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设备评估之成新率确定方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042756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设备评估之成新率确定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设备评估之成新率确定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设备评估之成新率确定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设备评估之成新率确定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设备评估之成新率确定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设备评估之成新率确定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设备评估之成新率确定方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设备评估之成新率确定方法资产评估方法探索及实践前几年,有关“资产评估中固定资产升值率过高”的问题,曾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造成评估升值率过高的原因,除了物价上涨引起重置价格升高等原因外,本人认为主要的问题是“成新率”的原因。因为根据“评估值=重置全价成新率”的计算式,如果重置全价基本正确合理的话,成新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评估值的高低。在资产评估中,一直沿用至今的成新率的计算方法,一般均以平均年限法成新率为基础成新率。本人经多年实践并结合实际经验,总觉得此方法甚为不妥。特别是资产评估行业兴起至今已有十余年,其间,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形成,原有的评估方法一则不合理,再则也过于简单化。就设备而言,因仅

2、以平均年限法成新率为依据计算所得的评估值往往背离市场价值规律,故难以被市场接受。一、 理由:1、平均年限法成新率实际上即相当于财务上的直线折旧法,是假设设备各年的损耗值(折旧额)是相等的。以此方法作为设备评估的成新率肯定不妥。因为任何设备的使用都是一个从新到旧直至报废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延续,设备的各种损耗必定越来越大,而这种损耗决不是按年、月计算的平均值。仅就设备的有形损耗来说,其启用的首年及之后各年之损耗的价值内涵是不一样的,其使用的第一年时该设备各方面的性能都处于最佳的状态,之后,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其有形损耗逐年加大,设备的剩余价值会越来越小,因此,设备的各年损耗值应呈递减趋势,即第一年

3、最大,以后各年的实际损耗价值都相应较前一年小。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假若某台设备的经济耐用年限为 10 年,如按常规算该设备在使用了 5 年时的年限法成新率为 50%,而事实上该设备在其前 5 年时的外观新、损耗小、性能好,设备的效用高;而其后 5 年时因外观较旧、损耗加大、性能下降,必然会导致设备效用降低以及维修成本增加,故二者的价值是截然不同的。但在采用“平均年限法”成新率情况下,该设备前、后各 5 年的价值却是一样的,显而易见该评估值肯定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2、在过去那种商品匮乏时代的“紧俏商品”,在使用了若干年后,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转让,有时甚至能以原价转让的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4、已不复存在。况且现在可以说所有商品基本均是供过于求,整个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买方的选择余地大且挑剔,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新商品的价格也能下浮,何况二手货(在用设备)。3、设备评估除了考虑其有形损耗外,还必须考虑其无形损耗。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商品的供求变化等影响,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及经济性贬值是十分明显的,必须加以考虑。如一台同样型号设备的重置价比若干年前购置的帐面原值高出许多,这中间除了价格上升的因素外,其中可能也包含了材料改变、工艺先进、电气控制系统优化等技术含量提高等而增加的成本。而目前采用的“评估值=重置全价成新率”算式,无法体现被

5、评估设备的功能性贬值及经济性贬值。4、无形损耗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往往容易被疏忽,即使考虑到无形损耗也往往由于相关数据收集较难或数据不确切,而难以准确计量,容易造成评估值失实。5、“评估值=重置全价成新率”这一计算式过于简单,特别是成新率仅以平均年限法成新率计算的话更不符合实际。因为同一时间购入的一批设备在使用了若干年后,由于设备的使用强度、损耗程度以及保养状况等情况不同,其实际状况肯定不一样,有些甚至差别很大,而如按平均年限法计算的话,其成新率都一样,于情不合,于理不通,致使资产评估价值与实际不符。6、原评估规范规定的“在用设备的成新率不得低于 15%”也不尽合理。如一台金切设备,其经济耐用年限

6、为 18 年,如果使用了 15 年以上,甚至 20 年、30 年,其成新率都为 15%,而实际上设备的状况大不一样,有些设备因使用频率不高、或保养较好、或已经整修等原因,不仅是“尚可使用”,甚至状态还较好;而有些设备已根本不能使用或因“成本大于收益”而闲置的设备,只是未及时办理报废手续而已,这些设备如都以 15%成新率计算评估值,难以被市场接受。这一规定在以前也许是可行的,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规定显然背离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所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从宏观上来控制,评估的原则是客观、公正,只要不故意低评资产,实事求是地反映资产在现实状态下的市场公允价值是合理的,就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

7、题。二、新的评估思路通常一贯采用的评估公式为评估值=重置全价成新率其中: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100%尚可使用年限=经济耐用年限-已使用年限事实上由于设备的帐面已使用年限并不一定能真正反映设备的实际损耗程度,而“尚可使用年限”更具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由此而得的“尚可使用年限”缺乏充分依据而难以令人信服。新的思路是在评估中淡化“尚可使用年限”,因为资产评估本身就是指资产在某个时点的市场公允价值,所注重的是设备的现时状况,即设备的实际损耗率(包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及经济性贬值),并据以确定设备的成新率,以此估算其与全新设备相比的价值。没有必要去确定也难以确定

8、其之后尚可使用多少年,因其以后怎么用怎么保养都无从得知,这对评估来说没有意义。有如对人体进行体格检查,只是通过对某人目前身体的健康状况检查,从而根据各项化验指标和检查结果与正常指标值对比作出其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评估一样,而不必去判定且难以判定其尚能生存多少年一样。三、新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上述诸项因素,本人认为应该考虑一个比较合理的、能够量化的、且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新率计算方法,经反复试算,发现采用相当于余额折旧法的概念来估算被评估设备的基础成新率较为适宜,即:成新率 P =(1-d)n综合成新率=(1-d)n k1k2k3k4其中: 式中 d=首年损耗率n=实际已使用年限=帐面已使用年限

