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7.17).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9198267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1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7.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7.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7.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7.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7.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7.1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7.17).pdf(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物理知识点公式汇总物理知识点公式汇总 必修必修 1 1 知识点知识点 1.1.质点(质点(A A)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 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注意:不能以物体的绝对大小作为判断质点的 依据) 2.2.参考系(参考系(A A)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 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描述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情况时,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 3.3.路程和路程和位移(位移(A A)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

2、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 表示位移,是矢量 4.4.速度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A) 如果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t x v =(1) 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t x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 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 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5.5.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A A) 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6

3、.加速度(加速度(A A)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t v a = a 的方向与v 的方 向一致,是矢量。 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 v、速度的变化xv 均无必然关系。 (怎 样理解?) 7.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A)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 3 个点间的距离除以 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用公式 2 aTx = 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 注意:

4、 对 2 aTx = 要正确理解: 连续 、相等 的时间间隔位移差 8.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B ) 2 速度公式:vt=vo +at位移公式:x=vot+ 2 1 at 2推论:v t 2-v o 2=2ax 中间时刻速度公式: 2 t v= 2 0t vv v + = 中间位移速度公式: 2 22 0 2 t x vv v + = 位移差公式: 2 aTx = 关于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 为等分时间间隔),有以下特点: 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 v1v2v3vn=123n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 S1S2S3:Sn=1

5、22232n2 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位移之比 SSSSN=135(2N-1)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t1t2t3tn=12-1)3-2) n-1n 9.9.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的 x x- -t t 图象(图象(A A) 匀速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或 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向运动,速度为正,否则物体做负向运动,速度为负。 匀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 t 轴的直线,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 随时间变化。 描述上述四个图像所反映的运动性质 10.10.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匀

6、变速直线运动的 v v- -t t 图象(图象(A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数值,即 a=k,可从 图象的倾斜程度可直接比较加速度的大小。 v-t 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某一过程发生的位移 11.11.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A A)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 为 0 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公式:Vt=gt h= 2 1 gt 2 12.1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A A) 13.13.力(力(A A)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

7、(理解力的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x t v t x t v t 甲 乙 丙 丁 3 按力的性质分,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 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 作用。 14.14.重力(重力(A A)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G=mg (g=9.8N/Kg) 方向: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不考虑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 2 R Mm 15.15.形变与弹形变与弹力(力(A A)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8、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 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判断弹力的方向应注意到接触处的情况: 平面产生成受到的弹力(压力或支持力)垂直于平 面;曲面上某处的弹力垂直于曲面该处的切面;某一个点的弹力垂直于与它接触的平面(或曲 面)的切线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F=KX (即: 胡克定律。 X 涵义: 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16.16.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静摩擦力(A A) 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他们之间存在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 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

9、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无论是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所谓的“滑动趋势” “相对运动”其参考系对象均指与之 接触的“接触面” ,而不是另外的物体。或者这样理解: “静” 、 “动”仅对接触面而言。 (运动 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你怎样理解?举例说明)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的趋势(4)两接触面不光滑 一般说来,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滑动摩擦力根据 F= N

10、F求解,请正确理解 N F的涵义(是什么?).另外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运动速度有关吗? 17.17.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B B) 平行四边行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 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合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分力. 要正确处理平衡问题(如物体保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首要的是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规范作出受力示意图,将某个力分解或将某些力合成,这点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最优化 的方法,在平时的练习中善于观察、总结。 18.18.探究、实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究、

11、实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A A) 19.1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 A) 4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 N 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 N 个力的合力为零 20.20.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A A)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21.2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B B)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保持质量 m 不变,研究 a 与 F 之间的关系,再保持 F 不变,研 究 a 与 m 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上作 a-F 图象和 a- m 1 图象 22.22.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B B)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方 向一致。F合合=ma 牛顿第二定律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中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 使人们对力和运 动的关系有了深刻、正确的认识,其意义十分重大。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候,涉及到加速度,一般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用牛顿第二 定律建立方程 23.23.

1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A A)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一定作用在同 一个物体上,力的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4.24.力学单位制(力学单位制(A A)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米、千 克、秒为基本单位。 必修必修 2 2 知识点知识点 2525功(功(A A)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功的定义式:cos= FLW (适用于恒力做功) 注意: 0=时,FLW =; 但

14、90=时,0=W, 力不做功; 180=时,FLW=. 功虽有正负之分,但功是标量,其负值表示阻力做功。 2626 功率(功率(A A) 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平均功率: t W P = ;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时:P=Fv 27.27.重力势能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A A)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mghEP=。重力势能的值与所 5 选取的参考平面有关。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克服重力做多少 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

15、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PG EW=。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物体的是始末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具体 运动路径无关。 28.28.弹性势能(弹性势能(A A) 29.29.动能(动能(A A)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2 1 mvEk= 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 30.探究、实验: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A) 31.31.动动能定理(能定理(A A) 合力在某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12kk EEW= 合 或 k EW= 合 。 动能定理适用于恒力作用、变力作用;适用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是解决非匀变速运动 的最好途径,在动力学问题中应增强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主动意识。 32.3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B B) 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统称,可表示为: E(机械能)=Ek(动能)+Ep(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EEEE K2P2K1P1 恒量E=+=+,式中 K1P1 EE 、是物体处于状态 1 时的势能 和动能, K2P2 EE 、 是物体处于状态 2 时的势能和动能。使用该式应先选取某个位置作为 零势能参考平面。 还可以使用“转化式”Ek(增)=Ep(减) (或Ek(减)=E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