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桑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8727200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蛋白桑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蛋白桑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蛋白桑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蛋白桑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蛋白桑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蛋白桑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白桑项目建议书.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园项 目 建 议 书 项目名称:湖南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饲料桑种植示范片和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试验区 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2300亩项目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贾利云项目监管单位:湖南省农业厅、 株洲市农业局 株洲县农业局 技术支撑:国务院三峡办消落带课题组组长 任荣荣 中国桑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白景彰2014年12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要11.2编制依据2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 1.4项目建议结论. . .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42.1项目背景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93.1 建设地点或范围93.2 项

2、目区基本情况和建设条件. 9第四章 项目建设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基本情况12 4.1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23.3 技术支撑单位基本情况12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135.1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135.2建设目标145.3 规模与布局145.4 技术措施方案145.5 实施进度安排18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96.1投资估算196.2资金筹措20第七章 效益及风险分析207.1生态效益207.2经济效益207.3社会效益217.4风险分析21第八章 保障措施238.1领导保障238.2技术保障238.3资金保障238.4 机制保障23第九章 结论25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要1.1.1项目

3、名称: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1.1.2项目实施单位:湖南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呈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1.3项目负责人:1.1.4建设地点 1.1.5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建设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建设内容包括:对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300亩进行生物治理;营造集约经营高产饲料桑林2000亩;建设桑饲料加工厂1座;建设饲料桑无公害畜牧养殖场1个;建设桑基鱼塘100亩。建设规模:2300亩。1.1.6项目建设期:壹年,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1.1.7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投资规模:2758万元。资金来源:申请国家重金属农田种

4、植结构调整补助资金586.5万元,自筹2171.5万元。1.1.8建设效益改造和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耕地300亩,利用不适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营造优质木本饲料饲料桑林2000亩,使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得到稀释,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改善。生产桑饲料1600-1800吨(干粉)/年,用于发展绿色无公害畜牧水产业,可生产无公害、有机、抗衰老畜牧水产品,造福人民。 作为示范园,可带动本县、本省等地类似地区的土壤治污和桑产业发展。1.2 编制依据(1)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4)国家林业局营造林工程设计文件组成内容及深度要求

5、(部颁标准LY5141-99);(5)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6)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7)湖南省和株洲市相关规定和政策(8)项目区最新调查统计数据。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该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申请项目资金备注1建设总面积亩23002干粉桑饲料产量测算吨/年1600-18003人员编制人404项目总投资万元31864.1耕地流转费及土地复垦万元3834.1.1耕地整理及治理(含道路、排水系统建设)万元430187023004.1.2 苗木费万元759万1.5220023004.1.3种植费万元

6、11550023004.2饲料加工厂万元12004.3生猪养殖场万元2004.4桑基鱼塘万元1005资金来源5.1申请国家重金属农田种植结构调整补助资金万元586占总投资的18%5.2自筹万元2600占总投资的82%1.4 项目建议结论 株洲县地处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现代工业发达,又是传统的粮食产区,其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对遭重金属污染的耕地用饲料桑进行改造,生产桑饲料,发展无公害有机畜牧水产业,是带有创新性的优秀发展项目。本项目选择使用优良木本饲料树种饲料桑,在株洲县营造生态经济兼用的饲料桑林2300亩,建设桑饲料加工厂1座、畜牧养殖场1座,桑基鱼塘100亩,投资规模2758万元

7、,申请国家重金属农田种植结构调整补助资金586.5万元。项目具有重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建议支持该项目的建设。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 主要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物质。农田重金属污染是由于废弃物中重金属在土壤中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土壤污染。污染农田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镉、铅、铬和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镍等元素,主要来自采矿废渣、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活动,影响氮素供应。重金

8、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生成毒性更强的甲基化合物,毒害食物链生物,最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类健康。人摄入过量重金属,可引发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病、肾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骨骼病等。2.1.2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具有普遍性环保部抽样监测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发现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据国土资源部消息,目前全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约有1.5亿亩,多数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据我国农业部调查数据,在全国约140万公顷的污灌区中,受重金属污染的

9、土地面积占污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46.7%,中度污染9.7%,严重污染8.4%。华南部分城市50%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污染;长三角地区有些城市大片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对浙北、浙东和浙中的236.5万公顷农用地调查发现,不适合种农作物的农用地面积为47.2万公顷,占20%;三地属轻度、中度与重度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分别占38.12%、9.04%、1.61%,城郊传统的蔬菜基地、部分基本农田都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2009年8月,陕西凤翔县发现大量儿童血铅含量严重超标,后确认是附近的陕西东岭冶炼公司的铅排放所导致。2013年5月16日,广州市食品

10、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抽检结果。此次抽检大米及米制品的合格率最低,抽检的18批次中只有10批次合格,合格率为55.56%。不合格的8批次原因都是镉含量超标。媒体披露,镉污染大米产自湖南。2.1.3国内外对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向建立土壤治理新秩序治理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刻不容缓。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环保企业都在研究治理方法。纵观国内外治理研究成果,较为可行的是建立土壤治理新秩序。稀释耕作层重金属浓度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一般水稻田的土壤耕作层,仅20厘米深,重金属主要集中于此。要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必须加深耕作层,以稀释耕作层中的

11、重金属。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农业面源污染,是加剧土壤的重金属侵蚀的重要原因。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使土壤板结,有机腐殖质缺乏,团粒结构被破坏,微生物消失,理化性质急剧下降。改施、增施有机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是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腐殖质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加和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空间和质量。腐殖质能吸附重金属。腐殖酸能螯合重金属离子。改变农作物种植品种和种植结构水稻根系很浅,要求耕作层亦浅,使重金属大部集中在20厘米浅层。改变种植品种和结构,改水作为旱作,改粮食种植为经济林木栽培,可大大促进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空间。经济林木在土壤中根系的深度,是水稻根系深度之数倍。增加了植物根系在

12、土壤中的深度,即稀释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再利用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贮特性,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吸收和固化。2.1.4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彻底摒弃近几十年来的反科学耕作制度我国农业目前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近年的反科学耕作制度特别是单打一农作物连续耕作制度造成的。对耕地重用轻养,带病掠夺式耕作,休耕和轮耕被边缘化甚至废止,重化肥轻有机肥的懒农习惯,重化学农药轻病虫害的生物和物理性防治等,均使我国耕地质量下降,污染加剧。为此,必须改变耕作制度,变重用轻养为用养并重,变作物品种单打一种植为多品种轮作,变连续种植为休耕、轮耕,变使用化肥为主为增加使用农家肥,变使用化学农药为使用生物制剂和物

13、理方法。这是根本耕作制度的改变,而非一朝一夕的权宜之计,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逐步形成农、林、牧、三业合一的大农业体系中国的三农问题,源于不科学的资源配置和组织,把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割裂得支离破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的发展理念,必须从体制上加以改革。要遵循科学规律,应用系统学理论,突破农业各行业之间的壁垒,综合农村土地、生物、环境、人力、市场等资源,寻求打造新型大农业发展体系。通过对农区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统筹发展,使环境优化、产业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优化。充分考虑农民效益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效益。耕地重金属污染,无疑是一个生态灾难,对祖祖辈辈以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更是一场民生灾害。如果因为重金属污染迫使农民弃耕,就将农民置于了无地无法立身、立命、立业的困境。绝不能因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使农民返贫。因此,在选择治理方法时,要坚持治理、保护、利用、发展同步,在这里,发展依然是硬道理。具体言之,就是要用科学方法治理重金属污染,改造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即使是被污染了的土地,也是宝贵的资源,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变废为宝,在这些带病的土地上形成新的产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