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同步导学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4 新课标.ppt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925785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同步导学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4 新课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2012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同步导学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4 新课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2012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同步导学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4 新课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同步导学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4 新课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同步导学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4 新课标.ppt(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苏东坡,知识、智慧过人却有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善于自谋,却一副古道热肠;洞悉世事,却不拘泥于俗套;在身居高位时,也是文坛上公认的领袖,却自己动手煮肉,造酒烧菜,款待朋友;无所畏惧,慷慨大度。他的身上充满了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指挥的光芒。纷扰世界,茫茫人间,独爱清欢。寒鸦依旧,流年偷换,只喜一犁春雨。,【自主校对】 一、tounqin ljnliyn xioqio suxio s 二、“尊”“樽”酒杯 三、1.勃发/头发/出发/征发,征调/发射/打开2.副词,单独,独自/年老没有儿子的人/副词,岂,难道/副词,只,仅仅,四、1

2、.名词作状语向东2.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3.名词作动词骑马 4.形容词作动词(天)放晴 五、1.长江2.杰出的3.刚才,一、作者档案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谥文忠。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擅长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注重提携后人,黄庭坚、张耒、秦观、晁补之为“苏门四学士”。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二、背景回放 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壁时,作词抒怀。苏轼四十三岁(元丰二年

3、)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中,苏轼内心当然有愤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一、整体悟读 1怎样正确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融怀古、写景、抒

4、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使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了作者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2清人郑文焯对定风波有“以曲笔直写胸臆”的评语。想一想,作品抒发了苏轼什么样的“胸臆”?又是如何“以曲笔直写胸臆”的? 参考答案:定风波是苏轼通过遇雨的经历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的作品。“曲笔”(指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直写胸臆(超旷的气度和潇洒的人格),塑造了一个履险如夷、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自我形象。,二、局部涵泳 1念奴娇赤壁怀古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一种恢弘峥嵘的意境,

5、请结合该词内容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整体艺术表现主要是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一种恢弘峥嵘的意境。先是由“大江东去”建立起博大、开阔的空间意象,再从“千古风流人物”带出时间的长远,空间的长江水变成了时间的洪流,冲刷着“故垒西边”的历史,拍打着“乱石穿空”的岩岸,映现出“雄姿英发”的身影,激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全部的词作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这种心情,这就是词作的主旨所在。全词笔力雄健,一气贯注,一洗婉约词愁山恨水之景、游子思乡之情与低回婉转之调,表现出一种全新的气象,因而被誉为“古今绝唱”

6、。,2定风波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笔调风趣幽默,体现了东坡词的独特审美风格,请结合该词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这是苏轼的一首旷达词,作于黄州谪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上片写雨中,下片写雨后,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行吟图”,,表现了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闲散江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隐逸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妙境。这首词道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直写胸臆,言在此而意在彼,以小见大,富含哲理。 定风波笔调风趣幽默,主要表现在语带双关。以“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为例:芒鞋,即草鞋

7、。,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竹杖芒鞋轻胜马”,就是要拿“竹杖芒鞋”和“马”对比,就是要拿穿着芒鞋、拄着竹杖的闲人隐者与骑着马的官人、忙人对比,得出一个“轻胜马”的结论。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

8、,风雨随它去吧!“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做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笔调的风趣幽默,和本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情致是和谐的,因而这首词使我们在谈笑风生中受到启发,在机智诙谐中得到美感。,3语句赏析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赏析:“乱”“穿”体现了山崖的不平、险峻、直插云霄;“惊”写出了波涛的气势,使人惊心动魄;“千堆雪”是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江水拍打江岸后飞溅起的浪花的颜色和形态。那穿空的石壁、拍岸的惊涛、如雪的浪花,都似乎是在向后代显示当时的威烈,诉说着当年“英雄人物”所建树的辉煌业绩。,这三句,有仰视之所见,有俯视之所得;有远景,有近景;有色彩,有

