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庆典-处暑养生吃什么传统食物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527592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日庆典-处暑养生吃什么传统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节日庆典-处暑养生吃什么传统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节日庆典-处暑养生吃什么传统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节日庆典-处暑养生吃什么传统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节日庆典-处暑养生吃什么传统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日庆典-处暑养生吃什么传统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日庆典-处暑养生吃什么传统食物(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处暑养生吃什么传统食物篇一:2015处暑养生食谱 2015处暑养生食谱 处暑养生五大食谱滋阴润燥 处暑意思就是夏天的暑热正式结束,虽然意义上秋季已经来临,但是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只是不如夏季的炎热而已。这时候的天气多变的凉爽干燥,所以人们养生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适应季节的变化,处暑养生应该吃些什么呢,五大食谱补肝益肾去润肺去噪。 芝麻菠菜 原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分别加入盐、味精、香油,

2、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补肝益肾,开胸润燥。 百合莲子汤 原料: 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 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沙参粥 原料:沙参15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沙参捣碎,加水煎取药汁后去渣,然后将药汁与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养胃、祛痰止咳。 应用:肺阴亏虚所致的虚热燥咳、干咳少痰、久咳声哑、咽喉干痛;胃阴亏虚所致的津少口渴、胃脘

3、灼热隐痛、舌干少苔、大便干结、干呕呃逆,以及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等而属阴虚者。 石斛粥 原料:鲜石斛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石斛以水200毫升,文火久煎取汁约100毫升,再将药汁与粳米同人沙锅,加水4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放人冰糖搅匀。每日早、晚稍温顿服。 功效:滋阴、生津、养胃。 应用:温热病后,阴津耗伤所致的心烦口渴、虚热不退、胃脘隐痛、不思饮食、嘱逆干呕等。 青椒拌豆腐 原料:豆腐1块,青椒3个,香菜10克,香油、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豆腐用开水烫透,捞出晾凉,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青椒用开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将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盐、

4、味精等搅拌均匀,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对胃口不开,食欲不振者尤其适合。 相关阅读:处暑之时,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处暑节气中,老年人的气血阴阳都容易产生亏虚的情形,可能会出现昼不寝,夜不瞑的少寐现象,所以老人家在这时候更要坚持有午睡的好习惯。 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强调睡“子午觉”的重要性,所谓“子午觉”就是每天在子时、午时入睡。 子午

5、之时刚好是阴阳交接之时,这时候人体阴阳盛极而衰,致使气血产生失衡现象,所以必须静卧以对。 凌晨至4时为体内各项器官功能降到最低点的时候,中午12:001:00为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段。这两个时段最好能进入睡眠。 3、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防病提示: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5、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

6、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6、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篇二:24节气养生与相关饮食 24节气养生与相关饮食 1月 小寒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干等。 大寒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 2月 立春

7、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标志着春季开始,冬天结束。立春养生着眼于“生”字,应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心境愉悦;饮食宜将辛温发散的大枣、香菜、花生等灵活搭配。 雨水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为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雨水时天气仍然较为寒冷,应注意保温。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百合、芋头等。 3月 惊蛰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春分太阳到达黄经0时为春分,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春分节气时人体血液正处于旺盛

8、时期,易发非感染性疾病。膳食要保持寒热均衡,不适饮用过肥腻的汤品。 4月 清明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此时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清明应以养肝为主,宜多食利于肝脏生发、疏泄、养阴的食材,如芹菜、春笋、韭黄、菠菜、黄豆等,不宜吃温性比较大的肉食。 谷雨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饮食上应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一些含B族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和碱性食物。 5月 立夏太阳到达黄经45时为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 ,是夏季的开始。此时要重视精神的调节,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可以葱头、红酒畅通气血,膳食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小满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9、意指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但尚未成熟。此时皮肤病高发,饮食应以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为主,忌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6月 芒种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农民最为忙碌的时节。芒种期间要多食疏菜、豆类、水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蛋白质,并可提高机体提抗力的食物。 夏至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 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绿叶菜和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可多食。 7月 小暑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未到最热。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

10、意劳逸结合,宜多食消暑汤粥、水果等清凉去暑的食品。 大暑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此时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应常吃益气养阴的清淡食物,如山药、大枣、绿豆、蜂蜜、莲藕、木耳等。 8月 立秋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处暑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意指“夏天暑热正式终止”。处暑时在饮食上应注意滋阴防燥 、少辛增酸,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 9月 白露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进入白露,天气开始

11、转凉。此时节应及时添加衣被,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喝粥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和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秋分太阳到达黄经180时为秋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凉爽的秋季。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应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饮食上要多吃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10月 寒露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暮秋之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乐观豁达之心,多食柔润食物,少食辛辣之品。 霜降太阳到达黄经210时为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宜平补,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

12、。 11月 立冬太阳到达黄经225时为立冬,我国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宜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如薯类、谷类食物,也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避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小雪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此时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阴冷晦暗光照较少的天气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此时宜吃羊肉、牛肉、鸡肉、腰果、山药、栗子、核桃等温补益肾食品。 12月 大雪太阳到达黄经255时为大雪,大雪节气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此时阴气已盛、阳气衰微,除了要保暖防寒外,还要合理进补、多运动、早睡迟起、多晒太阳才能助健康。 冬至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季生命

13、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篇三:24节气的饮食 24节气该吃什么呢?养生 中医 二十四节气的饮食规则 24节气: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 立春饮食原则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 雨水饮

14、食原则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正是养生的好时机,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应少食油腻之物,可多食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 - 惊蛰饮食原则 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所以,梨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故春季要少吃酸,多吃大枣、锅巴、山药等甜食以养脾。 - 春分饮食原则 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养生重在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豆芽、豆苗、莴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体生长机能;而食用桑椹、樱桃、草莓等营养丰富的晚春水果,则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 清明饮食原则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即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对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多食瓜果蔬菜。在降低摄盐的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礼仪/庆典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