9、设备利用率N=设备耐用年限1/N=设备平均年损耗率(相当于残值率)k1=设备原始制造质量k2=维护保养情况k3=设备运行状态k4=环境状况运用此式的关键是将帐面反映的已使用年限通过设备实际利用率进行修整,调正为实际已使用年限,以此作为计算成新率的根据 P=(1-d)n,然后再根据四项因素进行系数修正,计算出综合成新率。这样计算所得的各年损耗率为首年最大,以后各年均相应小于前一年,一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设备的有形损耗的实际情况,再则,可以理解为其中包含了设备的部分无形损耗。例:经济耐用年限为 18 年的普通金切设备,成新率计算表:未经大修: 如大修过一次: =1-0.852 (大修周期为 3 年)

10、 =1-0.882=0.148 =0.118p=(1-d)n p=(1-d)n=0.852 n =0.882 n各使用年限基础成新率计算表:实际 计算公式 未经大修设备 d=0.148 经过一次大修的设备 d=0.118已使用年限(n) P=(1-d)n 各年实际损耗率 理论成新率(P) 各年实际损耗率 理论成新率(P)1 (1-d)1 0.148 0.852 0.129 0.8712 (1-d)2 0.274 0.726 0.241 0.7593 (1-d)3 0.382 0.618 0.339 0.6614 (1-d)4 0.473 0.527 0.424 0.5765 (1-d)5 0.

11、551 0.449 0.499 0.5016 (1-d)6 0.617 0.383 0.563 0.4377 (1-d)7 0.674 0.326 0.620 0.3808 (1-d)8 0.722 0.278 0.669 0.3319 (1-d)9 0.763 0.237 0.711 0.28910 (1-d)10 0.798 0.202 0.749 0.25111 (1-d)11 0.828 0.172 0.781 0.21912 (1-d)12 0.854 0.146 0.809 0.19113 (1-d)13 0.875 0.125 0.834 0.16614 (1-d)14 0.89

12、4 0.106 0.853 0.14715 (1-d)15 0.910 0.090 0.874 0.12616 (1-d)16 0.923 0.077 0.890 0.11017 (1-d)17 0.934 0.066 0.904 0.09618 (1-d)18 0.944 *0.056 0.917 0.08319 (1-d)19 0.952 0.048 0.927 0.07320 (1-d)20 0.959 0.041 0.937 0.06321 (1-d)21 0.035 0.945 *0.055以上座标图可以看出,设备的损耗率逐年由大变小,整个呈下降平滑线,使用年限越长,其年损耗率越小,

13、这是由于相对于旧设备的剩余价值越小,其所体现的损耗价值也越小。同时只要设备存在,它就始终有其对应的残余价值,这一点也符合客观实际。再有,如果某台设备曾经大修过,在原评估方法中难以合理量化在评估值中。而事实上如果设备经过大修后,设备的状况必将明显改善,特别是大修时间距评估基准日尚在大修周期以内的话,必须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考虑设备的成新率。从以上基础成新率计算表(右列)可以看出,在此方法中一般可按“一个大修周期为 3 年”来考虑适当延长设备的耐用年限,从而将 修正为 (N1=大修周期年限),同时,对设备的实际已使用年限进行修正,即:以实际已使用年限减去大修有效周期(设备实体性损耗修复后,相当于减少了

14、实际已使用年限),再加上大修后实际已使用年限。公式为:调整后实际已使用年限 n1=n-q+(a 利用率)n=设备实际已使用年限q=设备大修有效周期a=大修后已使用年限(a 利用率)=大修后实际已使用年限以调整所得的实际已使用年限作为计算成新率的依据。这样,则能相应提高大修后设备的成新率。例:二台同时购建的金切设备,实际已使用 10.5 年,其中一台一年前刚大修过。(大修周期为 3 年,实际利用率为 100%)未经大修: 如大修过一次: =1-0.852 (大修周期为 3 年) =1-0.871=0.148 =0.129p=(1-d)n p=(1-d)n1=0.852 10.5 =0.871 8

15、.5=0.186=18.6% =0.309=30.9%考虑了一年前刚大修过设备的成新率为 30.9%未经大修过设备的成新率为 18.6%从以上例中可看到,如果二台设备使用了相同年限,那末曾经大修过的设备其理论成新率要比未经大修设备的理论成新率略高,这主要由于资金(大修理费用)的投入,使设备的实体性损耗得到了一定的修复,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效用和价值。这样既体现了经济原则,也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且当该二台设备分别在正常使用期末时(第 18 年和第 21 年时),理论上,其剩余的价值一样,均相当于该设备的残值。顺便提一下,由于在现场勘察时,实际上很难实施对重大设备的技术测定,企业也不可能因为资产评估而将重大设备的生产停下来。故所谓的“技术鉴定”往往显得苍白、空洞。与其如此,不如改为系数(详见实例)调整法直接修正理论成新率为好。四、可行性论证:1、将帐面已使用年限调整为实际已使用年限,符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估原则,设备的利用率可在现场勘察时向有关设备管理人员询问了解,也可按实地勘察状况估计判断决定。2、采用上述理论成新率计算方法,体现了资产整个使用期间的各不同时段的损耗值差异,也基本上综合考虑了设备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适度防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