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分货币需求教学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884887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部分货币需求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十二部分货币需求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十二部分货币需求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十二部分货币需求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十二部分货币需求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部分货币需求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部分货币需求教学教材(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篇 宏观均衡,第十三章 货币需求,2,第十三章 货币需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3,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货币需求概述,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论述的,是货币持有者保持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和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货币需求对物价和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从历史上看,关于货币需求含义的理解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派: 其一是从货币的交易职能出发,仅把货币看作交易的媒介,从而讨论在一定的社会交易总量下,需要多少货币来支撑。比如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的交易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一含义的基础上; 另一种观点则是从微观经济主体出发,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也就是一种财富持

2、有形式。,5,货币需求是否是一个确定的量,1.事后分析中的货币需求可以认定是一个确定量。 2. 事前,从微观角度来考察,在收入给定的条件下要受消费倾向和多种机会成本变量的影响,而影响不可能是精确的。从宏观角度来考察,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和难以预期的因素也会使那些相关关系极强的因素之间并非只能形成一个精确的数量比例。这样,本期或下期分析中的货币需求只能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值域。,6,货币需求是否是一个确定的量,7,返回,二、货币的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其一般形式

3、为: Md= ,其中 代表影响货币需求的各因素。 三、货币需求的一般决定因素 1、收入状况。收入状况可分解为收入水平和收入时间间隔两个方面。 2、信用的发达程度。 3、市场利率。,8,返回,4、消费倾向。 5、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物价水平。 6、心理预期。 7、资产选择。,9,四、货币需求理论 (一) 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 货币数量论可以追溯到1752年大卫休谟在他的利息论和货币论中的经典论述。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可以按时间先后分为早期的货币数量论和近代货币数量论两大部分。,返回,10,a、 早期的货币数量论 早期的货币数量理论来源于对货币数量和物价以及货币价值关系的争论。 洛克(John

4、 Locke)和坎特罗(R.Cantillon)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洛克将商品价值区分为固有价值和市场价值两部分,固有价值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市场价值则取决于商品的供求关系。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具有两部分价值,又由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无限的,因而货币价值就由货币供给数量所决定。,返回,11,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巅峰,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就是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我们统称为近代的货币数量论。,返回,12,b、近代的货币数量论 1、 现金交易数量说 现金交易说着眼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把货币数量规定为“一定时期内用以交易的货币数量”,注重货币的流通速度。现

5、金交易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甘末尔(E.W. Kemmerer)和费雪(Irving Fisher),他们两人先后提出了两个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1) 甘末尔的交易方程。 甘末尔是传统货币数量说的先驱,他的分析对费雪以及后面介绍的现代货币数量说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甘末尔在他的一般物价关系下的货币与信用工具中,就通货数量与物价关系,提出,返回,13,了所谓的甘末尔交易方程: 9-1 在甘末尔的方程式中,不仅包括了货币数量与价格的关系,还包括了信用交易与价格的关系。这里的Ms表示货币与支票的流通总量,Rs表示货币与支票的平均流通速度,Ns表示用货币与支票交易的商品数量,Es表示用货币与支票交易的平均次

6、数,Ps表示所有商品的平均价格。 (2)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现金交易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我们一般所说的现金交易方程式也就是指的费雪交易方程。这一公式发表在其1911年所著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返回,14,2、 现金余额数量说 现金余额数量说考察的是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现金余额数量说由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A.Marshall)提出,经庇古(A.C.Pigou)、罗宾逊(D.H.Robertson)等人的发展,形成以“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方程式)”为

7、核心的理论体系。 (1)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 马歇尔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他在1923年所著的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系统的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说。他认为,货币的价值与其他商品一样,是由其供求决定的。供给为当时存在的通货量,需求则为人们对于货币的需要量。一国公众大多把自己的财产和收入分为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两部分持有,对货币的需要就取决于人们对财富分配比例的选择。也就是说,人们将充分权衡持有货币的收益与损失,以决定持有的货币量。,返回,15,从社会角度来看,公众保持的货币数量对货币价值和物价都有决定性作用。马歇尔认为,货币价值取决于全国居民用通货保持的实物价值与信用货币数量的比例。他把人们用通货保持

8、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把相应的通货数量称为“现金余额”。因此,马歇尔的理论称为现金余额说。,返回,16,(2)剑桥方程式 剑桥学派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庇古,将马歇尔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化和公式化,提出了著名的剑桥方程式,其最普遍的表述形式为: 9-3 式中,M为货币数量,也就是现金余额;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一定时期内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产出;PY表示名义国民收入。在剑桥经济学派的观点看,影响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额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人的财富总额。正如我们曾经指出的那样,货币需求仅仅是指人们希望以货币这种形式持有其财富的愿望,而不是指一个

