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 课本化学实验 大全 全国通用(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871419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 课本化学实验 大全 全国通用(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 课本化学实验 大全 全国通用(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 课本化学实验 大全 全国通用(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 课本化学实验 大全 全国通用(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 课本化学实验 大全 全国通用(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 课本化学实验 大全 全国通用(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 课本化学实验 大全 全国通用(整理).pdf(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1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蜡烛浮在水面 (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 (4)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 C

2、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5)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结论: 蜡烛通常为黄白色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 小小 , 不不 溶于水 蜡烛发出黄白色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高高 。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 H2O ,其中含 氢氢 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CO2, 该气体能使 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变 浑浊浑浊 ,说明蜡烛中含有 碳碳 元素。 有一

3、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蒸气被点燃。 【活动与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活动与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现象现象: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CO2 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 气体中 O2的含量高) 3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 中 H2O 的含量高) 小结:小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 O2的量减少,CO2和 H2O 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 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含量

4、多少不同) 基本操作插图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送入送入固体粉末状:固体粉末状:操作要点 “ 一横一横 、 二送二送 、 三缓速三缓速 ”( (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 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 液体的倾倒倾倒 操作要点:“取下瓶塞 倒放在桌上倒放在桌上 ,标签 向手心向手心 缓慢倒, 用完盖紧原处放。” 液体的量取量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 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与液面凹液凹液面最低面最低 处保持水平。 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

5、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滴管的使用滴管的使用 胶头滴管用于滴加滴加 少量液体,使用时_ _垂直在容器上方垂直在容器上方_,一般不可_实验台实验台 上上_,也不可_放在其它位放在其它位置置_;不要_平平_放或_ _倒倒_放,用过后应立即 清洗清洗 干净干净 再去吸取其它药品。滴瓶 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 用,_不能不能_冲洗。 4.4.物质的加热物质的加热 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禁止向 燃着燃着 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 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 酒精灯酒精灯 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用 外焰外焰 加热; 熄灭时,用 灯帽盖灭灯帽盖灭 ,不能用

6、嘴吹;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 , 也不得少于 1/4 。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 壁外的水擦干;以免加热的时候容器炸裂;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容器的底部不要和灯芯接触,以免玻 璃仪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也不能离得太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的效果;很热的容器不要立 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 给盛有液体液体的试管加热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1/3 ;加热前应先 预热预热 试 管 ; 试管应 与桌面成与桌面成 45 放在外焰上; 试管口不能朝着 有有人的人的 方向; 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

7、用试管、试管、 烧杯、烧瓶等烧杯、烧瓶等。 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固体药品加热时:药品平铺试管底部,增大固体的受热面积,试管口要略 向下向下 倾斜, 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给固体物质加热,可用干燥的试管。干燥的试管。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加热方法 【实验 1-10】现象: 产生 蓝色沉淀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蓝色沉淀逐渐变黑 2 Cu O 2 Cu + O2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课题 1 1 空气空气 【实验【实验 2 2- -1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

8、定 (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 红磷红磷 。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3)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 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把塞子塞紧。等 燃烧结束冷却 后,打开弹簧 夹。 (4)现象:有大量 白烟 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 瓶中原空气的 1/5 1/5 体积 (5) 结论: 空气是 是混合物 ; O2约占 约占空气体积的 1/51/5, 可支持燃烧; N2约占 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6)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 1/5 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能否

9、用铁代替红磷?不能不能 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 有有 残余的氧气。 (7)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2P2O5 课题课题 2 2 氧气氧气 1.1.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实验【实验 2 2- -2 2】(O O2 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复燃)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复燃)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2 点燃 CO2 现象:发出 白光白光 ,放出 热热 , 生成 无色能使澄清的

10、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无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实验【实验 2 2- -3 3】硫燃烧,硫燃烧, S + O2 点燃 SO2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 淡蓝色火焰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产生有 刺激性气味刺激性气味 无色气体; 在氧气里燃烧发出 明亮的蓝紫色明亮的蓝紫色 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 色气体; 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 大量白烟大量白烟 。 【实验【实验 5 5- -2 2】镁在空气中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点燃 2MgO 现象:现象:发出 耀眼强 光,放出热量, 生成 白色固体白色固体 。 【实验【实验 2 2- -4 4】

11、铁丝在氧气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5 操作:操作:把光亮的细铁丝 盘成螺旋状盘成螺旋状 ,下端 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 火柴快燃尽时火柴快燃尽时 , 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 此实验此实验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 红热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可燃物在氧气氧气中比比在空气空气里燃烧 更更剧剧烈烈 ,原因是 氧气支持燃烧,氧气瓶中的氧 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

12、浓度大,所以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 课题课题 3 3 制取氧气制取氧气 【实验【实验 2 2- -5 5】实验目的 探究 MnO2的催化作用 现象: 步骤 1 中木 条不复燃,步骤 4 中木条复燃,加入 MnO2后冒大量气 泡 。 解释: MnO2使 H2O2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 【实验【实验 2 2- -6 6】实验目的 证明 MnO2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活动与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活动与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 ,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 冒出 若有气泡冒出, 则装置不漏气 若没有气泡冒出,

13、 则装置漏气 木炭的燃烧木炭的燃烧 夹取木炭的仪器为 坩埚钳,在酒精灯上加热到 红热,由瓶口 向下缓慢插入(充分利用瓶中的 O2), 倒入澄清石灰水, 振荡 ,观察到 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木炭燃烧生成 CO2。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6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自然界的水 课题课题 1 1:水的组成: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电解水的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气体的检验 气体检验现 象 结论 与电源相连的 两电极上都有气 泡 产 生 与电源正极相连 的一端产生的气体 少 用 一 带 火 星 的 木 条 置 于 与 电 源 正 极 相 连 的 试 管 口 木 条 复

14、燃 该 气 体 是 氧 气 ( 是 由 氧 元 素 组 成 ) 与电源负极相连 的一端产生的气体 多 用 一 燃 着 的 木 条 置 于 与 电 源 负 极 相 连 的 试 管 口 气体能燃烧,产 生 淡 蓝 色 火 焰 , 该 气 体 是 氢 气 ( 是 由 氢 元 素 组 成 ) 注:为 了增 强 水 的 导 电 性 , 在做 这个实验时 应 加 入 少 量加 入 少 量的 稀 硫酸稀 硫酸 或 氢氢 氧 化 钠氧 化 钠 溶 液 电 解 水 的 电 源 为 直 流 电 。 V V正正:V V负负 = 1 = 1 :2 2 注:氢气的量少 时,在检验时往 往看不到淡蓝色 火焰,而能听到 爆 鸣 声 m m正正:m m负负 = 8 = 8 :1 1 实验结论 ()、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 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2H2+ O2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的种类不变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本实验还可证明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课题课题 2 2: 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 【实验【实验 3 3- -2 2】现象 在静置的水中,品红在不断扩散在静置的水中,品红在不断扩散 说明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 1、取少量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置于试管中,滴入浓氨水, 溶液由无色变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