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对策.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905296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对策.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析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对策【摘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建筑业与世界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条件,是在市场经济框架下构筑市场新体系的需要。建立符合国情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关键在于尽快建立和推行工程保险和保证担保制度,不仅可以转移合同当事人的风险,还能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风险市场所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管理;防范对策1 引言现代工程风险管理理论认为,工程风险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于规模大、周期长、产品具有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建筑工程来说,它比

2、一般产品具有更大的风险。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市场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2 加强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工程风险管理在我国建设领域不但比较年轻,而且更是一个薄弱环节,承包商、发包商、咨询商工程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存在着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有关政策措施制度也相对落后。随着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建设项目由拨款改为贷款,建设项目多元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等改革措施的出台,深入研究风险,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已成为事关建筑市场运行机制 改革成效的重要环节。3

3、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投资来源已呈多元化,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程保险管理越来越为有关部门和企业所重视。建筑法、担保法、保险法、合同法和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 为在我国推行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一些地方也陆续开展了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试点工作。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工程风险管理水平低下,相关法规措施相对滞后,其主要表现为:3.1 建设各方对建立工程风险意识淡薄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在建筑企业和金融业中缺乏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对政策性贷款投资的工程项目没有必须进行投保的要求,投资主体虽从所有制结构上发生变化,但提高工程风险意识依然不强,未

4、能从工程风险管理入手,建立降低和转移风险的条件。3.2 担保市场尚未建立银行虽然开展了一些保函业务,但在建筑业中的各类保险业务开展较欠缺,险种、保单形式单一,缺乏建筑业特点,不能适应工程担保需要,难以提供工程风险管理的必备条件。3.3 缺乏中介代理机构从工程风险管理角度讲,缺乏工程保险经纪人、代理人和工程保险管理咨询机构,由于承包商缺乏必要知识,社会性的担保咨询服务不普及,若没有专业代理机构为其代理风险后的索赔业务,投保人将很难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推动和发展工程风险管理中介机构,是开展工程风险管理的保证条件。3.4 工程风险管理费用来源无法律保证实行工程风险管理必然增加工程成本,担保费的

5、支付是阻碍工程保险机制的关键问题, 政府在制定工程结算制度时未列入此费用来源,客观上造成既无投保资金来源,又无投保压力。4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4.1 管理体制的因素推行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是运用利益机制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进行规范和制约,形成信用机制,从而维护建筑市场秩序。4.2 建设单位的因素目前,建筑市场供求不平衡状态仍然在持续,“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多数建筑企业处于被动之中,建设单位种种不规范行为已人为构成了项目风险。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影响项目风险管理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主观原因,建设单位在主观上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建设单位拿到土地,就成投资商,没有资金开工,有建筑企业、有银行帮忙

6、。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建设单位缺乏控制风险的能力。尽管目前在一些项目已实行监理,但建设单位的管理能力仍然是影响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4.3 建筑企业的因素当前,在企业资本构成方面,中国建筑企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建筑企业作为建筑市场的竞争者,比过去更加强调内部的经营效益,由原来的劳动服务转变成经营服务,在建设程序上建筑企业为揽任务, 争项目,不能坚持原则,迁就、迎合建设单位的某些不合理要求,从而加大了工程风险因素.4.4 工程咨询服务机构的因素目前,我国的担保主体尚不完善,随着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担保法 的颁布实施,培育担保主体在法律上已有了可行性。当前我国主要以银行为背景,借助其遍布

7、的网点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拓展工程领域的保函业务,没有形成银行、担保公司、同业公司三足鼎立的格局。提供的服务还不充分,还没有形成防止、避免、转移工程风险的工程咨询服务主体,从而工程一旦发生风险,对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没有避免、转移工程风险的方法和手段。5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5.1 加强风险管理教育,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意识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都必须有全员风险管理意识,把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参与项目的各类人员中;树立风险管理的全过程意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因素,而风险就是在项目实施中形成的;要树立风险管理的法律意识,依法履约,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违约的

8、问题。5.2 完善项目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由于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在我国建立时间不长,许多制度还在探索阶段,特别是有些现行的法律法规不适应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缺少工程保险的实施细则。当前,最关键的是要针对建设领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建立 参照国际惯例并符合中国实际的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制度。要研究合理的工程保险收费标准及费用计入办法.5.3 规范业主行为,使业务管理真正纳入法制轨道当前,在建筑市场仍不规范、法律法规又不健全的情况下,规范业主行为,行使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仍是一种基本有效的方法。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督,加大规范市场的力度,通过改革和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制度,推动业主

9、支付担保制度,规范业主行为。5.4 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要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逐步形成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由于风险具有掩蔽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必须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 并加强风险信息收集工作,掌握不同项目的风险规律。目前,绝大多数承包商对房地产项目的风险比较重视,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重视不够,有些所谓的“形象工程”、“特事特办”,不按市场规则运行,有的根本不进行可行性研究或不可行也上马,施工企业只要介入就会遇到极大的风险。所以承包商要对参与的项目列出潜伏的风险清单,进行分类并衡量对比,确定风险的相对重要性;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 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析、预测、评估,采取相应的对策,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6 结语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更需要建设项目相关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工程保险和保证担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从机制上保证风险管控的实际可行性,也必将推动整个工程建设领域管理水平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