9、人漫无边际地想要多少货币.,返回,17,其次,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货币以外的各种资产的收益。持有货币虽然能够给人带来不少方便,但是却不能产生收入,所以人们必须在持有货币的好处和持有其他金融资产或实物的好处(如利息收入或消费满足等)之间进行权衡。 剑桥学派认为,M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人们对持有货币的利弊权衡,二是人们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因此,现金余额说中隐含着一些思想,即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有影响。 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人们的资产选择。,返回,18,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

10、速度;剑桥方程式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保有货币要付出代价,这就要在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19,(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最早曾是现金余额说的拥护者和剑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随着他的货币理论在1930年的出版,他已经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和评价,并提出了很多质疑。到1936年他所著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时,他已经完全背离了传统的新古典学派经济理论,彻底否定了萨伊定律,从价格分析转变到面向就业与产出的更为一般性的货币理论研究。他以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为理论背景,在通论中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经

11、济理论,我们称之为“凯恩斯革命”。,返回,20,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2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可用于储存财富的资产有:货币与债券。 货币是不能产生收入的资产;债券是能产生收入的资产。但持有债券,则有两种可能:如果利率趋于上升,债券价格就要下跌;利率趋于下降,债券价格就要上升。 如果持有债券的收益为负,持有非生利资产货币就优于持有生利资产;反之,对货币需求减少,对债券的持有量则会增加。,2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负相关,2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式: M

12、M1M2L1(Y)L2(r) (式中的L1、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凯恩斯也常用“流动性”指货币。),24,注:(a)表明了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种货币需求与收入的正比例关系;(b)表明了投机动机中货币需求与当前利率的反比例关系。,返回,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货币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状况。但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货币的投机需求主要受人们对未来利率预期变动的影响。按照凯恩斯的思想,预期的无理性导致预期缺乏科学性,从而货币投机需求的变动常常是剧烈且变化莫测的,有时候甚至会走向极端而发展不规则的变化。,25,凯恩斯在他的通论中列举了这种极端的情况: 当

13、利率水平降到一定低的水平(如图10-2的r0处)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预期未来利率不会继续下降,也就是说未来的债券价格不会继续上升。每个人从收益和风险的角度考虑,都不会持有任何债券,所有的资产都以货币形式存在。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递减函数的轨迹,流动性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我们称这一现象为“流动性陷阱”,这时金融货币当局无论怎样扩大货币供给,都不会使利率进一步下降,从而货币政策丧失了有效性。,返回,26,返回,27,后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发展一:文特劳布的七动机说 英国经济学家文特劳布是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文特劳布认为凯恩斯的货币需

14、求三大动机不能涵盖全部现实状况,应该予以扩展,进而提出了七动机说: 1.产出流量动机。当企业决定增加产量或扩大经营规模时,需要有更多的货币。 2.货币工资动机。当货币增加后,由于物价的普遍上涨,往往连带货币工资的增长,由此造成货币需求增加。 3.金融流量动机。即人们为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而储蓄货币的动机。 4.预防和投机动机。在手中保留超出交易需要的货币,一方面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等待时机以便进行投机。,返回,28,5.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资本化融资,是指为获得收益进行的资金融通。对于借者来说,要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就必须按时还本付息;对于贷款者来说,为能在遇到良好的投资机会时,及时满足贷款需

15、要,也必须持有一定的货币。 6.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即使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水平,也需要更多的货币。 7.政府需求扩张动机。政府干预经济需要大量货币,尤其是实施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时更是如此。,返回,29,发展二: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样也是利率函数的问题。相应地,分别有如下两个函数式:,M为消费者持有的预防性货币余额,Z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损失,S为未来某一时间内的净支出Y的随即分布的方差。这一模型说明,收入对预防性货币需求M的影响是通过净支出的方差间接表现出来的,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化。,30,后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发展三

16、:凯恩斯在论证其投机性货币需求时设定:投资者或选择货币,或选择债券。然而,即使社会财富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现实生活中,微观主体的选择往往是既持有货币,又持有债券,变动的只是两者的比例。,31,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1 弗里德曼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函数:,式中, 为实际货币需求。,32,第十三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解释: 1、 恒久性收入y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所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或预期的长期平均收入。货币需求与它正相关。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点. 2、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w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33,第十三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3、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是作为不生利资产看待;而弗里德曼考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