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997340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式中: S/N-信噪比 13C 的天然丰度只有1.108%,远低于1H 的 99.98%;13C的 C 也只有 1H 的 H 的1/4。所以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相同数目的 1H 和 13C 给出的信噪比为 1:1.59 10-4,13CNMR 的灵敏度只有 1HNMR 的1/6000。,第一节 核磁共振碳谱的特点一灵敏度低 所谓 NMR 的灵敏度就是某一基准物质的信号和噪音之比。NMR的信号可用下式表示:,二宽化学位移范围 常规 1HNMR 谱的 值不超过20(通常在10以内),而且由于 1H-1H 自旋偶合裂分又使共振峰大为增宽,因此常出现不同化学环境的核的共振峰拥挤在

2、一起的情况,使谱图解析起来变得困难。 13CNMR 谱的 值范围大得多,超过200。每个 C 原子结构上的微小变化都可引起 值的明显变化,因此在常规宽带质子去偶谱中,每一种化学等价的核可望显示一条独立的谱线。,三给出不连氢的碳的吸收峰 有机化合物分子骨架主要由 C 原子构成,因而13CNMR 能更全面地提供有关分子骨架的信息。而 1HNMR 中不能给出吸收信号的 C=O、C=C、CC、CN以及季碳等基团,在 13CNMR 中都可以直接给出特征吸收峰。13CNMR 可直接观测不带氢的含碳官能团,如羰基、氰基等。,四不能用积分高度来计算碳的数目 归功于NOE效应。 五弛豫时间(T1)可作为结构鉴定

3、的参数 处于不同环境的 13C 核,它们的 T1 值可以相差两个数量级。通过 T1 可指认结构归属,进行构象测定、窥测体系运动状况。故驰豫时间可作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波谱参数。,第二节 13CNMR中常用的去偶技术 13C核的天然丰度很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 C 原子均为 13C 核的几率极低,因此可忽略 13C 核之间的偶合。 13C-1H 之间偶合常数很大,高达 120320Hz,而13C 被偶合氢按 n1 规律分裂为多重峰,使谱图不易解析,为提高灵敏度和简化谱图,须去掉 1H 对 13C 的偶合,方法有如下几种:,一质子宽带去偶法 又称噪声去偶,是最重要的去偶技术。在观察 13C的同时,用一

4、覆盖所有质子共振频率的射频照射质子,消除全部氢核对 13C 的偶合,使每一个磁等价的 13C 核成为一个信号, 13CNMR呈现一系列单峰,同时由于 NOE 效应使 13C 峰大为增强,信噪比提高。这种方法就是质子宽带去偶。,二偏共振去偶法 使用偏离1H共振的中心频率 0.51000Hz 的质子去偶频率,使与 13C核直接相连的 1H 和 13C核之间还留下一些自旋偶合作用,1JC-H 减小,而 2JCCH 和 3JCCCH消失。因此,按n+1规律,CH3显示四重峰,CH2显示三重峰,CH显示二重峰,季碳显示单峰。用偏共振去偶法可以确定与碳原子相连的质子数目,从而可判断各碳的类型。,三门控去偶

5、法 又称交替脉冲去偶。接收到的信号既有偶合,又有NOE增强的信号,即既保留了峰的多重性,又达到谱峰强度增加的目的。四反转门控去偶法 又称抑制NOE的门控去偶。可以得到碳数与信号强度基本上成正比的图谱。,五选择质子去偶 又叫单频质子去偶。其目的是为了使待指认的13C峰去偶,其它13C不去偶,以便区别。首先记录该化合物的氢谱,然后选择去偶质子,用其共振频率去照射,使其饱和,与其相连的13C不被偶合,成为单峰。使用此法依次对1H 核进行照射,即可使相应的13C核信号得到准确的归属。,第三节 13C的化学位移一影响13C化学位移的因素1碳杂化轨道 以TMS为标准,对于烃类化合物来讲: sp3杂化碳的

6、范围为:060ppm sp2杂化碳的 范围为:100150ppm sp杂化碳的 范围为:6095ppm,2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使碳的核外电子云密度降低,具有去屏蔽作用。,3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会引起电子云分布的变化,导致不同位置C的共振吸收峰发生偏移。例如:,再如:,苯环上氢被具有孤对电子的基团(NH2,OH等)取代,发生 p- 共扼,使邻、对位碳的电荷密度增加,屏蔽作用增强,导致邻、对位碳的化学位移较苯移向高场。同理,吸电子基使邻、对位去屏蔽,则导致邻、对位碳信号移向低场。但不影响间位碳的化学位移。,4立体效应 13C的化学位移对分子的立体构型十分敏感。对于范德华效应,当两个H原子靠近时,由于电

7、子云的相互排斥,使电子云沿着 H-C 键向 C 原子移动,C 的屏蔽作用增加,向高场移动。,5氢键 氢键包括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羰基化合物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使O原子上的孤对电子移向H原子,因此羰基C原子更缺少电子,故共振移向低场。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与分子内氢键类似。,6测定条件 温度、溶剂等。,二、各类化合物的13C的化学位移 1饱和碳的 C 饱和烷烃的 C 范围为: -2.555ppm 甲烷的 C 为 -2.5ppm,其他烷烃大都在 560ppm 之间,正构烷烃一般在 35ppm 之内。 值顺序:CH4 1C 2C 3C。季碳出现在较低场,并且强度较小,容易辨认。 Grant 和 Pau

