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说课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092754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说课讲解(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1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老龄化”一词是舶来品,是据英文“Aging”对应译出的,所谓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 Aging)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按国际通用标准,60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10%以上,或 65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7%以上,便称为老龄化社会。,2人口老龄化的成因,直接原因 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下降 根本原因 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 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则主要受出生率下降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所致。我国现

2、在面临的是低出生率下的人口老龄化,出生率的快速下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可以说我国人口老龄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人口学效果。,表1: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2006年12月1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二十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 中国人口进入老年型国家比大多欧美发达国家晚半个多世纪,比最早进入老年型人口的法国晚了大约 150 年。,中国进入人口老年型国家的时间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预计到 2027 年,中国将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由人口老年型到高

3、度老年型,中国只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同样的转变,英国需要45年,美国需要 68 年,法国已经用了 115 年的时间。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12月,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1日零时,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居世界首位,约相当于整个欧洲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且老龄化增长速度快,年均增长率高达3.2%,几近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分为三个阶段。 表2: 21世纪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三个阶段,(2)“未富先老”,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

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 1 万美元(目前平均达到 2万美元左右),而且老龄化进展慢,具有较长的缓冲期。与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已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不同的是,我国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 1000 美元,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尚不富裕。也就是说,我们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去面对发达国家所面对的老龄化社会。很显然,老龄化社会超前于我们的经济发展先期而至,这大大增加了我国在解决老龄问题时的难度。,(3)人口老龄化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内陆与沿海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不平衡性。上海市早在 1979 年就成为了老年型城市,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四省市也分别在2

5、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相继进入老年型省市行列。这 5 个省市的老龄化程度目前仍在继续加深。总的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老龄化进程东部快于西部,沿海快于内地。在城乡差异上,又呈现出复杂与多样性的特点。,(4)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我国老年人口自身也在不断老化,其速度快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快于发达国家水平。 截止 2000 年,全球高龄老人总数为 6000 万人,而中国就有 1343.4 万人。占世界高龄老人的 22.39%,占我国总人口的 1.07%。可以想见,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高龄老人,日益扩大的高龄老人队伍无疑会给我们的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4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

6、的挑战,(1)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 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比2000年猛增65%,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2)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 由于人口迅速老龄化,2004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比上年增长了三成多。,(3)为老龄化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 2005年底,我国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总床位仅150万张,而实际需要却高达700多万张。 (4)由于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加速的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是巨

7、大的,特别是2030年以后将进入最严峻的时期。届时,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不得不正视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病残老人的日趋增加以及两代人同时老化的严酷现实。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人口老龄化向社会养老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提出的严峻挑战。由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而引起的市场变动已成为老龄产业应运而生的先决条件。,同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要求全社会关爱老人、关注老人,通过发展老龄产业,来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实现“五个老有”,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二、老龄产业的内涵及特征,1.老龄产业的内涵 老龄产业(The Aging Industry),在国外称“

8、银色产业”,是指一个目标服务对象锁定为老年人口的产业体系,它包括所有专门为老人提供产品、服务和就业机会的赢利性经济实体 (包括生产、销售和经营实体)。,老龄产业涉及的领域,日常生活用品业:药品、医疗器具、保健品以及老年人常用的辅助医疗设备 卫生保健业:手杖、服装、饮食、餐具、防滑器具以及其它方便老人的专用品,比如,座椅式便桶,升降式轮椅或床,呼叫器或警报器等。 家政服务业:高年龄段尤其需要发展的老龄产业项目,主要以护理、日常家庭照顾、家庭修缮以及各种用品修理等为主。,房地产业:为老年人提供建筑设施,如老年公寓、托老所、护理医院等。 保险业:为老年人提供人身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如:银行、

9、保险联手,实现老年住宅“期贷化” 金融业:帮助老年人制定储蓄、证券投资规划等 教育产业:发展老年大学、老年职业培训是目前发展老龄教育产业的主要内容。,旅游和娱乐业:发展老年旅行社,培养老年人旅游陪同人员,老年农家乐,老年歌吧、舞吧等老年休闲吧。 咨询服务业:发展心理咨询、婚姻介绍所、健康咨询、职业咨询中介等。 其他特殊产业:古玩等老年文化消费品、老年特殊需要品等。,重视“老有所为” 古今中外老年人成就大事举例:,孔子6 8岁编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英国首相丘吉尔(18741965)80岁获诺贝尔文学奖。,竺可桢(18901974)82 岁完成了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侯学巨

10、著。,32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71岁,年,我国获最高科技奖的吴文俊等位院士,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岁。,吴文俊院士,袁隆平院士在水稻田间,王选院士,黄昆院士获科学进步最高奖,2.老龄产业的特征,(1)综合性 (2)特殊性 (3)微利性,3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之前,即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是老龄产品的福利供给阶段。 1978年至今老龄产品供给的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阶段,市场机制的引入,为老年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出现了许多过去不曾有过的一些新现象。 一是服务主体多元化 资金来源多元化 三是服务对象社会化,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2建立健全与老龄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3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老龄产业发展 4加强老龄产业的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5推动老龄产品和服务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