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高一语文五校期中联考试卷.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375179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高一语文五校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高一语文五校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高一语文五校期中联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高一语文五校期中联考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高一语文五校期中联考试卷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第一卷(33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龟裂(jn) 愠怒(yn) 菲薄(fi) 风流倜傥(dng)B、喋血(di) 贮藏(zh)浸渍(z) 强颜欢笑 (qin )C、豢养(qun) 胚胎(pi) 骄横 (hn ) 长歌当哭 (dn)D、攒射 (cun) 惩创(chun) 慰藉 (j) 珊珊可爱(shn)2、下列各组中汉字书写全对的一组是A、寥落 妊娠 旋涡 陨首 殒身不恤 B、踌躇 伸冤 通辑 萌孽 黯然泣下 C、暮蔼 苟活 枯槁 青睐 举案齐眉 D

2、、绯红 屠戮 炫耀 浩淼 绳头微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B、金钱可以崇尚,也可以追求,这无可厚非,但应该适可而止,而不应把金钱视为一切,更不能因为自己拥有了一定数量的金钱就可胡作非为。C、“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也是一种明哲保身的错误想法。D、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日新月异,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少毕业生认为,一些单位只认“证书”不认“能力”的做法是“虚假简历”产生的催化剂,毕业生简历造假也是迫于无奈。 B、中国

3、政府为了在农村实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作出了郑重承诺,但如何将中央的决心转化为省级以及乡镇级政府的行动刻不容缓。 C、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她毅然决然地在下岗协议书上签了字。许多同事、工友都纷纷议论着她的“壮举”,一时间成了厂里的新闻人物。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费。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将来:明天B、推贤进士为务 务:事务,工作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明察D、若望仆不相师 望:希望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C、特以为智穷罪

4、极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二、(9分,每小题3分)建筑审美 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 ,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

5、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严肃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样式、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的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整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安宁雅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

6、素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目前对建筑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给建筑美学下个定义也是困难的。但是,把建筑作为一项艺术门类,从它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和它的形式美法则入手加以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探索更为深入广阔的课题,例如,建筑美感的组成因素,特别是它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式与发展等等。7、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 A、建筑凝聚着人

7、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 B、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 C、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 ,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 D、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的审美因素。8、第二段中加点的“某些特定的内容”指的是 A、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既是直觉情绪,又是初步的审美判断。 B、所有的主观的感受,都是建筑组合、尺度、式样、花纹等外在形式的反映。 C、建筑美感的深化和发挥大大突破了单纯的形式美法则,从而获得里更多的内容。 D、建筑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整个

8、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以及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主观因素。9、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美的研究历史悠久,虽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完整体系,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新兴学科。 B、建筑美学研究应该作为一项艺术门类,它必定有助于课题空间的拓展,深入探索和建筑学的健康发展。 C、建筑美感终究会明确具体,并成为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从流动到稳定,从单纯到复杂。 D、建筑美感源于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所有美感必将突破单纯的形式美法则而得以升华。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每题3分,共12分)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

9、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累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10、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通古今之变 通邑大都 B、不得通其道 然此可为智者道C、思垂空文以自现 永垂不朽 D、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成一家之言11、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A、仰观宇宙

11、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B、洎牧以谗诛C、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1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1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D、司

12、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第二卷(117分)四、(23分)14、阅读下列语段,翻译划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2分)范元琰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南史隐逸下)_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注罟(g,即网)师:这里指船夫。临圻: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1)王维

13、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作者 被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的诗,语言生动凝练,描写细致传神,意境清幽淡远,被宋代 _(填人名)誉为“诗中有画”。(2分)(2)这首诗的前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3)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说:“工于比喻,善于言情。”你同意吗?试结合全诗赏析。(3分)16、默写(9分每小题1分,错一处则不得分。)(1)鹏之徙于南冥也,_,_,去以六月息者也。(2)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3)惨象,_;流言,_.(4)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 。(5)苟利国家生死以, 。(6)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7)人固有一死, _, _ , 。(8)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_,_。(9)是以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