9、涛声。全词只有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景色,但却写得意态纵横,精神饱满。古战场的声势被和盘托出,渗透到全篇的每一角落,只待人物出场了。,(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赏析:从“遥想”到“樯橹灰飞烟灭”,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对敌的雄姿,抒发了作者的赞佩向往之情。作者抓住某些具有特征的事物,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公瑾”,周瑜的字。“小乔”,乔公的幼女,嫁给了周瑜。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一句,既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同时也是在向人们暗示: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方能使东吴保有江东,否则难免出现如诗人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

10、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就强调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这种装束是三国时期儒将常有的打扮,苏轼用来刻画周瑜,以表现他临战的从容镇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水战火攻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诈称请降,驶向曹军,一时间火烈风猛,烧尽北船。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

11、“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换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退隐,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也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也正因如此,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三、开放探究 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是这样吗?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的描写是否协调? 思路提示一: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矛盾的思想。诗人深受儒、道、佛三家思

12、想(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清静无为;四大皆空)影响,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的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的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人生如梦”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也不过是要向“江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思路提示二:如果词写到“人生如梦”即戛然而止,则流露的是哀伤和感叹,但是加了“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则多少可以看出作者旷达的一面:人生如梦般既美丽又短暂,我不能改变这现实了,别想那么多了,斟杯酒敬明月,让它代我向周公表达敬意。,(古语说“今月曾

13、经照古人”)或者这样理解:我是不能像周瑜那样年少得志了,可是我知道人生像梦一般短暂,我何必为自己的不得志而耿耿于怀,郁郁寡欢呢?斟杯酒,邀月共饮吧。邀月共饮其实就是寄情山水,排解苦闷。作者对“月”情有独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寄情山水,借月消愁是作者摆脱现实困扰、获得心灵安慰的重要途径。,一、文脉梳理,二、意旨探微 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赤壁壮丽的景色和雄伟的古战场为背景,集中笔力塑造了一个雄姿英发的周瑜的形象,歌颂了他在赤壁之战中的历史功绩,借此抒发自己

14、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向往和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情。 定风波通过叙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和天晴后的景色及感受,表现了词人坚持操守的倔强个性、超然旷达的处世态度和忧乐两忘的开阔胸襟。全词借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显示出苏轼豪放清旷的词风。,念奴娇赤壁怀古 1情景交融,叙议一体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精练、形象,如“乱石”三句,写尽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奇,“遥想”六句,写尽周瑜的风采才华,“故国”句以下则发伤今之感,而且交错使用倒装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句式显得灵活多变。,2烘托映衬,相得益彰 本词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技法是烘托和映衬。 烘托和

15、映衬是指通过描绘衬体为主体铺垫、渲染,使主体的特征更鲜明、突出,其中反衬手法能取得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在写作时,烘托和映衬常用来点染景物,营造氛围,烘托心境。课文中主要以赤壁的壮丽景色来烘托英雄豪杰,以赤壁的险要地势这一眼前实景与古战场场景相映衬。再有一个明显的地方是以周瑜来反衬自己。,定风波 1以小见大,一目传神 这是本词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技法。所谓以小见大法,就是从小处着笔,或以小景见大景,或以一瞬表现历史长河,或以一点表现全体,而且能从“小”中折射出深刻的哲理,给人以精神的启迪,力求一目传神的艺术手法。词人通过途中遇雨这一件小事折射出应该旷达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个大哲理。,2简朴见深,寻常生澜

16、 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词人的胸襟、个性,都紧密联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词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不同的苦乐观,映射着不同的人生境界。其一也,苦则苦,乐则乐,苦时怨天尤人,痛不欲生,乐时得意忘形,怕死贪生:俗人境界也。,其二也,悲而不痛,愁能自解;哀而不伤,苦能求乐,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雪莱情怀:君子境界也。其三也,不以苦为苦,不以乐为乐,内即非我,外亦非物,内外双遣,苦乐皆忘,自然独行于逆境中如履坦途,卓然特立于困苦时泰然处之:真人境界也!所以,于简朴处见深意,于寻常处生波澜,正是这首词的特色。,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B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解析:A项“浪涛尽”应为“浪淘尽”;B项“羽扇伦巾”应为“羽扇纶巾”;D项“无情”应为“无晴”。 答案:C,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一尊还酹江月B被甲士马 C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