对手很熟悉,但是却无法准确把握未来的市场状况,因此银行家在做信贷决定时遵守摩根规则,即是否贷款主要参考借款人过去的信用纪录,而不太关注未来预期。而且企业进行借款投资时也是如此,因此一旦未来发生不测,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将处于危险的境地。,2、另外金融机构利用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和其他银行的行为来估计安全边界的做法,在经济持续稳定时期很可能降低安全边界的标准,批准了低于安全边界的项目,导致金融业的脆弱性增加,一旦经济形势逆转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四、信息不对称,(一)概述: 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金融机构之所以存在内部脆弱性的原因。 他们认为虽然信息不对称是金

9、融机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由于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二)基本概念,1、信息不对称: 是指交易双方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这些信息,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的相关信息更多,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 2、逆向选择:在金融领域,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主要来自那些积极寻求贷款的人,因此,最有可能导致与期望相违结果的人往往就是最希望从事这笔交易的人。受这种意识的影响,金融机构就极可能选择不发放贷款或少发放贷款,这就是逆向选择。,3、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之后发生的,通常有两种情况: (1)借款人在获得信贷后,将资金成功概率小但一旦成功借款人将获得

10、巨大收益的投资项目。 (2)借款人在有能力偿还借款的情况下,对偿还借款和不偿还借款的成本进行比较,最终选择策略性的不偿还借款的行为。,(三)基本理论的分析,但是金融机构的出现是否真正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呢?恐伯要受到一定的条件制约: 首先储户要真正信任金融机构,不会发生挤提; 其次,金融机构真正能够有效的筛选和监督借款人。 但是这两个条件并不总是具备的,这就意味着金融机构内部蕴藏着危机的可能。,1、 根据斯蒂格利茨和魏斯的研究,由于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不当激励总是存在,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并不能保证高效率,金融机构经常在繁荣时期失去理性,投资于一些收益较大的高风险项目,在

11、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时,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巨额损失。而这类信息一旦被储户捕捉到,必将对金融机构失去信心,产生挤兑现象,危及金融机构的安全。,2、此外不适当存款保险制度和国家救援措施也会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由于存款保险的存在,储户将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减轻了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对贷款的发放将不够谨慎,诱发投资者从事冒险投资,追求高风险收益,导致金融过度。 金融过度必然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导致金融泡沫的破裂,进而发生金融动荡。,(四)评价: 目前金融脆弱性理论虽然日益被人们所接受,但还处于发展初期,金融脆弱性的含义也存在争议,在金融脆弱性的分类、影响因素

12、和衡量指标等问题的论述上还不够具体,尚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的表现,一、阿根廷债务危机 二、迪拜债务危机 三、欧洲债务危机,主权债务,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 主权债务违约 现在很多国家,随着救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债务的比重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当这个危机爆发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主权违约,当一国不能偿付其主权债务时发生的违约。,传统的主权违约的解决方式主要是两种:违约国家向世界银行或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借款;与债券国就债务利率、还债时间和本金进行商讨。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当中,如果一个国家

13、发生了主权债务违约,他是不能以自己的主权作为报酬来偿还债务的。通常的主权违约发生以后一般都是以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解决。,主权债务的代表案例,案例1:本世纪影响最大的主权违约事件 阿根廷主权债务违约危机-,20世纪90年代阿根廷主权债务违约及债务重组。20世纪90年代,阿根廷政府外债大幅度增加,2000年的时候达到了1462万亿超过了外汇收入的4倍以上。他最终宣布对所有债务进行违约。随着阿根廷的货币大幅贬值。,2001年12月,阿根廷818亿美金的主权债务违约,随后: 阿根廷被迫放弃自己当时盯住美元的外汇制度 阿根廷比索随即大幅贬值 比索对美元贬值高达75% 阿根廷通货膨胀迅速上扬,比索贬值后累积

14、通胀率最高达80% 大批阿根廷企业倒闭 失业率大幅上涨至25% 2002年经济下滑10.9%,阿根廷至今还无法在国际市场上顺利的发行国债 阿根廷拖到今天还无法顺利在国际市场上融资主要是其国债重组缓慢 阿根廷在2001年违约后,未能及时的重组债务 直到2005年,阿根廷才提出了重组方案:以仅相当于欠债25-35%的面值发行新债来偿还旧债 阿根廷经济在2003年开始复苏。,主权债务诉讼不断阿根廷陷入评级困境,当地时间2012年10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阿根廷主权债务评级由B级下调一级至B,理由是阿根廷的债务偿付能力有限以及政府的决策可能导致该国经济风险加大。另一大机构惠誉也将阿根廷信用前

15、景展望调降至“负面”。 标普下调阿根廷主权债务评级的理由还包括,该国与债权人之间纠缠不断。,2012年月日,美国纽约州联邦法官作出判决,阿根廷应当赋予那些拒绝接受债务重组计划的债权人以相同的债务索取权,并向他们支付利息,阿根廷随即提请上诉。本月日,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庭驳回阿根廷上诉,并认定阿根廷违反了债权人“平等待遇”原则。 标准普尔认为,美国上诉法庭作出的判决对阿根廷不利,这意味着阿政府要对不接受债务重组计划的债权人履行全额还债义务,预计总额在亿美元左右。此外,该机构认为,最近阿根廷查科和福莫萨两省“比索化”美元债务的决定让外界对阿根廷政府的外债偿付能力产生怀疑。,阿根廷金融危机之后,阿根廷

16、政府分别在年和年进行债务重组,包括公司在内的债权方拒绝接受,并全额索取.亿美元债务。今年月美国纽约联邦法官判决阿根廷应履行全额还债义务。月日,公司借此要求加纳政府查扣停靠该国阿克拉市附近特马港的阿根廷“自由号”护卫舰,以此要挟阿根廷政府偿还违约债务。,案例2 迪拜主权债务违约危机,2009年11月25日,中东阿联酋迪拜出现主权债务危机,迪拜政府宣布重组旗下的主权投资公司迪拜世界,并寻求延迟6个月偿还债款。这是一家业务横跨房地产和港口的企业集团,由政府控股。迪拜政府称,其负债额达590亿美元的国有集团迪拜世界请求债务偿还暂停6个月,迪拜世界旗下棕榈岛集团的35亿美元到期债券也将被延后偿还。,作为回应,穆迪投资和标准普尔都大幅下调了众多迪拜政府相关实体的债务评 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