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历下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687051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鉴赏(历下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古诗词鉴赏(历下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古诗词鉴赏(历下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古诗词鉴赏(历下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古诗词鉴赏(历下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历下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历下区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山大二附中,一、根据内容,把握题材 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写景诗:借景抒情,联系写作背景、作者理想。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事件,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如杜甫春望。 咏史诗: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等,咏物诗:托物言志。 “物”是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杨柳象征离别、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山水田园诗: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

2、、孟浩然等。边塞诗: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范仲淹渔家傲。,二、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 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 王 维的诗,诗中有画, 李 白的诗,豪放飘逸, 杜 甫的诗,沉郁顿挫。,1.诗歌流派: 现实主义: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如杜甫、白居易等。 浪漫主义: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如李白。,2.词的流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如苏轼、辛弃

3、疾。 婉约派: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如李清照。,三、找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阴阳割昏晓”的“割”字, “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尽”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 “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 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2.意象: 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的,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多个意象,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就用“征蓬”和

4、“归雁”两个意象来表达飘零之感。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用“月”来寄托思乡之情。,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一),1月思乡,怀人。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二

5、),5莲爱的象征 。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6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

6、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三),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10. 柳离情依依 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

7、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之所。,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四),11芳草离恨 “芳草”意象的运用,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意象之一便是香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以香草自喻,抒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

8、念旧之情。,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五),12芭蕉孤独与忧愁 芭蕉和梧桐意象的意蕴差不多,常常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13羌笛凄切之声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14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15.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六),16.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先遣为信使,前来给

9、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来青鸟成为传书的信使。 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意境 意境是作品中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较多的词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 辛的破阵子慷慨悲壮、归园田居恬淡自然李的武陵春凄凉愁苦、使至塞上雄浑壮观 苏的浣溪沙.簌簌恬淡和谐、月下独酌浪漫悲凉 走马川行激昂豪迈、登楼沉郁壮阔等等。,四、修辞手

10、法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如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将手足离散比作“雁”、“蓬”。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设问:如辛弃疾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反问:如:苏轼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夸张:如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复等。,五、运用联想、想像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明月,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解题指导,描绘画面类 诗眼炼字类 名句赏析类 表

11、达技巧类 情感表达类,描绘画面类,注意事项: 1、不要单纯翻译 2、不要脱离诗歌原来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解题思路: 1.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扩展、想象、发挥。 2.结合全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例题:,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呈现的画面。,初春,有些地方,几只黄莺为了能停落在向阳的树枝上,吱吱喳喳,蹦蹦跳跳,争抢不已。是谁家刚飞来的小燕子正飞来飞去,忙于啄泥衔草,营建新巢?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诗眼炼字类,注意事项:不要就字论字,要结合诗歌内容解释字词的含义。,解题思路: 1.解释词义、字义 2.带回原句,写出了 注意其中是否有修辞 3.表现了的主题;或诗人的情感,例题:

12、,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中“暗”使用的妙处。,“暗”字指暗中。诗中写出了笛声不知何人所吹,不知从何而来,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渲染了一种不欢快,哀伤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2分) 参考答案: 见,看见的意思。南山是在诗人采菊的间隙,不经意间闯入诗人的眼帘,这美景不是诗人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之见。这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本意+语境意+的情感),饮酒陶渊明,名句赏析类,情:情真意浓,抒发志趣,景:生动形象,诗意横生,理:蕴含哲理,发人深思,例题:,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13、花开。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例题:,情,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老夫聊发少年狂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理,例题:,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名句赏析,赏析“城

14、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前句写关中地区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城阙”即城墙和宫殿,这里指当时的都城长安。“辅”即护卫,“三秦”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点出送别之地。次句写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巴蜀的五大渡口。“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上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等五大渡口,称“五津”。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送行双方依

15、依惜别的感情。这一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其壮阔精整。,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别人纷纷志得意满,奔赴前程。诗意固然不无惆怅,却也颇为豁达。 诗人用这样异常达观的态度来应对世变,劝诫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寂寞、蹉跎、忧伤。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忧伤低沉的情调,尾联便乘势而下,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首句形象地显示出杀敌的壮志。词人悲愤焦灼的形象,渴望早日奔赴杀敌前方的心态便跃然纸上。宝剑的寒光闪耀在醉后的灯下,军营的号角吹响在梦中。

16、绵延的兵营中响起了号角声、军乐声,战旗飘扬、兵士饱餐,这一切有声有色地描绘了沙场点兵的壮盛军容。词人选取前方将士宴饮和阅兵这两个场景,出语雄壮悲凉。 赏析“沙场秋点兵” 五个字紧凑有力,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我们仿佛看到,威严的将帅正站在高高的检阅台上,披坚执锐的战士神情肃穆,随时准备去各敌人撕杀, 一个“秋”字,更给整个场面增添了肃杀之气,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句对离愁作形容、限定,以见胸中有种与别人不同的愁情在扰乱着无法解脱。前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结句以味觉写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之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也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作者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