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八抽样审计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826748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11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八抽样审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八抽样审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八抽样审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八抽样审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八抽样审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八抽样审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八抽样审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抽样审计,第一部分 本章内容框架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 本章内容框架,审计抽样的含义 审计抽样的种类 统计抽样 和非统计抽样 属性抽样的基本步骤 确定总体和属性范围 确定样本规模 选取样本 审查样本项目 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 统计抽样的基本步骤 抽取样本确定审查总体的范围 确定抽样规模 随机抽取样本 审查样本项目 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 样本的选取 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抽样结果的评价分析样本误差 推断总体误差 重估抽样风险 形成审计结论,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三、统计抽样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属性抽样 第三节 变量

2、抽样,一、审计抽样的定义,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审计抽样对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其目的是在有限资源条件限制下,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形成和支持审计结论。,审计抽样与审计风险抽样风险:审计人员根据抽样结果得出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 1、弃真风险:应对总体得出有利结论,但由于样本不具代表性,审计人员基于抽样结果却正当地得出不利结论的可能性。 2、采伪风险:应对总体得出不利结论,但由于样本不具代表性,审计人员基于抽样结果却正当地得出有

3、利结论的可能性。 非抽样风险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抽样风险是与样本量成反比的,也就是说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抽样风险可以进一步分为“弃真”风险和“采伪”风险。 1“弃真”风险 “弃真”风险是指应对总体得出有利结论,但由于样本不具代表性,审计人员基于抽样结果却正当地得出了不利结论的可能性。 “弃真”风险在控制测试中表现为“信赖不足风险”(risk of underreliance),即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 “弃真”风险在实质性测试中表现为“误拒风险”(risk ofincorrect r

4、ejection),即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弃真”风险(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会导致审计人员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但这种努力最终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审计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弃真”风险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2“采伪”风险 “采伪”风险是指应对总体得出不利结论,但由于样本不具代表性,审计人员基于抽样结果却正当地得出了有利结论的可能性。 “采伪”风险在控制性测试中表现为“信赖过度风险”(risk of overreliance),即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以信赖的可能性。 “采伪”风险在实质性测试中表现为“误受风险”(ri

5、sk of incorrect acceptance),即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采伪”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很可能使整个审计程序不足以查出重要错报,从而导致审计人员得出不正确的审计意见,因此,“采伪”风险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 对审计人员来说,“弃真”风险是保守型风险,只不过费时费力;而“采伪”风险是最危险的风险,应予以特别的关注。 以上两种风险(“弃真”风险和“采伪”风险)都属于抽样风险,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来减少,但这样做会增加审计成本。而审计人员更应关注通过选挥合适的样本选取方法(如随机选样)来控制或减少抽样风险,这样做同时可以控制审计

6、成本的急剧增加。,非抽样风险(nonsampling risk)是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这是审计人员未能适当选取样本因而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风险,所以不是由于采用了审计抽样而带来的。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有: (1)人为错误,如没有发现样本中出现的误差。 (2)运用不适当或不生效的审计程序,如用逆查程序测试完整性认定。(3)错误解释样本的结果。 非抽样风险无法量化,而且对审计的效果和效率都可能产生影响。非抽样风险不能通过扩大样本来降低(即使选取整个总体也存在着样本不具代表性的风险),但是可以通过仔细地计划审计程序并且适当地指导和监督抽样工

7、作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非抽样风险。,二、审计抽样的种类,(一)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二)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一)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选用 统计抽样:审计人员在计算正式抽样结果时采用统计推断技术的一种抽样方法。 非统计抽样:审计人员全凭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来评价样本结果并对总体做出结论。 采用统计抽样的理论依据 有充分的数学依据; 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依据 有合理的经济依据 更重要的是统计抽样能使审计人员确定、控制抽样风险。,统计抽样的意义 能科学的确定抽样规模;使总体各项目的被选中的机会是均等的,可以防止主观的判断;能计算抽样误差在预先给定的范围内的概率有多大,并根据抽样推断

8、的要求,把这种误差控制在预先给定的范围之内;便于审计人员为其得出审计结论提供可辩护的依据。 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关系 非统计抽样比统计抽样花费的成本小,但统计抽样的效果比非统计抽样好。非统计抽样只要设计好,也能达到同统计抽样一样的效果。 非统计抽样不能量化审计风险,这是它与统计抽样的最根本区别。,(二)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一定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符合性测试。 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实质性测试。 双重性抽样-在审计实务中,经常存在同时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采用的抽样。,(

9、三)概率性抽样与非概率性抽样,概率性选样:保障审计对象总体中每一项都按某一已知概率被选入样本的一种抽样技术。 非概率性选样:不能保障审计对象总体中每一项都按某一已知概率被选入样本的一种抽样技术。 概率性选样与非概率性选样的区分是根据选取样本方式的不同进行区分的。 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区分则是根据评价抽样结果方式的不同进行区分的。 选取样本的方式将可能直接约束评价抽样结果的方式,即采用概率性选样选取样本时,既可以用统计抽样技术也可以用非统计抽样技术。,概率抽样就是使总体内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入样本的概率,这样的样本被称为随机样本,因此,随机样本是由等概率地随机抽取的个体所组成。随机抽样是以概