8、l 经验公式:,2烯碳的 C 烯碳的 C 范围为:100165ppm 经验公式:,123.3ppm是乙烯的C,3炔碳的 C 炔碳的 C 范围为:6792ppm 经验公式:,71.9ppm是乙炔的C,4芳环碳和杂芳环碳的 C 芳环碳的 C范围为:120160ppm 经验公式:,5羰基碳的 C 羰基碳的 C 范围为:160220ppm 除醛之外,其他羰基碳的质子偏共振去偶谱中表现为单峰,而且没有NOE效应,峰的强度较小,因此在碳谱中容易辨认。,6C原子 值的分区:碳谱大致可分为三个区:(1)羰基或叠烯区:150ppm,一般165ppm。200ppm的信号,只能属于醛、酮类化合物,160180ppm

9、的信号则属于酸、酯、酸酐等化合物。(2)不饱和碳原子区:(炔碳原子除外)=90160ppm(一般情况=100150ppm)。烯、芳环、除叠烯中央碳原子的所有其它sp2杂化碳原子、碳氮三键的碳原子都在这个区出峰。,(3)脂肪链碳原子区:100ppm。饱和碳原子若不直接连O、N、F等杂原子,一般其值小于55ppm。炔碳原子=70100ppm,其谱线在此区,这是不饱和碳原子的特例。,三13CNMR中的自旋-自旋偶合 113C-13C偶合 因为13C的天然丰度很低,只有1.1%,两个13C核相邻的几率更低,因而13C-13C偶合可以忽略不计。 213C-1H偶合 1H的天然丰度为99.98%,13C-

10、1H偶合不能不考虑。mJ(13C-1H)与m和C原子的杂化程度有关:,1JC-H 最大,通常在 120320Hz 之间; 2J次之,通常在 60Hz 以内; 3J更小,一般在 十几Hz 以内; 4J很小,一般不超过 1Hz。 sp3杂化13C的1JC-H 最小,sp2杂化者较大,sp杂化者最大。 吸电子基使C-H键加强,故1JC-H 增大;空间位阻使C-H键减弱,故1JC-H 随之减小。 由1H核引起的13C共振峰的裂分符合 n+1 规则。,313C与其他磁核的偶合 19F 和 31P 的天然丰度均为100%,而且在质子去偶过程中不能消除它们对 13C 的偶合,必须予以考虑。它们和 13C 的

11、偶合符合 n+1 规则。 2D 的 I=1,它和 13C 的偶合符合 2n+1规则,因此 D核使 13C 显示 1:1:1 的三重峰。若用 CDCl3 作溶剂,则在 =77ppm 附近显示 1:1:1 的三重峰。六氘代丙酮则在=29.8ppm 显示七重峰。,第四节 13CNMR解析及应用一13CNMR解析程序1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2排除溶剂峰及杂质峰;3判断分子结构的对称性;4判断C原子结构以及级数; 5确定C核和H核的对应关系; 6 提出结构单元并给出结构式; 7 排除不合理的结构; 8 与标准波谱图谱进行比对。,二13CNMR解析示例例1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6H10O2,有如下核磁共振

12、碳谱数据,试推导其结构。(ppm) 14.3 17.4 60.0 123.2 144.2 166.4谱线多重性 q q t d d s解:不饱和度为2。从碳谱数据知道该化合物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一个羰基。 从=166.4ppm 这一相对很小的数值知该羰基必须与另外的杂原子(目前为O)相连,且必须在与别的双键共轭。因此可推出结构单元:,CH2的为60,故它必须与O原子相连。剩余两个CH3,值均较小但略有差别,应分别连在饱和与不饱和碳原子上。因此该化合物结构如下:,例2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11H14O2,有如下核磁共振碳谱数据,试推导其结构。39.9ppm(t) 55.6ppm(q) 55.7ppm

13、(q) 111.9ppm(d) 112.5 ppm(d) 115.5ppm(t) 120.7 ppm(d) 132.7 ppm(s) 137.9 ppm(d) 147.9 ppm(s) 149.4 ppm(s),解:该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5,这与苯环-双键区的8条谱线相呼应。 从碳谱的11个 值可知该化合物无任何结构的对称性。从谱线多重性可知连在碳原子上共有14个氢,与分子式中氢的数目相等,这说明未知物不含连在杂原子上的活泼氢。 苯环-双键区的8个碳原子的谱线估计为一个苯环加一个碳-碳双键。特别要注意 =115.5ppm 的谱线多重性为 t,这说明该未知物含有如下结构单元:,从55.6ppm(q

14、)55.7ppm(q)及分子中含有两个O,知该未知物有两个甲氧基,且化学环境很相近。估计该未知物应有下列结构:,从碳谱数据可知:苯环上必须有3个取代基。还剩下3个碳原子,它们又必须与苯环相连。从剩下的碳原子信息也就可以知道苯环上的第三个取代基为:,下面确定苯环上3个取代基的位置。 凡是要确定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分析苯环上被取代碳原子的值是最重要的。从表4-8可知,-OCH3的取代将使被取代碳原子的值达到: 128.5+30.2=158.7ppm 而现在最大的两个多重性为s的值才149.4和147.9ppm,说明它们受到了很强的高场位移作用。因此可推出两个甲氧基是邻位的,这样才能相互产生高场位移作用。,第三个多重性为s的值为132.7ppm。对烯丙基的取代来说,被取代碳原子受到一些高场位移作用,但未受到很强的高场位移作用。据此可知烯丙基的取代不在甲氧基的邻位。于是得到未知物的结构式:,a,b:55.6,55.7ppm 1:147.9ppm 2:149.4ppm 3:111.9ppm4:132.7ppm 5:120.7ppm 6:112.5ppm 7:39.9ppm 8:137.9ppm 9:115.5pp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