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亚洲数学技术年会会议发言稿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039223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届亚洲数学技术年会会议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十四届亚洲数学技术年会会议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十四届亚洲数学技术年会会议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十四届亚洲数学技术年会会议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十四届亚洲数学技术年会会议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四届亚洲数学技术年会会议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届亚洲数学技术年会会议发言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四届亚洲数学技术年会会议发言稿(30 分钟)海口实验中学 陈晓玲1、参与课题的时间与学校安排:(1)学校对课题研究的支持与重视;(高一、高二同时展开) :本人加入课题的时间为 08 年底,09 年初,任课班级确定为高二(7) , (8)班,其中一个为实验班,指导老师刘丽雯老师负责高一年级的课题研究,学校从课程安排上,学生选择上,手持技术在数学课堂的使用上都有充分的考虑,足以证明学校对这一课题的重视,希望我们能紧跟教学研究的前沿步伐。(2)课题小组成员(指导老师)的安排;许笃松:副校长,课题组带头人;邹志华:科组长,高级教师,课题组带头人;符郁玲:副科组长,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 ;刘丽雯:

2、高级教师,指导老师,高一课题组主要负责人;陈晓玲:中教二级教师,高二课题组主要负责人;课题组参与人员:周玲、刘宸逸等(3)学生的分组及培训;高二(8)班全体学生分成 5 个组,高一(1)班全体学生分成4 个组,每组设立一个组长,主要负责每次课题研究内容的总结。(4 分钟)2、论文题目确定的原因,成稿及提炼后的正式发文:(1)论文课题的萌芽: 通过前期培训,学生已经掌握如何运用图形计算器做出相应函数的图形,并学会通过图形的变化,观察函数单调性;同时,了解对相应函数的数据的查看和分析,所以能够把图形计算器运用到课堂中,从而发现相应的函数规律。经过对教材的分析和讨论,在课题组老师们的商议下,决定在“

3、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这节课中,正式放手学生使用图形计算器参与正式的数学课堂教学,并向校内各位老师展示这一新颖的教学方式。同时为了便于教学效果的考察和比较,还特别安排了对比班的传统教学方式,让老师们体会两者的差别与联系。而就高中生对这一课题而言,导数是作为学生在进入大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铺垫和准备,所以在这一内容的要求上,主要还是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为主,而不会纠缠它的由来。所以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观察相应特殊函数及导函数的图像,寻找相应的规律,这也为图形计算器的进入做了充分准备。(2)上课的发现,与平行班的比较:在正式上课的过程中,实验班与对比班是一样的,都是主要对函数 的图像进

4、行观察,但是实验班的图像是通过图形计算2f(x)器由学生自己做出,而平行班则是通过传统的几何画板由教师给出。在作出相应导函数的图形后,实验班的学生就显示出了课堂的活跃,他们发现可以自己做图像,同时自己观察图像,就像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由他们的手中创造出来一般。而对比班,主要是通过老师对这一过程的操作来被动的观察,实际上是顺着老师的思路要求来进行的观察,老师的点放在哪,他就看哪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实际上有可能是老师事前设计好的,所以同样是发现规律的过程,实验班的学生就能很快乐的融入学习。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他会产生疑惑,图像得到的结论它不一定准确,它需要有严谨的数据依靠,这时对比班的学生虽然通

5、过几何画板也能看到相应的数据支持,只不过这些数据容量毕竟有限,而且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麻烦,而图形计算器不同,可以直接寻找相应的数据,来检验学生所产生的各种数据上的疑惑。真正做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而最关键的,也是促使这篇论文得以成形的一个重要原因,全源于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当中,实验班学生所展示出的对这一节课学习思考的深入。在得到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后。实验班某个学生就当场提出了这样的疑惑: 是一个特殊的偶函数,那导数2f(x)会不会与函数的奇偶性存在某种关联?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料未及的,但是学生由于之前学生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研究函数的相应的方法,所以在课堂上就有相应的学生自己就发

6、现:既然这是偶函数,那我就考虑奇函数与非奇非偶函数,选择了 和3f(x)这两个函数的图像及导函数图像进行观察。这时可以2f(x)1说,我的课堂已经归还给了学生,学生自己产生了疑惑,学生自己解决疑惑,再由学生自己总结发现的规律及结论,充分展示了他们数学思维的活跃性,而且这时的他们觉得数学不再枯燥,不再无味,不再困难,反而是活跃的,生动的,形象的。这里,我还要说一下对比班的学生的情况,那是不是对比班就不会有疑惑呢?也不是,同样的,他们也会有,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就没有学生直接把问题提出,而是在下课后由部分同学下来向我咨询及讨论,而且整节课,学生学习的气氛就是在不断的接收新的知识,而不是自己发现新的知

7、识。 (3)课后的体会、反思;有了上课的这个过程,让作为老师的我受益匪浅,在经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后,我们课题组决定将这一上课过程编写成论文,既能展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也能表现出教师在图形计算器的帮助下课堂教学的效果。(4)确定论文的题目;(5)撰写论文;(6)课题组老师讨论修改,成文。论文初稿出炉之后,经过各位课题组教师对上课过程及两个班级上课效果的比较的补充,及对论文的润色,终于使这篇论文最终成稿(10 分钟)4、反思:(1)通过论文,对自身教学和学生对学习的反思;就教师而言,可以说,这节课,我感受很深,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课堂要交还给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干,但是在上课之前我依旧忐忑不安

8、,既担心学生发现不了规律,又担心无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后却发现原来这些都只是我的不自信所导致的杞人忧天,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是很多样的,甚至有时候他们思考的问题是我们都忽略的,只是他们缺乏表达的时间和机会,所以不仅是学生在学习,其实老师也在学习。而就学生而言,数学此时在学生的眼中变得美丽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都充分展示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与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她们的想法或许不够严谨科学,但是其数学思想的飞跃却是指日可待的。(2)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收获,体会及反思:图像计算器在这节课的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计算器就掌握在学生的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就像是他们自己动手来做数学,也就是说不在是单纯的学,而是自己操作,有学生就在课后和我反应:感觉这些东西都是我自己得到的,一切都那么有趣,简单。 (6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