10、率为依据的,故而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在以各种方式抽取的样本中,随机样本的代表性最高。概率抽样又可以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以及结合使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抽样方法的多阶段抽样。,有些研究为了符合研究的目的,不得不按照需要从总体中抽取少数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 在上述情况下,一般代之以非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由于各个个体进入样本的概率是未知的,而且排除不了调查者的主观影响,因而无法说明样本是否体现了总体的结构,用这样的样本推论总体是极不可靠的。但非概率抽样操作方便,省钱省力,统计上也远较概率抽样简单,而且能对调查总体和调查对象有较好的了解,抽样也可

11、获得较大的成功。但是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将非概率抽样的结论推论到总体时要极其慎重,否则就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 非概率抽样有以下几种类型。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三、统计抽样的基本步骤,1、确定审查总体的范围 (1)项目相关性 (2)总体同质性 (3)项目可变性 (4)项目充分性,2、确定抽样规模 抽样规模取决于以下因素: (1)总体规模 (2)总体各项目之间的差异 (3)精确限度 (4)可靠限度,3、随机抽取样本 随机抽样的方法有: (1)简单随机抽样法 (2)等距抽样法 (3)整群抽样法 (4)分层抽样法,第二节 属性抽样,一、确定总体和属性范围 二、确定样本规模 三、选

12、取样本 1、审查样本项目 2、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 3、评价样本结果 (1)发现出样本误差。 (2)推断总体误差。审计人员应根据抽样中发现的误差,采用适当的方法,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 (3)重估抽样风险。在推断总体误差后,应将总体误差同可容忍误差进行比较,并将抽样结果同其他有关审计程序中所获得的证据相比较。 (4)形成审计结论,第三节 变量抽样,设定所要求的精确限度和可靠限度 估计总体的标准误差 确定样本量 运用随机原则选取样本 审查样本中的每个项目并计算样本的平均数,第四节 审计抽样的过程,一般过程分为样本设计,样本选取和抽样结果评价三个阶段。 (一)样本设计 要考虑七因素:审计目标,

13、审计对象总体及抽样单位,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可信赖程度和可接受采伪风险水平,可容忍误差,预期总体误差,分层。 (二)样本选取 1、确定样本选取方法:随机选样,系统选样,随意选样,整群选样,判断选样, 2、执行抽样计划 (三)抽样结果评价,1、分析样本误差: 2、推断总体误差:根据样本误差采用适当的方法,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 3、重估抽样风险:将推断的总体的最大可能误差率与可容忍误差相比较。 4、形成审计结论 审计抽样与专业判断 统计抽样并不排除专业判断,运用非统计抽样时,专业判断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可信赖程度-通常用预计抽样结果能够代表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百分比来表示。(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

14、,需要选取的样本量就越大。) 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而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可容忍误差越小,需要选取的样本量就应越大。) 预期总体误差-注册会计师根据前期审计所发现的误差,被审计单位经营业务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的评价及分析性复核的结果等,来确定审计对象总体的预期误差。(如果存在预期误差,则应当选取较大的样本量。) 分层-是将某一审计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特征的次级总体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分层重点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分层时应注意的以下几点: 1、总体的每一抽样单位必须属于一个层次,并且只属于这一层次; 2、必须

15、有事先确定的、有形的、具体的差别来区分不同的层次; 3、必须能够事先确定每一层次中抽样单位的准确数字。 分层主要适用于内部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特征的总体。分层除了可提高抽样效率外,也可以使注册会计师能按项目的重要性、变化频率或其他特征而选取不同的样本数,并且可以针对不同层次使用不同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对包含最重要的项目的层次实施全部审查。),第五节 符合性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控制测试采用的抽样方法: 固定样本抽样 停-走抽样 发现抽样 控制测试中运用的抽样技术是:属性抽样审计方法。 属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的质量特征,即被审计业务或被审计内部控制是否遵循了既定的标准以及其存在的误差水平。

16、属性抽样中,抽样结果只有两种:“对”与“错”或“是”与“不是”。,固定样本抽样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审计的目的。(如审查企业是否只有将验收报告与进货发票相核对之后,才准支付采购贷款这种内部控制程序。) 2、定义误差,(对每张发票诼有关验收单据,若发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即可定义为“误差”: (1)、未附验收单据的任何发票; (2)、发票虽附验收单据,但该单据却属于其他发票; (3)、发票也验收报告单据所记载的数量不符。) 3、定义审计对象总体(如:假设审计对象总体包括审计年度前10个月内购买原材料的若干张凭单) 4、确定样本选取方法(如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随机选样法来选取样本。) 5、确定样本量(如前三年的误差率为0.5%、0.9%、0.7%,误差不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因此基于稳健的原则的因素,可将预期总体误差率定为1%。),6、选取样本并进行审计 按随机选样法选取的凭单,并按所定义的“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