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46套)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0718130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46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46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46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46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46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46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46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46套)本卷共150分,分第卷和第II卷,150分钟完成。第卷(选择题 共36分)本卷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忖度(cn) 肄业(s) 棱角分明(ln) 间不容发(jin)B迂腐(y) 倾轧(y) 宁缺毋滥(nn) 如法炮制(po)C攒射(cun) 威慑(sh) 淡泊名利(b) 不胫而走(jn)D倾圮(p) 濒危(bn) 人才济济(j) 一哄而散(h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匮乏 起搏器 安分守己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B侯爵

2、 哈密瓜 平心而论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C跟贴 打圆场 悬梁刺股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D文身 名信片 再接再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由于某种原因,原定的演出_了,俗话说,好事多磨,相信不久我们将会看到更精彩的演出。“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_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在艺术形象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竞技体育,_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A延迟 原先 纵然 B延缓 原本 固然C延迟 原本 固然 D延缓 原先 纵然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B面对人生绝境,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不屈不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创作了我与地坛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C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涵着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

4、力。B年仅22岁的正教授级研究员刘路3月31日前去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领取了凤凰卫视授予的“影响世界华人”奖杯。C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D“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6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向孔子问仁,孔子对仁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子贡要孔子说出仁的条目和详情,孔子的回答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B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魏与吴蜀联军的赤壁之战、吴蜀的彝陵之

5、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采用了火攻。(三国演义)C大卫成长过程中遭遇过许多不友善的人凶残、贪婪的继父:默德斯东,残忍的校长:克里克尔,狡诈的朋友:史蒂尔福斯,心怀歹意的恶人:希普。(大卫科波菲尔)D有趣的绅士堂吉诃德:一位形状古怪、愁容满面的瘦高骑士,披挂着一副残缺不全的盔甲,骑着一匹瘦骨嶙峋、无精打采的驽马;他的身旁是一位装束粗俗、机灵乐观的矮胖侍从,骑着一头苍老矮小的灰色毛驴。(堂吉诃德)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论“自然美”任继愈美学界中国外国都有人主张所谓的自然美。自然美是相对于人工美来说的。有没有纯粹的自然美,现在也有争论。因为自然、客观存在的外

6、界的东西,如山水、草木、日月、风景,从古代就存在,它客观地摆在那里,但人类懂得歌颂、欣赏自然美,却不曾发生在遥远的古代。北京猿人时期,周口店地区山川秀丽,气候宜人,遍地树木花草,但那时北京猿人关心的是如何狩猎。如果有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它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这种观点值得怀疑。从美学作为独立学科来看,只有艺术美,而无自然美,人们鉴赏的只是艺术的美。所谓自然美,说到底,还是经过人们思想意识加工过的美。自然是摆在那里的客观存在,美不美,一定要通过人的接触、感受,对它做出判断和评价,这才叫做美。人们称赞自然美,这种说法本身就否定了自然美的存在。比如说山明水秀,“明”、“秀”的性质是人加给它的,它无

7、所谓“明秀”。水自己在流,能行船,这是它的特点。大山,人们称赞它雄伟,这又是人加给它的。山本身只有高度,而不存在“雄伟”的属性。形容江河奔放,江河的水的流量是客观的,“奔放”是人给加上去的。又如:雨,是水蒸气凝结成的,但久旱后的雨,人们说“喜雨”;久雨不停,说是“苦雨”。风也不过是空气的流动,王羲之兰亭序中说“惠风和畅”,这也是人为的判断。如果观察者换了另外的人,则有“凄风”或“暴风”等等。看月亮,心情开朗时认为是“朗月”,心情凄凉时认为是“冷月”。对于花,杜甫有“感时花溅泪”(苦难时的感受)。有人称赞颐和园的好处是:虚实对比,一边是宫殿、山石,一边是湖波塔影。人们以一幅画的要求来构造颐和园的

8、建筑。有人反问,既然一切是艺术的美,而美中有一种古朴的美、拙重的美,如以树根天然的形状做成的艺术品,这怎么理解呢?古朴的美是在今天高度文化的社会中才能提出,原因是有了大量人工的艺术品后,看厌了,需要调剂一下,这就要求回到自然,是技巧高度发达的社会的人做的翻案文章。如无高度发达的技巧,就不存在古朴的美。例如,周口店原始社会遗址,全部是自然,没有楼台亭阁,只有山洞、草木。不能说那种状态就是美。人一步步改变了自然面貌,使之更适合人类文化生活的要求。提倡回到自然,那只能是有了一定高度的文化的社会,才回过头来提出的口号。自然美是人为的美的一部分,是人加上去的,或者说是人类创造美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如果没有

9、发达的文化,没有自我意识的觉醒,人还不知自我的存在,那种纯自然就无所谓美。人类产生了自我意识,才把美提到鉴赏的日程上来,有了美的先决条件鉴赏能力(所以说美学是鉴赏之学,就是这个意思),才能感受自然的美。 (选自天人之际)7.下列关于“自然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美是国内外美学界都有人主张的与人工美相对的,但到目前尚未确定是否以纯粹的形式存在的一种美。B自然美作为一个欣赏对象在遥远的古代并没有被人认识到,虽然从古代开始这种美已经客观存在于自然中。C自然美在美学的范畴内可能存在,人们所说的自然美其实只是艺术的美,是经过人们思想意识加工过的美。D自然美是人具有了一定高度的文化之后才创造出

10、来的一种美,它是行为美的一部分,是人类创造美的补充。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明秀”并不是山水本身具有的性质,而是人们给它加上去的,事实上水只有流动的特征,而山也只有对应的高度。B江河的流动被认为是“奔放”的,久旱之后的雨是“喜雨”,久雨不停则是“苦雨”,这些都说明人的思想意识的重要影响。C同一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人的感受中会有差异,同一种景物在同一个人的不同心情下也会有一定差别。D周口店原始社会遗址的纯自然状态本身并无所谓美,而从颐和园宫殿、山石、湖波塔影等人为设计中却可以发现美。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北京猿人不关心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的

11、自然风光,而是关心狩猎,可以用来说明自然景物中客观存在着美。B因为人们称赞自然美的实质是否定自然美的存在,所以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加入了人的思想判断才成为了美。C当今社会中有人去创造古朴的美、拙重的美,只能证明人们对不同美的追求,而不能说明古朴的东西里面含有美。D没有发达的文化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就不会去鉴赏美,更不会有美学的出现,因为人是自然美存在的根本。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李斯论 (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

12、,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

13、,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惇、曾

14、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注释宴然:安闲的样子。谏逐客:秦始皇曾发布逐客令,驱逐六国来到秦国做官的人,李斯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提出了反对意见。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用商鞅成法而已 一:完全B灭三代法而尚督责 尚:崇尚C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 劝:鼓励D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 易:交换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秦国地形便利 因人之力而蔽之B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 若属皆且为所虏C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 均之二策D不亦远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李斯以荀卿之学辅佐秦朝行暴政,致使天下大乱,作者则认为李斯是完全舍弃了荀子的学说,李斯的做法只不过是追随时势罢了。B作者由论李斯事秦进而泛论人臣事君的问题,强调为臣者对于国君的“悖谬无义”之政,不应为自身的富贵而阿附甚至助长之。C此文主旨在于指出秦行暴政是君王自身的原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